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头条和搜狐资讯哪个好?真的能赚钱吗?

最近很多网友看到一个消息“趣头条”要上市了,了解趣头条的网友都知道这是一个在薅羊毛赚钱的APP。还有一个软件也能赚钱,那么哪个软件好呢?

有趣头条和搜狐资讯哪个好?

大多数网友认为有趣的标题更好。

过去我们看到过以签到、阅读、评论、转发等形式赚取积分的资讯类app。近日,一批以“看资讯赚金币”、“刷新闻赚零花钱”、“刷新闻赚现金”等为噱头的新闻app进入公众视野。你没听错,不是赚积分,是赚“白花花的钱”。操作形式不难。大多是鼓励用户分享链接给好友,邀请好友注册赚取金币,并有现金补贴。

朋友们,你们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吗?反正我不信。这不,产品还没“火”起来,各种质疑就冒了出来。这种“赏金为王”的新闻传播模式会让内容质量靠边站吗?所谓“推荐好友”的“学徒模式”是否合规?

APP诱导分享,“学徒”模式类似变相“MLM”

每天看一样的信息赚钱。这是一个新闻资讯APP的广告语。

用户张女士告诉记者,反正自己也闲着。她可以看新闻,分享朋友圈,赚点零花钱,赚不到零花钱,赚个公交地铁钱。

在一款名为“惠头条”的APP中,几乎所有的用户行为都被“明码标价”。按照平台目前的规定,无论是看新闻、看视频、签到、分享还是与好友分享链接,都可以在平台获得不同额度的金币。比如阅读资讯5分钟可以获得100金币,看视频5分钟可以获得50金币,分享新闻资讯可以获得50金币。根据其兑换原理,10000平台金币约等于现实中的1元,用户至少累积10000金币才能在微信或支付宝提现。也就是说,用户要在头条上连续阅读新闻资讯8小时以上,或者看视频近17小时才能赚到1元钱,看来这个零花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众多“刷新闻赚钱”app

业内人士龚先生透露,“补贴+学徒”已经成为目前一些新闻资讯类app的主要商业模式。所谓补贴,就是用户完成指定任务获得现金奖励,学徒模式更重要。通过邀请学徒,用户可以获得持续的收入分成。

龚老师说,本质上,该模式相当于学徒模式,有点类似于学徒的“传销”。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扩展到三个人,五个人,十个人。这里面有一定的等级制度。

“想快速赚钱,可以收个徒弟。”。分享邀请码“徒弟”后,如果徒弟长时间没有阅读、分享或继续“徒弟”行为,师傅还可以通过“唤醒”功能提醒徒弟阅读信息,然后继续领取奖励。记者打开一款名为“趣头条”的新闻资讯APP,其公开排名显示,目前排名第一的用户总收入超过9.32万元,注册人数超过4万人。

根据趣头条的数据,收入最多的账号学徒超过4万人。

以行业巨头趣头条为例。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其DAU(日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据悉,趣头条于今年3月16日宣布完成超过2亿美元融资。业内人士龚先生表示,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龚先生说,这种商业模式相当于把这部分现金流作为一种新的投放方式,不是在各大市场投放,而是切换到这种模式,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有稳定的用户,第二是有稳定的活跃度。

在一二线城市,大家默认“头条”=“今日头条”。但在下沉市场中,有一整个庞大的“头条系”矩阵,这里指的不是、知道车皇、西瓜视频、火山视频等京公司的产品,而是以返利补贴为主运营的趣头条、惠头条、淘新闻、东方头条等信息流产品。趣头条是最早最快的一个。

在趣头条CEO谭思亮看来,这个行业第一名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还没有超过20%,“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夸张”。剩下的80%是留给有趣头条攻城略地的空白。他们接触到的大部分用户,很可能都没有在手机上安装任何新闻资讯类应用。

据此前媒体报道,趣头条用户与今日头条的重合度只有20%,与拼多多的重合度可以达到60%。男性用户与女性用户比例约为3: 7,每周打开次数超过50次,每天评论超过28万,人均阅读超过20次,以女性为主,主导家庭消费。

显然,这样的策略帮助趣头条避免了与行业巨头的对抗,并在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张。根据猎豹大数据2017中国APP排行榜,趣头条在全网APP中排名41,在资讯类产品中仅次于腾讯和今日头条。尤其是在2017年6月新闻资讯TOP25榜单中,有趣头条增长率超过500%。

然而,投资市场眼中的“香饽饽”,在法律视野中却充满了争议。

北京支林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师傅、徒弟、徒弟构成了上下层级,师傅也可以从徒弟、徒弟那里获益。这种学徒模式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

赵占领介绍,判断某个模特是否涉嫌传销,主要看两点:一是组织要素,即发展人员,形成网络,也就是俗称的“发展下线”,下线可以进一步发展,形成线上线下的人际网络,形成传销的“人员链”;二是奖励要求,以参与者自己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基础,或者以参与者自己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销售业绩为基础,形成传销的“钱链”。“显然,趣头条的收入模式符合这两点,涉嫌传销。”赵占领说。

然而,赵占领指出,这种模式并不新鲜。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这种模式在PC时代曾经流行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很多类似的做法。

“只是在有趣的头条模式下,人们贡献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另外,它在宣传徒弟模式的时候,并没有大力宣传徒弟的奖励,所以会让很多人觉得它没有传销的嫌疑。”赵占领说。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湘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如果用户在平台上从学徒模式中获得的所有奖励,以及在平台上投放的所有广告都是合法广告,那么虽然该模式看似符合传销的特征,但由于用户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亏损,因此不能认为其涉嫌传销。

“平台对用户学徒的奖励制度更像是一种付费服务,或者可以理解为烧钱推广,与传销有本质区别。”刘明湘说道。

“赏金优先”模式没有问题,但是打内容低俗的球就有问题了。

据介绍,尽管质疑声不断,但并不妨碍此类新闻资讯类app衍生出新的“业务”。甚至,淘宝店铺里还有一家名为“趣头条,淘新闻收徒弟”的店铺。店家声称所有学徒都是有效学徒,非虚拟手机号注册纯手工,5元一个。

想想你有多害怕?当新闻让位于商业,当“内容为王”遭遇“赏金优先”,这类新闻资讯类app推送的新闻留给用户的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使用APP时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趣头条推送的信息标题前面,有一个“盒子”,上面写着“阅读+10金币”。有时候内容比较长的时候,这个数字也会是30金币。

这种模式并不是趣头条独有的。打开淘宝新闻APP不难发现。几乎每条推送都标注了阅读这篇文章对应的金币价值。记者打开其中一篇文章,发现只要从头到尾拖动文章,停留几秒钟,就会跳出“10金币已入账”的字样。

有趣的标题页

同时,有记者调查发现,此类资讯类app的内容主要以健康小贴士、名人八卦、风水梦为主。“都是没营养没依据的假新闻”,“有意义的文章太少了,看看app下载商店里网友的评论就不难发现“刷新闻赚钱”的推广。虽然知名度高,但是好评很少。

“生活中你必须给出的30条建议”和“给对未来感到不安的你”

这些曾经被鼓励或怂恿的“鸡汤文”,如今被很多网友“糟蹋”了:有的文章用的是煽情的措辞,实则含有假冒伪劣保健品等虚假广告内容;还有的直接夹杂色情淫秽内容,用露骨的语言打擦边球。

为什么变质的“鸡汤”还在大肆传播?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号称“一键转发神器”的文章被转发到接单、派单平台,成为低俗违法文章传播的“幕后推手”,形成了一条涉及分销、营销、盈利的产业链,其常用手段是以现金奖励诱导用户分享。

一个叫转转的APP,几乎做到了“补贴+徒弟”的极致模式。打开APP后,没有新闻推送,只有转发赚钱、邀请赚大钱等选项。点击“转发赚钱”页面,每篇文章的阅读单价都有标注。如果转发到朋友圈,有人阅读会获得相应的奖励,每次阅读的收入从8分钱到1分钱不等。这些标题和文章大多是低俗的、污秽的、挑衅的。

互联网独立评论人洪波表示,这样的“赏金优先”模式本身无可厚非,但在这样的模式下打低俗内容的擦边球才是问题的关键。

洪波:总的来说,人们普遍认为你很难用优雅的东西获得用户。稍微低俗一点,稍微边缘一点的更容易获得用户。就这些产品而言,希望用少量的激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内容的阅读中来。这个问题不大,但是在运营(平台)上,他们往往会拿一些夸张的东西来博眼球。这是他们的问题。

有趣的标题页

“如果内容违法,应该由转发者负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指出,用户应提高素养,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对低俗违法内容的识别能力,避免因贪图小利而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帮凶”。此外,宋建武建议,各社交平台也应加强监控,提高对高隐蔽性违法内容的监控精度。

微信平台发布的《微信外链内容管理规定》明确规定,一旦发现以外链形式分享传播低俗、庸俗、不雅内容及推广淫秽色情网站的行为,将立即处理。据微信团队介绍,未来将继续加大力度整治和打击色情等违法违规内容。

“要打击非法内容肆意传播背后的产业链,除了平台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外,网信、文化等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合作,统筹协调,消除监管盲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指出,实际处罚中色情、淫秽内容的界定仍需明确,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现有判例进行界定,以进一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对平台、内容生产者和普通用户形成更有效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平台不能打着花式推广的幌子,成为低质量甚至低俗内容传播的源头。”宋建武教授认为,互联网平台和应用应注重自身的内容建设,突出产品的公共性,致力于传播用户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