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写这句话以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热情
整个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式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为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就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的现实形态之一。它强调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与社会其他形式的文明密切相关。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一切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将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人类的法制、思想、生活方式和行为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尺。换言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依靠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生产、富裕生活和良好生态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整体文明”课题组于20xx年对全国8个省市的201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的问题,高达77%的人选择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16.8%选择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标准答案,9.8%认为只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这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被动地回归自然,而是主动地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支配”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为指导,实现思想认识上的三大转变。1.必须摒弃“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传统口号,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2.我们必须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3.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改变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增长简单等于发展的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生态文明的理念得到了广大干部和公众的广泛认同。在我们对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中,72.6%的人赞同生态文明应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使用,72.2%的人主张中国应该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