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药的发展
二是吸收一些中医理论知识。
第三,吸收和发展了古印度医学理论知识,并以佛教南传为媒介传入傣族社会。
这三个方面的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傣医药。
功效和技术
戴医生认为,药物的疗效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生长环境有不同的疗效。生长在陡峭山崖、关节肿胀的药物,大多具有强筋壮骨、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疾病;深山荆沟生长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湿痹。大部分长在树上的寄生虫都有治疗结石、避孕、抗过敏、补肾的作用。生长在湖泊、沟渠、池塘、田间的药物,大多具有清火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麻木、四肢疼痛、水肿等疾病。凡是有红花的药,都可以作为补气血、止血、调经止痛之品;凡是白花白髓的药物,都可以安神止痛,解毒消肿;所有黄色药物都具有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的作用,用于治疗肝炎和发热。
很显然,傣药所涉及的这些丰富药材,只有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和众多河流沿岸才能出产,这些地方地处热带雨林,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丛林茂密,附生植物众多。
傣医认为,根据季节、时间、地点采用的药材,疗效不同。在药物采集中必须注意这些因素,以使采集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疗效最佳,且易于保存和应用。
傣族人一般把一年分为冷季、热季和雨季。在寒冷季节(公历165438+10月至次年2月),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大多储存在植物的根部,该季节主要采集植物的根部入药;在炎热季节(公历3-6月),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多集中在叶、花、果中,故叶、花、果在此季节宜入药;在雨季(公历7月-10),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枝、茎皮和全草中。在这个季节,茎皮或全株入药。
傣药可根据其材料、性能、气味和味道进行分类。按材料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按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五性;傣药按气味分为三类:香、臭、腥臭;傣药按味可分为八种,酸、甜、涩、咸、苦、麻、辣、淡,各有不同功效。
傣医用药通常因时、因人、因地、因病而异,常用汤剂、丸剂、片剂、散剂、膏剂、酊剂、研磨剂等。此外,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特点,该药物还可制成各种剂型,如饮食剂、熏蒸剂、驱避剂、沐浴剂、敷料剂、按摩剂、嗅剂、栓剂等。
根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傣药有多种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烤、煅、焙、蒸等。一般在加工前,要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洗、揉、磨、碾、切等。对于一些剧毒药材,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中毒,也可以加工后再加工。由于傣药材都是生药,很多都要经过特殊加工,即一般对原药材进行修补,对部分药材进行特殊加工,才能更好地满足治疗需要,发挥药效。傣医药的制药工具很多,其中簪子、陶罐、钹、竹筒压片机等具有鲜明的傣特色。
研发、生产和应用现状
项目组通过调查了解到,傣药资源分布在云南西部和南部,集中在南部的西双版纳和德宏自治州以及金沙江和红河沿岸的38个县(市)。西双版纳共有药材1776种,其中植物药材1715种,动物药材47种,矿物药材14种,植物药材228科372属1300余种,常用植物药材1858种。
在政府的支持下,傣医药发展迅速。西双版纳州政府于1974成立了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研究室,专门派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傣医史书、临床验方、秘方、傣医传统验方的收集和生物制药资源的调查工作。1979成立民族医药研究所,1988成立西双版纳傣医医院。目前设有门诊急诊、傣医、傣医传统专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口腔科、医技、药学、科研等临床科室,成为全国傣医临床医疗、科研、科研科室。在傣医前辈阎伦的带领下,傣医院出现了一批傣医专家。经过对傣医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他们收集了200多部傣医药传统典籍,出版了《西双版纳傣医药志》(1 ~ 4集)、《傣医药传统方剂志》、《傣医药诊断学》、《傣药学》、《当哈牙》(1 ~)
傣医药研究者从理论整理逐步发展到传统方剂、方剂、临床筛选及单、秘方疗效观察、剂型初步改革、抑菌试验、急性毒性试验。西双版纳傣医医院从7000多个傣药处方中筛选出100多个处方,用于进一步临床疗效观察、标准制定、剂型改革及相关理化研究,研制生产了10多个剂型。截至2005年,云南省立医院已有43个傣药制剂获得制剂生产批准文号。与此同时,傣医药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加快傣医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2005年5月,西双版纳傣医药标准研究领导小组成立,傣医药标准研究工作启动。经过筛选,确定第一批16种常用傣药为研究品种。截至2008年,* * *已申报傣药国家药材标准24项。2007年2月,西双版纳组织的第一批16品种傣药材通过了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评审,并正式颁布。
随着傣医药的不断发展,傣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其他民族药一样,傣药大致可以分为医院制剂和企业生产两大类。截至2007年,已有38个傣药* * *品种获得国家药品标准,现已上市。
傣药生产概况如下:大部分生产和使用是在傣医院进行的,这些制剂有一部分未经药监部门批准,但允许在医院生产和使用;傣药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医院制剂相比,傣药生产企业有标准化生产,其产品经过GMP质量标准认证后可在药店和医院销售使用,但市场占有率很低,影响范围很小。戴医药缺乏营销平台和明显特色,企业自身开拓市场能力有限,利润不大。
存在问题
项目组认为,虽然傣医药在傣医药前辈和专家的努力下正在逐步发展和进步,但大部分傣医药产品仅停留在医院制剂的水平,获准上市的屈指可数,很多还处于原生态。傣医药发展仍面临研究条件落后、药材供应不足、缺乏相关质量标准等问题。
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研究所只有一个专职的傣医药研究机构,全国其他兼职机构不超过5个。这些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很差,实施条件很简陋。很多傣药的基础研究很难完成,甚至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甚至无法申报新药。在这种条件下,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老产品疗效的难度很大,制剂生产工艺、处方疗效和适应症的研究也没有保障。傣医药的发展和产业化从根本上缺乏技术支撑。
其次,药材短缺也是傣医药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傣药的原料主要采集于野外。国内没有大规模的傣药种植基地,只有西双版纳一些企业投资的小型基地,解决原料供应。
相关质量标准的缺失也是制约傣药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四大医药系统中,只有傣药没有颁布标准。傣药至今没有专门的药品标准专著,散见于药典和已升级为国标的品种中。在国家药典中,傣药只记载了一种藤,其他400多种常用药材没有进入药典。因此,企业在制造傣药时,只能按照新药材重新申请。按照国家规定,新药申报必须提供“药材来源及鉴别依据”,药材的鉴别依据是法定标准。如果使用了无法标准化的“药材”,就会被理解为“新发现的药材”。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要对“新发现药材”的质量标准、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评价。庞大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研发评估周期,让很多企业不愿研发生产傣药。
此外,落后的制剂和生产技术也阻碍了傣医药的发展。和过去一样,大部分傣药都是捣碎后直接使用,有的方子只是代代相传。由于不引进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无法实现产业化,傣医药难以大规模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