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如何抵抗“抑郁症”?

心理学研究表明,疾病对人的心理健康和安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有明显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记忆力明显低于正常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人也容易变得焦虑、急躁和愤怒。一些长期被疾病折磨的老人,容易变坏,情绪低落,抑郁抑郁,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整天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不愿与任何人接触;有的“破罐破摔”不配合医护人员,不遵医嘱服药;一些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依靠他人照顾。时间长了,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家人或亲友的负担或累赘,思想焦虑、内疚、痛苦,产生了不早死的想法。

老年患者的上述心理状态不仅对治疗疾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使患病的身体更难尽快恢复健康和安全。因此,及时消除长期患病老人的上述负面心理情绪,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要正确对待疾病。俗话说:“吃五谷杂粮的人不会生病。”人到老年,身体逐渐衰老,容易出现各种疾病。这是意料之中的,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没必要惊慌失措。每个老年人都要做好晚年生病的充分准备,无论有没有心理准备,甚至充满疑虑,治疗效果都大不相同。

第二,来了就安全了。如果有疾病,就得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要及时消除各种影响治疗、影响健康安全的负面心理情绪。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治疗或缓解的。即使是癌症,只要早期治疗,也是可以有效控制或治愈的。老人治病要有信心,不急躁,不抑郁,不恐惧。要始终保持冷静、沉着、沉着、乐观、开朗的心情,与病魔顽强抗争。

第三,放松自己的精神紧张——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是以养生为基础的,其基本原理是:学会放松自己,是在安静、没有精神和身体负荷的情况下,提高健康和安全,减少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增强应对困难的信心的重要保证。放松疗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空气干净,周围安静的环境。

(2)选择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姿势,站、坐或躺。如果是在白天,或者脑力活动比较刺激的时候,最好选择站姿或者坐姿。如果想进入休息或睡眠状态,可以选择坐姿或卧姿。想要放松自己,就要让体型有一个舒适的姿势,这就要求你的肌肉能够支撑身体,而不需要用力。比如坐着的时候,要轻松地坐在沙发上,双臂和双手平放在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向前伸展,头部和上半身轻轻靠在沙发靠背上。这是放松所需的舒适姿势。

(3)放松疗法前,先将个人所有紧身衣物(如腰带、领带)松开,同时摘掉首饰、手表、眼镜等妨碍放松练习的东西,脱下鞋帽。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触觉刺激,这是肌肉紧张的原因之一。

(4)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闭上眼睛,舌头放在上颚,从头到脚依次放松全身各部位的关节和肌肉。为了测试自己是否放松了肌肉,可以先轻轻握拳,感受肌肉放松的程度。像这样反复的感受,可以达到放松肌肉和关节各个部位的目的。

(5)保持自然舒适的呼吸。呼吸的调节是不容易掌握的,因为呼吸不仅受自主神经控制,还可以被你的意识调节和控制。那么,怎样的呼吸才是最自然舒适的呢?只有当人完全不注意自己的呼吸,只靠身体的自然起伏来驱动呼吸时,这样产生的呼吸才是最自然的。它缓慢而均匀,使人处于一种舒适惬意的状态。那就是在一个自然的过程中忘记呼吸,而不是直接有意识地控制呼吸,往往适得其反。

(6)放松意识,集中注意力。这一步比较难做。你应该学会控制你的意识。方法是保持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腹部,默念一个简单的字,想象一棵树,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当你的意识放松时,你的意识可以达到一种安静舒适的清醒状态。

通过放松疗法,身心都得到放松,身体得到积极调养,有利于患病身体的恢复。这是通过体内的“自我调节”自然实现的。医学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患病的器官在良好的条件下都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放松疗法为身体创造了最佳的健康和安全条件。

放松疗法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随着整个治疗过程的掌握,每次治疗的时间可以减少20分钟左右甚至更少。放松疗法一般应安排在午饭后一小时或晚上睡觉前。这样放松疗法的时间相对固定,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放松效果。

因为放松疗法要求患者放松意识,集中注意力,而专注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保持的,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两个锻炼人专注力的小练习:

一种是节拍器法,你找一个节拍器,以笔直的姿势坐着不动,然后聚精会神地听滴答的声音。起初,你听到的声音遥远而微弱。当你集中注意力时,你会感觉到节拍器的声音在你的胸腔里振荡,就好像它是从房间周围的墙壁反射回来的一样。如果你没有节拍器,你可以用时钟或手表来代替。比如把手表贴在耳朵上,听听表针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可以锻炼身体了。

另一种是线摆法。将一根20厘米长的线系在一枚古铜钱或螺丝螺母上,然后用手握住绳子的另一端,让铜钱或螺母挂在它的鼻子前面,眼睛盯着铜钱和螺母的小孔。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时,在脑海中重复“左右移动,左右移动”。不一会儿,你会发现铜币或者螺母真的动了。这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大一点,大一点”。这样一来,摆幅真的会变大。你越专注,你的反应就越强烈。如果你不集中注意力,那是没有用的。

第四,心静的时候疼痛轻微,心浮气躁的时候很痛——一种奇妙的心理镇痛方法。心理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心理因素不仅可以诱发和加重疼痛,而且可以延缓和抑制疼痛。因此,利用心理学方法控制疼痛是当今控制疼痛的四大方法之一(其他三种方法分别是手术、药物镇痛和生理方法)。心理镇痛之所以有效,是因为疼痛的本质是一些“疼痛物质”引起的心理生理现象。当人体受到各种不良刺激时,会使刺激部位的细胞破裂,使一些疼痛物质从细胞中跑出,触及神经,引起疼痛。比如“钾”就是一种痛苦的物质。钾离子主要储存在人体60多亿个细胞中。通常,它没有机会接触神经末梢。只有当细胞受损时,钾离子才会从细胞中逸出,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那么疼痛和人的心理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细胞损伤也和肌肉紧张有关。人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时,会使人的肌肉紧张,导致血管痉挛,组织细胞缺氧缺血,钾离子跑到细胞外,引起疼痛。

心理镇痛主要包括:

(1)意志控制法:俗话说,越不怕疼,越不疼。在坚定的意志和信心的支撑下,人体会对巨大的痛苦产生巨大的抗痛力量,使其反应得到缓解。大家都知道刘伯承在战争中眼睛受伤的故事。刘将军坚持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让给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感叹:“好一个军神。”

(2)注意力的转移:患者不要总是把注意力放在疼痛的部位,这样会导致注意力越多,疼痛越多的不良循环。所以要尽量用各种方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情上,比如看电影、看书、听音乐,这样痛苦就会减轻或消失。

(3)情绪稳定法:情绪稳定和镇静会使患者的痛觉迟钝,减轻疼痛反应。为此,身患重疾的老人一定要坚信不意味着死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家属也要注意不要在患者面前过于悲伤,以免导致患者心情不好。经常和患者一起回忆美好的旧时光,展望美好的未来,让患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当患者心情好的时候,会大大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4)自我鼓励法:在疼痛的情况下,患者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在自己的脑海中默念:“不疼”、“不要紧”、“一会儿就好了”,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老年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互相鼓励。

第五,良好的心理调节和疾病的早期恢复——患者不良心理的消除。老人得了重病后容易形成三种不良心理状态:

一、急躁:老人大病一场后,因为心情不好,愤怒情绪过于强烈,变得非常愤怒。他经常为一些琐事大发脾气,俗称“无名之火”。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的亲属最容易成为他们发脾气的对象。

在就医过程中,急躁表现为总想速战速决,希望马上显现疗效。急躁导致患者在疗效尚未显现的情况下就想换医院换医生。然而,头脑越急躁,医院医生更换越频繁,疾病就越难治愈。

二、多疑心理:老人因为得了“绝症”,心理压力很大,有一种空虚感和不确定感,所以对周围的很多事情都非常敏感,所以对问题想得太多,产生了多疑心理。

怀疑医生:一是患者容易怀疑医生可能误诊了自己,确诊后喜欢怀疑医生的治疗水平不高。人在怀疑的时候是非常敏感的,总是倾向于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导致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大。

对家人的怀疑:老人生病后自尊心变得特别强,所以特别怀疑家人对自己的态度。比如和家人发生一点小矛盾,患者就会怀疑家人是不是已经讨厌自己了,抱怨自己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希望他们早点死。结果他们越想越觉得自己越有偏见,变得“战战兢兢,神经兮兮”。

怀疑生病:老人得了重病后,总是很担心,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生命受到威胁而濒临死亡。猜疑让他们不相信医生和亲戚告诉他们的病情,会怀疑他们在骗自己,所以一直处于焦虑状态。

第三是焦虑:当老人患上“绝症”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之一就是意识到自己面临死亡危险而产生的焦虑。焦虑是一种伴随着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焦虑来自于一种危险而不确定的情况:你的病能治好吗?我能活多久?这些焦虑导致心理活动的增强,甚至导致心跳加速、头痛、恐慌、紧张、恐惧等现象。严重的时候人可以坐着不动睡觉。焦虑也是患者攻击性增强的重要诱因。

老人生病后出现上述不良心理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你必须意识到,它们对疾病的治愈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及时、妥善地消除上述心理,尤其是在接受手术、化疗、放疗时,配合医生做好心理调整,帮助其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因此,老年患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健康安全心理:

(1)消除怀疑。患者想为自己选择一个好的医院和医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选对了之后,一定要对所在的治疗医院和医生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找就要坚持,不能朝三暮四。这样一来,治疗的机会就会被耽误。所以在内心深处,你一定要相信你是可以治愈的,医生会有办法的。这种综合治疗肯定会有非常积极的效果。

另外,不要主观武断地夸大自己的病情,以为自己病得很重,快死了,对自己的病情没有好处。如果确实有疑惑,也要诚实地向医生和家人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对方解释或给予心理疏导,及时消除心中的疙瘩。

(2)谨防急躁。在老年患者的心理中,往往希望服药后“立竿见影”,手术后摆脱病魔。但是愿望成真,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不可能很快完成。如果患者出现急躁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就会使病情加重。所以,你要做好为自己的病打一场大仗、一场恶仗、一场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要着急,一切按治疗的“既定方针”去做。

(3)相处融洽。患者与周围人的关系是否和谐,对病情好转至关重要。如果你能和各方都相处得很好,你就能减少内心的压力,感到快乐,把“力量”集中在对抗疾病上。为了搞好各方面的关系,患者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理位置,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为家人考虑。不容易理解家人照顾自己的艰辛和巨大压力。其次,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以病卖病”,无所顾忌地自由发泄,只管嘴上开心,完全忘记别人内心的痛苦。在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提示自己:“别生气”“又来了,我们不能这样”。不让自己随意对人发火,不是说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而是说一定要有合理的发泄方式,不能只针对自己爱的人。最后,要多注意与人沟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情。人和人相处好了,情绪就不会轻易变坏。

(4)减少焦虑。当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焦虑是一个很好的警告信号,它使人们对威胁保持警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长期的、严重的焦虑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破坏其天然防御系统,肯定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患者应该知道自己焦虑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如果患者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治疗活动一无所知,往往会引起或加重他的焦虑。所以这个时候要主动去了解一些治疗的进展,减少或消除自己的焦虑。患者也可以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活动来分散自己的焦虑,如打太极拳、看电视、练气功、听音乐、读书写字等。此外,适量服用一些抗焦虑药物,对帮助恢复正常情绪也非常有效。

第六,音乐也有返老还童的力量——音乐辅助疗法。音乐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乐记》就指出,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和谐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公、上、交、正、于是古代的“五音”。《内经》认为,五音分别联系五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情绪。中医理论认为,五音与五脏是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互作用的,如宫调威严宽广,具有“土”的特性,可入五脏“脾”,商调干净庄重,具有“金”的特性,可入肺。

为什么音乐可以治病?音乐在治疗疾病中具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功能。从生理上讲,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可以协调人体各器官的节奏,激发体内的能力。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到处都在振动。大脑有电波,胃肠道有蠕动,心脏有搏动,有紧张和放松,有收缩和伸展。这些振动有一定的节奏,就像人的生物钟一样,有规律有节奏。当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与你身体感受到的节奏相吻合时,你就会有快感和愉悦。国外有人用电子乐器发现,节奏感强、音调高的音乐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节奏缓慢、音调和谐的音乐可以使呼吸平稳、心跳规则、血压下降,也有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音乐治疗的主要功能是心理功能。音乐作用于大脑,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改变情绪状态,唤起积极健康的情绪。通过对神经和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机体分泌一些对健康有益的物质,如激素、酶、乙酰胆碱等,调节血流,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从而促进全身的代谢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减少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国的心理学家用音乐来测试人们的身心反应。首先,他们使用“春江花月夜”等安静柔和的音乐,发现受试者出现唤醒水平下降,感到放松,并用生理记录仪测量受试者的身体反应,如“胃肠活动”、“皮肤电反应”和“肌电图反应”。其次,使用《景颇幸福村》等奔放欢快的音乐,受试者产生相反的效果,觉醒水平提高,整个人感到兴奋。人的情绪似乎被感染了,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进入兴奋的情境。

老年人患重病时,会对情绪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产生心理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反应。因此,如何利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于战胜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当你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尤其是与自己心境完全合拍的音乐时,你会感受到一种神奇的效果,它会让你忘记内心隐藏的痛苦,逐渐进入一种平和的心境。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本文介绍了如何选择歌曲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安全和健康情绪:

失眠和神经衰弱:舒曼的小提琴小夜曲幻想曲、圣母颂和摇篮曲、海顿的G大调托里奥、比才的卡门、莫扎特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和舒伯特的小夜曲。

抑郁: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门德尔松的《苏格兰C小调第三交响曲》等。、BBK、喜迎、云追月、金蛇舞、生日快乐、深夜、雨天、边塞舞、春节序曲等

焦虑与烦躁:贝多芬第八交响曲,约翰·施特劳斯花园舞曲《蓝色多瑙河》,汉宫秋月,二泉映月,巴赫《神达》,贝多芬《月光》,格里格《A小调奏鸣曲》,肖邦《A小调》,舒伯特《第六交响曲》。

悲伤:塞利乌斯的《悲伤花园中的舞蹈》,莫扎特的《B小调第十四交响曲》。在悲伤渐渐消失的时候听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

头脑感到空虚:贝多芬的命运,博科尼的A大调第六大提琴奏鸣曲,日本歌曲拖网小调。

心情不好,情绪不确定: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花园舞曲,《阿夫塞》,《春江花月夜》,柴可夫斯基的花园舞曲,瓦格纳的《春之歌》,巴扎克的A小调四重奏,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萍萍。

刺激食欲,加强消化:花月神公园,快乐舞曲。

用音乐来调节心情,不仅仅是听,还可以给自己哼唱,即有意识地、放松地哼唱歌曲、音乐或其他有旋律的曲调,久而久之会对身心大有裨益。

比如,当你有愤怒、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哼几首歌,心情就会逐渐平静下来。哼唱也有利于缓解疲劳,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另外,哼唱也有利于气的运行和血液的循环,因为哼唱音乐有固定的节奏,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起到了调节气息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正在医学上展现神奇的医疗魔力,给患者带来福音,早日到达健康安全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