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县的商业特色

老黄县人的生意有以下特点:

(1)诚信经商是老黄县人的主要经商特点。有句话说:“人心是杆秤,要凭良心办事。如果他们想把生意做好,他们的声誉就是一笔财富。”始终以质取胜,讲求正品的商业道德和信誉,童心未泯。所以在黄县和老实淳朴的人打交道,不用担心有诈。有人形容黄县人淳朴宽容,朴实无华,真诚坦率,简单直爽,善良大方。老黄县人民所具备的这种性格,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现实”,这种民俗至今还是一种习惯。

(2)黄县人善良,直爽,直爽,老实。倡导“商业道德是人性,人脉关系是财富脉络”,用“简单商法”会赢得人心,赢得别人的信任。尤其讲究“和为贵”、“和为贵”。如果是在店里购买的商品,即使商品质量不好,送货员也会委婉拒绝,让他高高兴兴的离店,以此来关注未来的情况,回头客,这是很多商人无法比拟的。

(3)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他们做生意的手段。在讨债中,一要避免善良(心软),二要避免懦弱(对方胡说八道,信以为真),三要避免胆小(被对方吓到)。把孙子兵法运用到商界。

(4)奉行禁欲主义,以“不如靠自己,不如靠天上地下”为信条。能吃苦,以苦为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循序渐进。这种吃苦的能力,既有自然环境的锤炼,也有孔孟文化精神的教导和榜样的力量。

(5)重义轻利,够朋友。讲究诚信是根本。第一,不能违背良心。第二,不能对不起朋友。俗话说:河北出一匹聒噪的马,关东出一个土匪,山东出一个英雄。老黄县人秉承“山东出英雄”的特点,重视义气和乡情,愿意为朋友“不惜一切”。义的基本含义:一、忠于朋友,生死与共,患难与共,信守诺言;二是扶侠济困,路坎坷时拔剑相助。就像《好汉歌》里唱的那样:路不平就喊,该出招就出招,冲进九州!这和那些看似好客,实则看重利润和金钱,总想从别人身上捞“油水”的南方人大相径庭。

(6)谈生意,必有酒。没有酒,谈话就会索然无味。这和东北的人差不多。东北的商人应该有惊人的酒量,否则很难在商界立足。

同时,他们也重视故土,热爱家乡。只要在外地赚了大钱,就会在家乡修建土木工程和房屋,以示饮水思源,不忘家乡,孝敬祖先。如黄县故居、海岱镇王故居等。此外,胶东地区农业经济圈的人利用农闲季节去商业经济圈的雇主那里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从雇主那里赚点小钱,形成一种互补。总之,从商业史的角度来看,老黄县人做生意不亚于晋商和徽商。在浩瀚的商海中,涌现出一批诚信经商、在九州享有盛誉的商人。

在商业上,老黄县人在商业上与山西晋商和身边的徽商相比有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地理上,晋商的主要经营范围是通过西进向晋北、内蒙、北方发展;徽商主要分布在淮河、江浙、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沿运河或海路北上京津。黄县人主要走水路去东北三省,登陆到京津并在周边发展。南至江浙,西至山西。

二、经营内容方面:晋商主要经营票号,也兼营粮、棉、盐、茶等。,这是北方所需要的。凭着关公的“仁义”,他们在商业办公室里建立了一个行会大厅来帮助他们。比如山东聊城的山陕会馆,就是由山西、陕西两省商人修建的;徽商崇尚文化,培养“擅儒”的性格,主要以钱庄为主,经营盐、茶、木,或以丝、粮获利。徽商所到之处,多建花园别墅、剧院,以会友。黄县人主要经营丝行、典当行,也经营银行、粮店、药店、纺织、杂货、煤炭、石油等。,业务范围比较广。

第三,在经营理念上:晋商看重钱而不是官,“学而优则仕”,从小教育孩子如何赚钱;徽商重官轻钱,为官赚钱,从小教导子女为官,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官场上;老黄县人民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好好读书就做官”。他们从小就教育子女读书、经商、做官,注重君臣父子,忠孝节义,吸收晋商、徽商的优点。他们不仅老老实实做生意赚钱,还以公益事业的方式修建城墙、孔庙、修建书院、救助百姓、组织团练,赢得了民心和朝廷的赞赏。

第四,在经营方式上:晋商以小胜大,往往从小商贩做起,精打细算,逐步积累资本,稳步发展,自成体系;徽商以观察起家,投机取巧,相互联合,形成商帮。大的上了官府,利润旺了,奢靡之风极欲夸耀财富。虽然他们在商界很活跃,但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很难像老黄县的人那样沉稳老练,对变化不意外,而是稳扎稳打。

第五,晋商和徽商或多或少都有“轻离”的特点,做生意三五年甚至二三十年,而黄县人特别依恋家乡,热爱家乡,常年在外的人很少。晋商远走他乡,婚姻不幸;徽商宴饮,多纳妻妾;黄县人家教极其严格。

第六,在中国,无论是晋商、徽商还是黄县人做生意,在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重视文化教育和追求艺术品位,在“重义灭亲,修天下”的宗族观念上,在“男勤劳女贞洁”和重视门第上,在职业精神上,在商业道德上等等。

总之,老黄县人的经商史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截至目前,黄县经济依然发达,财政收入21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16。自古有“黄县风气好”之说,欢迎考证,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