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荆门石牌的历史?
在汉代,这块石碑被称为蓝水城。公元22年,农民起义军绿林英雄攻打南郡时,就驻扎在这里。
三国时,石牌名为京城。作为军事重地,蜀国大将关羽在此驻军。
隋朝时,石牌县属荆门府。唐宋以来,命名为景泰镇;明代嘉靖十年(公元1531)命名为石牌。
历史悠久,时间赋予了石牌“一景三庙六庙三门两桥四楼”。土城环在物管十街,奎哥宝塔围墙俯瞰。祠堂清真寺,当铺学院福音堂。商人和餐馆密如森林,几十家粮店日夜忙碌。货船如聚蚁坞,梨园频庆古戏。“同时,历史赋予了石牌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连石牌的豆腐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朝。
石牌是钟祥市的文物之乡,有各级保护文物34处,其中古文化遗址6处。镇内古街小巷纵横交错,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原始风貌。这些古迹彰显了石牌古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现了石牌独特的汉代文化、明清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特色。其中古建筑34处,现存主要建筑有:古戏楼、庙、文景阁、李故居、明清民居建筑;古文化遗址6处:龙子浜化石产地、湾子田遗址、彭家台遗址、上陈坪遗址、乐迪城遗址、瓦窑遗址;有22座古墓,包括长岗岭墓群、石岗墓群、肖家忠墓群和冯佳双忠墓。有重修凤台寺前后寺碑、重修郭崇寺碑、正奇凌霄牌匾等三处古代石刻。有辛亥革命老人邹荣轩墓、贺龙元帅祖居、石牌火神街56号、石牌老街四处革命遗址和墓葬。
日前,记者来到石排,探访了石排的古戏楼和山街。
古镇石牌群众文化历史悠久。“汉剧”是石牌戏的主要剧种,起源于清初,根据汉调发展而来。据上世纪80年代编纂的《石牌》记载,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战乱,汉剧日渐衰落。太平天国失败后,化名刘聚辉的陈玉成某部隐居,在石牌办班,培训戏曲演员...因为他们的努力,没落的中国戏曲呈现出复兴景象,石牌成为主要的活动中心,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正是因为汉剧的兴盛,石牌镇才有关帝庙、泰山庙、王耀庙、雷祖庙、上贞观、陕西会馆、西漳等七大古戏场,戏班里演出频繁。据石牌记载,有时几出戏在同一个地方上演,热闹非凡。如今,这七座古戏楼只剩下关帝庙戏楼。
石牌关帝庙戏楼现在统称为古戏楼,位于石牌中学校园内。据《石牌志》记载,关帝庙戏楼原是雄伟的关帝庙的一部分,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编者注:1714),乾隆丁酉年(1777)重修。记者在古戏场现场看到,关帝庙主庙已经不见,戏场孤零零一个人。如今,剧院周围都是房子。正是在这些房子的映衬下,剧院猩红色的墙壁显得格外“醒目”。剧场围墙外,是居民“因地制宜”的菜地。据《石牌》记载,整个剧场以砖木结构为主,有部分石构件和木地板。下层是入口门口,两边是票房。上层是凸的,舞台在前面,更衣室在后面。记者眼前的剧场内部结构和《石牌志》中记载的一样,只是外面全是墙。“这个舞台本来是没有墙的,后来加了墙保护舞台(内部结构完整)。”一位正在菜园子里干活的中年妇女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以前在关帝庙剧场演出的戏班,大多都有“证据”可考。最早有记载的在关帝庙登台表演的戏班叫太原班,他们在乾隆四十二年破台,最晚的是洪太班,时间是光绪三十四年。这一有记录的表演持续了大约一个半世纪。由此可见当时石牌梨园文化的繁荣。《石牌实录》说:“在(记录的)二十多个班名中……从标有地名的队伍来看,石牌确实是当时中国一个戏剧活动的中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帝庙戏场见证了石牌汉剧的发展、繁荣和衰落。民国时期,石牌开始流行一种叫“高腔”的戏曲,人们的“休闲娱乐”开始多元化,“取乐”不再固定在一个地方:“评书”开始遍布茶馆、酒厂,农村也经常上演“皮影戏”。此时关帝庙戏楼作为表演据点的作用已经不那么明显了,但“每次关羽(关羽)生日祭祀,关帝庙戏楼还是蛮热闹的,有武术表演,也有古画戏曲表演。”一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
一个剧院有一个剧院的历史使命。任务结束后,正是那种历史的自豪感,才能引发世人的心。现在关帝庙的剧场是孤独的,前日的辉煌弥漫着无尽的尘埃,不时触动着牵挂者心中的那根弦。
如果说关帝庙戏场是石牌文化艺术历史演变的代表,那么山街就是石牌商业历史演变的缩影。石牌商业兴起于唐宋时期,是汉江中游的商埠。清朝乾隆年间,“水陆舟船,辐辏无数,烟火迷离,户户不下千户”,“米商颇盛”,被称为“小汉口”。
民国初年,石牌是钟祥县(旧称)西南、荆门以东的粮棉油集散地,进口煤油、火柴、细布、香烟等商品。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镇上有大小商户700余家,有粮、纱、布、脂、纸、瓷、石灰、烟叶、木材、木炭、牲畜、鱼虾、水果、杂货、餐饮、烟酒等多种类别。
“山街可以反映石碑的旧貌。民国时期山界是石牌的商业中心,现在那里的房子大部分还没有撤下来。”石牌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石牌山街离石牌镇政府不远。从镇政府出来向南走100多米,然后向西拐进一条小巷,再走几十米就到了街口。山街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巷,全长不到一公里,宽度只有两到三米。巷子东南端有一座半圆形的房屋建筑。据说以前是做纸业的。巷道两边是“连体”的古建筑。据说东北的建筑是“明式”,西南的是“清式”。巷道全是带泥的青板岩,青板岩中间露出一个光秃秃的“背影”,分不出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石板两边的泥土上,不时出现几棵绿草树,风吹不动。
“民国时期,山街粮店很多,每隔几米就有一家,这里一家,这里一家,那里一家……”78岁的胡家之用手指着山界昔日的繁华。一条不到一公里的山路,既然过去有13粮店,这几乎已经证明了什么。胡嘉之出生在石牌,成长在山街的弄堂里。他现在住在山街西南楼中间,这是祖上留给他的财产。“我家以前是开杂货铺的,店名叫杂货酱花园。”胡佳芝说。杂菜酱园旧址是胡加之住的地方,现在招牌看不到了,因为文革时刮掉了。胡家志说,他家对面的房子原来是典当行,他家右边的房子原来是他的祖产。
在胡佳芝的记忆里,山街一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本来就不宽敞的巷子里非常拥挤。正是这种“排挤”,给胡佳芝的父母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钱。胡志明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1931年,贺龙攻打钟祥时在他家住了三天,向胡志明父亲借了200吨大米...解放后,石牌区委书记张生(也可能是张连生)来到胡志明家,询问借米的事。因为借了胡家,战争中把欠条弄丢了。胡佳芝的故事,记者在咨询了石牌芝后,发现有些不同。据石牌记载,1930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五),贺龙率领红军攻打石牌时,驻扎在郭珊街。贺龙住在石牌民族街56号,也就是胡佳芝现在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