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喝药酒养生,既有益健康又不损害身体?

(1)辨证服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比如同样的感冒,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各自的治疗方法不同,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特点。

药酒的使用也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尤其是养生药酒,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因为一般来说,治疗疾病的药酒都有明确的作用和适应症,患者总是在医生诊断后才选择服用。保健药酒,由于主要以补益强身为主,对选择不够重视,如果使用不当,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在服用滋补药酒之前,一定要先摸清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般中医把弱者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类。通常气虚主要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四肢无力、头晕目眩、动则出汗、声音低沉等。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唇爪苍白、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胆怯、手脚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眼睛干涩、视物模糊。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长,脉弱。阴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苔绿红等。

当然,根据脏腑辨证的原则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脾气虚、心阳虚、肾阳虚。另外,也要注意辨别真假。所以虚证也要根据医生诊断的性质来诊断,然后用合适的药酒来服用药方。

滋补药酒的处方配制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体虚的使用者也一定要根据这个原则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服用。

(2)有限使用

因为药酒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服用过多的人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药酒的功效,避免其对人体的危害。

人们已经认识到,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健康,甚至带来严重后果。长期过量饮酒会阻碍脂质代谢,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还会损害胃黏膜和小肠的超微结构和吸收功能,降低硫胺素、维生素B和叶酸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乙醇也是一种致畸因子,可通过胎盘屏障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细胞的发育,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和智力低下。乙醇也是神经系统的麻醉剂。小剂量可以削弱大脑的抑制功能,大剂量可以麻痹延髓的生命中枢,从而产生危险。慢性酒精中毒还会引起精神障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长期过量饮酒容易损伤心脏,引起心脏增大和各种心功能障碍,主要是左心房肥大。可见,过量摄入乙醇是有害的。为了找到一个对肝脏安全的饮酒量,有人根据大量的病理资料研究了酒精的消耗量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每日饮酒量上限相当于每1kg体重饮用1g乙醇,避免肝损伤。如果饮酒量超过每1kg体重2.5 g乙醇,肝损害率会明显增加。按照这个上限,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天要喝100g白酒。为了安全起见,每天的酒精摄入量应限制在45 g以内,因此,在饮用药酒时,可以参照上述,根据药酒的度数来限制每天的摄入量。一般人每次能喝10~30mm药酒。每天喝2~3次。或者根据病情和所用药物的性质和浓度。总之喝酒不能太多,要根据要求决定。

(3)因人而异

服用药酒也必须因人而异。如果平时习惯喝酒,可以比一般人多喝一点,但也要掌握好分寸,不要过量。不习惯饮酒的人可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水稀释后服用。对于女性来说,一般不宜在孕期和哺乳期使用药酒。经期,如果月经正常,不宜服用活血作用强的药酒。

就年龄而言,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较慢,可以适当减少药酒的用量;相反,青壮年由于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使用较多;对于孩子来说,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并不完善,身体各器官都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酒精的伤害,幼儿酒精中毒的机会更多。酒精对儿童组织器官的损害更为明显,使儿童记忆力下降,智力低下。因此,儿童一般不宜服用药酒。如果病情需要,他们也要注意适量,或者尽量外用。

此外,患有肝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酒精过敏的人都应禁用或慎用药酒。

(4)它随时间而变化

秋冬凉爽或寒冷季节宜饮药酒,夏季炎热。恒温燥热的药酒不宜饮用,应停药。春日一出,万物发芽。春季空袭,精神就会昏昏欲睡,疾病就开始了。因此,药酒可适当停用或减量。

(5)给药时间

为了充分发挥药酒的技艺,减少副作用,在服用时间上要注意以下规定:饭前服用是指饭前一小时内服用,使药物在空腹时迅速充分地被胃肠道吸收,发挥药效。饭后服用是指饭后30分钟内饮用,可以减少食物对药酒吸收的影响。睡前服用是指睡前30分钟内服用,一来安神催眠,二来充分发挥药效。滋补药酒也可以在吃饭时服用,边喝边慢慢享用。

(6)其他

用于治疗的药酒,一恢复就要停用;滋补药酒也要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状况少量饮用,不可过量。喝药酒时,要避免交叉服用疗效不同的药酒,以免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