谭题字茶壶。

在作者收藏的名人茶壶中,大部分是以从事文艺创作的大家为主题制作的,只有一个是为生命科学专家谭制作的。

2003年初,谭桃林受茶学会委托,为参加11国际茶文化节的外国茶客创作收藏壶。在设计过程中,几易其稿。最终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开创紫砂艺术的“树壶”、将科学思想融入茶叶研究的实践者陆羽付诸实践。此壶经徐秀棠工艺美术大师长乐陶庄制作后,欣然用隶书在青壶上题写“茶圣鲁豫1270周年”,并题写“徐秀棠”。泥薄胎的仿“树胆壶”上的传统字迹,更是古朴庄重。

中国基因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谭在壶上题词,这是壶的最大亮点。那一天,陶林师兄来到谭老入住的嘉定任重老年公寓。茶社名誉理事长谭老知道来意后,欣然题写了“清茶清泉苍凉灵”的标题,并签了名。他还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为茶壶写标题。面对诗意的题词,有人说这是在谈老经验。但笔者认为,他的许多科研成果确实是用一杯绿茶反复实验而得来的,但难得的是,他还在茶中悟出了一种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平时,他经常劝别人少去餐馆,多去茶馆。酒使人头晕,茶使人清醒。是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被沉迷于金钱的生活所迷惑,成为金钱的奴隶。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谭老保持清醒,不为所动,甘于贫穷。他慷慨地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654.38+0.5万元用于科研。当他获得654.38+0万元的科学奖时,有人劝他呆在家里。他觉得自己每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足够了,就把50万元捐给了摩根生物研究中心,654.38+0万元捐给了上海老年中心,654.38+0万元捐给了一个遗传学国际研讨会...当他得知要为被鲁称为“当代”的吴觉农修建纪念馆时,

在过去的20年里,当他是茶叶协会的名誉主席时,他保留了一个空名字。无论是学会举办品茶会、研讨会、儿童茶艺、养生讲座等活动,只要能有空闲时间,他都会参加。还有更多碑文鼓励茶叶发展。我看过墨宝为茶社写的一幅题为《茶养生长寿》的图片。这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个茶受益人的感受。谈老不顾老,他在“抗癌研讨会”上反复喊话,要重视茶叶药用价值的研究,让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 * *一起研发。他在用自己的行动提升“国饮”的地位,同时也在为全人类的健康而努力。

2008年6月165438+10月1日,刚刚过完百岁生日的谭老重返西部。晚上,我经常在家里的“贾珍壶”里沏香茶,揭开瓜地壶的盖子。伴随着四溢的茶香,我在璀璨的星空中寻找一颗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的“查特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