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一对顶尖学生情侣,花350万元隐居深山11年。后来怎么样了?

说起北大清华,人们马上会想到名人的名字。从这些优秀的大学毕业后,他们要么为社会投票为国家做贡献,要么在自己的事业上相处融洽。总之,他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但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人人皆知,人人称赞,但他却隐居在深山里。他是王青松。

一路挺进北大

王青松从小成绩优异,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也是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他从来不需要父母和老师担心他的作业。他放学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做作业。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那天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吃晚饭。有时候菜做好了,他妈妈让他先吃了再写。他低着头,左耳进右耳出,继续写作业。他固执的母亲帮不了他,只好由着他。

从小学到初中,王青松的成绩都是年级前五名。就这样,高中毕业后,王青松成功地考上了他理想的大学——北京大学。

进入北京大学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国家政治系。他一进来,就以高分被任命为团支书。王青松通常是沉闷而安静的,他的演讲组织得很好。除了上课,他下课就拿着一本书回宿舍自己看,很无聊。平日没有什么爱好和课外活动。不像其他同学,他不出去打游戏,不出去吃饭,不出去旅游。

同学们也嘲笑他,好像他生活在60年代,因为他要穿西装打领带,脚上总是穿着一双锃亮的小皮鞋,从宿舍到教室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在炎热的夏天,王青松仍然穿着一件白衬衫,尽管汗水湿透了他的白衬衫。他的室友笑着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我爸爸,让我对他心生敬畏。”

本科毕业后,王青松担心找不到工作。毕业后应该继续就读国家政治系还是选择有“铁饭碗”的法律系?我在一次和毕业的师兄师姐聊天中听到他们对别人说“你说是检察院举报我们还是我们举报他们?”王青松恍然大悟,自己考上了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大教书。

人生的转折点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青松遇到了一位指导王青松致富的专家。王青松的家乡离白马寺只有一公里。平日不教书的时候,王青松喜欢去白马寺乘凉、看书、和和尚聊天。

一天,家里停电了,炎热的王青松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天还没亮,王青松就来到白马寺乘凉。我碰巧遇到一个和尚,和他聊了几句后,王青松开悟了。他马上回到学校,查阅了一些资料,开始行动。

那一年,出现了一股“养生热”,王青松在北大教养生。后来在外面开设了健康课,每个周末都有课,这也给王青松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养生热不仅给王青松带来了名声,也给他带来了财富。短短几年,他赚了近300万,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青松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张梅。张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出于好奇,她和同学一起来到了这个北大高飞生创办的健康课堂。

王青松对张梅一见钟情。张梅很高,很优雅,说话轻声细语,让人很舒服。于是王青松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不久,他们就正式在一起了。

之后,王青松报考了哲学系和法律系,考了第一名,但不知何故,学校没有录取他。五年后,养生热达到顶峰,王青松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现状根本不能让他满意。他觉得自己达到了一个巅峰,很浮躁,很压抑。

他问妻子:“如果我没有选择养生,而是认真地继续读博士,我以后的生活会不会不一样?”他的妻子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辛苦了。你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很多人都达不到的,很多东西到了极限就上不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付出就够了。"

隐居在山里

消沉了一年后,王青松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他要远离这个世界的尘埃,他要活的高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接着,王青松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在北京和河北交界处附近的山区承包了2500亩荒山。

之后,王青松毅然辞去北大的工作,带着妻子回到山区。北大的师生都觉得他疯了,每年都想拿着高薪去山里种地。这两位杰出的人才真的很可惜。

随后,王青松在原耕地的轮廓上开垦了50亩荒地,使之成为80亩。他和妻子种植水稻、玉米、土豆、卷心菜等。,还有一些果树维持日常所需。一路上养了上千只鸡鸭,100头奶牛,200只黑山羊。

在王青松,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被制成鸡鸭饲料,牛羊可以吃草,动物粪便可以用作肥料。这就完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生态链。但是王青松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雇了二三十个工人为他挖掘。他打算建一个猪圈和鱼塘。因为山离镇上有几十公里,山路难开,我们只能把砖和水泥运到山脚下,一点一点往山上扛。

一年后,王青松的孩子出生了。因为夫妻俩不想被外人打扰,王青松负责接生。幸运的是,宝宝顺利出生。平时,王青松会下山去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所有的母婴用品。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孩子八岁了,鱼塘和猪圈也早早完工,养鱼养猪。这样的生活让夫妻俩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但他们只有开销,没有收入。第十一年,他们花了将近350万。生活好像是个问题,儿子也要接受学习。在各种因素下,夫妻二人决定回归社会。

当今社会,我们只能顺应自然规律。如果你身心疲惫,可以考虑在山野的田野里安安静静的生活几天,但时间长了,似乎生活成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