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第一,道家的人生观

1.自然无为

道家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从本质上说,人生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性和联系性来揭示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然”的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第二十五章:“人行地,地行天,天行道,道行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就是自然,是一种自然的、非人为的事物状态。比如第十七章所谓“人皆谓我自然”也是这个意思:百姓在圣人的统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道有圣人,却没有圣人的作为,所以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说自然就是道,不需要去寻找道。简而言之,“自然”就是“不借助他人的力量,依靠自身的内在机能,就这样或就这样”。(2)老子的“自然”为道家乃至后来的思想家们创造了思考天人关系的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就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然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准则,而人们现在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为,而是包含着大无为,因为老子的道讲的是无为和自强,无为就是不违背自然,不违背内在规律,随波逐流,形似无为,实际上却成就了一切的善果。

4.温柔一点,安静一点。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了“柔不如强”的观点。老子认为柔才是真正的强,而“强不是真正的强”(《老子》第四十二章),是没有生命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道家崇尚“水”,是因为水性弱,却能推巨石,正所谓“天下最柔,天下最强”(《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强只是暂时的,软才是最终的赢家,而且是韬光养晦,对于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面对人、处理事情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可见,重柔静气的精神在于理性地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保持耐心。其实安静是柔软的保证,不安静是不够柔软的。《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说:“我静,民自正”。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能够纯洁,没有欲望,社会自然会治理;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有了沉默,你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你的判断和选择。道家并不是绝对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要求身体保持不动,主要是用于心性的修炼,讲求心境平和。动作是否合适,取决于自己的心意。

直接关系,如果心能控制运动,顺应天地之道,那么自我就能安定下来。

【13】轻物重生。

首先,道教对生死的态度是很淡定的。它相信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自然面对生死,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道教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过程,人不应该违背这种自然,但这并不是因为道教不珍惜生命,或者视生命为可有可无。总的来说,道教有很强的生命价值观,认为只有热爱自己的生命,才能积德入道。

《列子·杨朱》有杨:“人人不亏一文,人人不利于天下,天下为治。”杨朱认为,如果人人热爱生命,不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世人的利益,那么世界就会得到整顿,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全,被认为是道家轻重生的典型。《庄子·让·王》也说:“能尊重生命的人,虽富,不爱惜自己的健康,虽穷,也不爱惜自己的健康。”尊重和关爱自己的生命是存在于世间的根本,而懂得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一定是又高又贱又不伤害自己健康的人。《老子》第六十四章是:“是圣人不要的稀有商品”,第十二章是:“五色皆盲;五音不聋;五味爽口;驰骋猎猎,让人疯狂;不要货使人害人。是圣人,为胃,不为目的。所以去那里拿这个。”它主张人们抛弃外在物质的欲望,改善自己的身体,回归自然本身。所以,轻物重生,就是道家告诉人们要明白自然与自身的和谐,不要一味追求身外之物。没有强烈的欲望,就不会受到它们的伤害,从而达到彼此相安无事的目的。

二,道教的政治观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道教对其政治治理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老庄从来没有离开政治和社会孤立地谈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老子的政治理想是所谓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庄子的政治理想是所谓的“德天下的理想国”。显然,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他们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方法,这与道家哲学的核心“自然无为”是一样的。他们认为统治者也应该采用自然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比如《老子》第五十七章说:“吾无为而民自乐;我好安静,人民自以为是;我无所事事,人民富裕;我无欲而民简”,庄子也在《天地》中说:“世间无一物足,无一物皆,民以静”。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无为,而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顺应自然、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情。

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虽然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但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很大关系。老子和庄子分别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看到了太多当时“有为”政治给民众和社会带来的弊端。统治者一方面连年盲目军事作战,另一方面滥用私权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他们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对当时有为的政治给予了猛烈的攻击和鞭笞。老子在治国中有一句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统治者既不能用礼仪约束百姓,也不必一丝不苟,从而陷入事务主义的歧途,使国家更加混乱。最理想的是“当我成功时,人民称我为自然。”(《老子》第十七章)虽然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都有一定的幻想意义,但确实是针对当时沉重压抑的现实而产生的,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这种无为的状态也“表现和渴望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对抗的简单平等的社会。”

第三,道教的养生观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保养,“养生”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老子之前道家人物对养生的探索大多停留在养生方面。道家从老子开始,系统思考“养生”,把人放在社会、自然、宇宙的大背景下。老子最早提出“取身”的概念,庄子则专门有一篇文章论述养生之道。

1.心灵和自然的滋养

这里的“心”不仅代表作为实体的心及其功能,而且主要代表人的思想活动和精神境界。道家的“养心”就是如何超越外在联系和内在思想活动中有形无形的束缚,从而保持自我的本性,达到自我的稳定。其中,“治心”是道家实现个体自由的主要方式,即让心灵得到安宁和平静。道家主张心安,以心安养生,但心安只是一种修炼状态。内外原因都会影响心态平和。外在原因比如各种放荡的诱惑,内在原因通常是自己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所以达不到安心的状态。道家并不排斥人的基本欲望,而是想

求人的欲望要适度,不要贪婪。《吕春秋宜声》有云:“人之情怀,欲生而恨死,欲安而恨危,欲傲而恨耻,欲逃而恨功。想要四物,除四害,就会觉得舒服。四欲之成,在于胜理。如果你赢得了治愈身体的理由,你就彻底地出生了;生而有之,长命百岁。”人的自然欲望得到满足,内心就会安定,身心就会顺畅,自然就会长寿。

道家的养性论是建立在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其中的“性”指的是人性或人的本性和本质。首先,老庄认为人性具有自然的特性。人性的原始性、先天性、自然性都是自然人为的。如果加入外部的人为元素,就会受到伤害。老子强调人性的本质在于天真,不允许任何人为的得失。其次,是超善超恶的特性。性恶论是先秦时期各种学者的观点。而道家、老子、庄子关注人性的超善恶性和超道德性,反对将主观的善恶观念和传统的道德范畴引入人性领域来讨论人性。因此,老庄提出了以“性”和“全”为目的的养性学说,强调在人性面前,人必须依性而行,随性而动,这才是养生的正确之道,而“全而忠”是养生的目的,意思是保存人性或自然,“忠”就是保持人最真实的一面。《庄子·天子方》曾说:“一个人的外表是空的,但他的命运是真的,他的事情是清楚的。”可见,“全真”不仅能使人健康,更重要的是使人精神饱满,从而延年益寿。

2.形神双修

修炼形体是道家养生的基础,因为形体是生命的支撑,是生命力的源泉。“形求其安,气求其充,神求其适。三者皆宜,人生健康。”⑤《庄子·盛达》中有一句话“人若生,必先离形”,“欲存形,必先取物”。生命离不开你的身体,你的身体需要事物的滋养。但是你要注意保管东西的尺度,饮食起居不当也会伤身。道教强调保持身材的基础是饮食适度,起居规律,适当运动。“神”一般指人的精神意识,即精神。《老子河爱自己第七十二回官印》中有一句话:“人活着,是因为有精神。”道教认为,人是由形神构成的。生命虽离不开形式,却因精神而发光。所以道教往往把“养神”放在第一位。文子·夏德提出:“要治身体,先养精神,再修形体。神清气和,一切节日祥和,这也是养生的根本;肥皮,满肠,养生之端。”

道家思想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要思想内容也值得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借鉴。比如道家的人生观,主张要自然、平静地待人接物,充分体现了人类生命自由、从容、宽容的精神追求。人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自然规律,这对我们陶冶精神,锻炼身体大有裨益。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也启发着我们。在现代管理艺术中,管理者应该“抓大放小”,无为而治地从事管理活动,一定会产生“无为而治”的积极管理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道家思想文化都是一种高价值、高层次的思想文化。我们不仅要很好地继承它,而且要取其精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