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起源是什么?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哲学家。他的《庄子》阐述了道教的本质,发展了道教,使之成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庄子》是一部气势磅礴、笔法犀利、寓意深刻、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道家巨著,也被称为江南真经。现有文章33篇,其中内部文章7篇,外部文章15篇,杂项文章11篇。整本书虽然是由虚构的寓言组成,但每一个寓言都有其无限的含义,引人入胜,能让人读一遍又一遍。该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其中关于修身养性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比如逍遥游,讲解什么是“逍遥游”,如何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养生大师》探讨养生之道、生活之道;“人间”指的是世界社会,庄子在其中论述他的人生哲学;“德崇福”是指道德完善的象征,是庄子的道德理论。《山木》详细阐述了避苦之道;耿桑初阐述了“养心”问题,指出必须去除一切扰乱和束缚人心的世俗情感,以保持或回归质朴自然的本性;外物说明,只有不求外物的人,才能在世间自由畅游;“让王”体现了庄子的济贫乐道思想,体现了他忘我的精神修养境界。庄子的人生修养之道,是在见证了历史运行的坎坷轨迹,经历了社会生活的风雨历程之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人生艺术。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重要的道家理论先驱。庄子的道学与旧派不同,他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人的开拓能力,包括智力、认知能力和体力。庄子也站在“天人合一”命题的基础上,从人的修养出发,提出了处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方式。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一个价值取向:重视生命。关注人是你生活的前提,你的生活是关注人的保障。庄子也重视人,但他不像老子那样重视人的地位,而是强调对人的本质的保护。人性是什么?庄子认为是“真”,“真在内,神移在外,故为真可贵。”“重真”是宝贵的人的生命的本质,因为“真”是决定一个人为人的基础。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它,他就不是人而是非人了。一个人要想从非人恢复为人,就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真”。因此,与“重真”相联系,庄子提出了“反真”和“返真”的思想。而人的生命本质是以其生命形式为基础的,人的“真”必须以人的“生”为基础,所以与“重真”有关,庄子提出了“全生”的思想。为什么都是天生的?庄子发明了“无用”的共生法。“无用”就是对别人无用。如果对别人没用,就不会被别人损害,能自救;如果你能拯救自己,你对自己就有用。这种方法与老子卑微地位下的生存原则和手段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拯救生命,体现其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珍视。

原则上,庄子与老子目的相同,但手段不同。他提出了一种处理世界的方式,以聪明伶俐著称,那就是遵循世界空心之道。这里有两个相关的含义:一是提倡生活中的“中道”。庄子的“中道”是指在两极之间取之。比如在善恶之间,庄子主张既不一味求名求善,也不一味求刑求恶。接近功名为善的人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接近刑罚为恶的人会招来杀身之祸;只有不善恶的中间状态才最有利于自保。二是主张处理世界的“虚道”。庄子用“知道如何解决一头牛”的比喻来说明追求“进无厚”的虚道的重要性。说到底,这个虚道就是善于找差距,钻漏洞。在盘根错节的生活环境中,总会有空隙和空间。只要善于用“无厚度”之刃“进入空间”,就能游刃有余。这种没有厚度的刀刃,就是上面说的所谓“中道”。与老子理性思辨的生活方式相比,这是一种更流畅、更警醒、更世俗的不同风格的生活艺术。

庄子生于战国时代,当时社会混乱,庄子追求的是如何摆脱苦难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庄子认为人生的苦难总是存在的,但他并不把人生看成是痛苦的、消极的。相反,他对世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有非常强烈的积极肯定,他想把人从根本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自己相处。庄子认为,在一个充满斗争的世界里,生活是相当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处处小心,时刻注意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他指出,处理人和自己的一般原则是“自不足”和“从”,具体方法是用“心斋”所谓“心斋”,就是要摆脱求名求智的心,使心境达到空无一物的境界。庄子认为,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纷争,主要是因为人们追求名利和智慧,而“名”和“智”是人与人之间纷争的根源,所以我们必须“弃智”,放弃对名利的追求。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纷争,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做到“我在和亿万人打交道,如独处,如空虚。”如果你至少和你一样优秀,你会把很多事情看得一无是处。"

庄子极力提倡老子之学,把休息的“小私欲”发展为“无欲”,把“忘我”升华为“忘”。他在《深思熟虑》一文中说:“丈夫冷漠孤独,一事无成。这个世界是和平的,有道德的。”指出心之馀可简,简可静,简可静,忧不可侵,邪不可扰。故其德圆满而神不亏,虚静专一,使体内气血运行与天道同步,顺应自然之理,可完全真,祛病强身,延缓衰老。庄子特别强调,不要违心地追求高官厚禄,要顺应天意,顺应自然。在庄子眼里,人只有顺其自然,才能不扰乱自然的宁静,从而使自己的内心舒适快乐。庄子强调顺应自然,要求人们遵循人的实用价值,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从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我们要明白,任何时代总会有倒霉的人,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他无助的时候,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这样做,虽然困境不一定能摆脱,但在这种“知其无奈,安之若素”的境界中,人的精神痛苦可以得到极大的化解。像庄子一样,不要纠缠于名利,而要愤世嫉俗,摆脱名利的包袱,克服“人为物役”的异化,这样才能把不愉快的事情变成自然的事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

与老子相比,庄子对现实世界的自豪感更盛。他对掌权者进行了肆无忌惮的嘲讽:“窃钩者必罚,窃国者必封诸侯,诸侯之门必仁。”他肆无忌惮地揭露现实政治:“如果你处于迷茫状态,想要不知疲倦,你能从嘲笑中得到恶吗?”他宁愿“拖着尾巴在泥里走”,也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但即便如此,庄子也没有抛弃现实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否定生命,甚至非常珍惜生命,所以他不能抛弃生命生根的土壤,否定真实的生命。其实庄子是站在一个属于这个世界,又高于这个世界的立场上,俯视和鄙视这个世界。他既没有积极入世,也没有横空出世,而是傲视天下。庄子主张人要随时变化以适应环境,行为要融入世俗,但内心世界要保持正直高尚。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想“自在”,就要行事谨慎,要善于隐藏他人,保持低调。如果你所处的环境真的充满了争名夺利,与其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所事事,不如“静观其变”,换一个有利于自己发挥的新环境。庄子的人生态度,对于那些沉迷于名利的人来说,是一剂清凉剂。

《庄子》一书,思想伟大,奔放汪洋,是研究庄周学术思想和处世之道的重要材料。唐代道教盛行,庄子又称“老子”、“老子”,也是身价百倍,受到许多著名思想家、艺术家的欣赏和崇拜。历史上如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东坡、清代的曹雪芹都深受庄子的影响,近代也有一些思想家对庄子评价很高。闻一多读了《庄子》,特别崇拜庄子。在他看来,在魏晋时期,庄子成为“整个文明的核心”和“谈话者的灵感源泉”。从此,“中国人一直被打上庄子文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这可以说是对庄子最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