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麻黄药对的排列(2)配伍

《神农本草》百种记载中含有麻黄,麻黄“能深入皮肤毛孔,又能深入痰凝止血,凡药所不能及者,皆可为之”。

结果表明,《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方剂有32首,占全部方剂的65,438±02.40%。其中30片可以进行剂量转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麻黄单剂量与药数、用水量、用水量、服用次数显著相关,与剩余水量无相关性,与麻黄单剂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同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黄与上述因素无相关性。

因此,麻黄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其根据证候的轻重、病体的虚实、邪气的组合进行辨证论治的思想。

此外,根据六经分布,用于阳证、阴证及阴阳结合证,与《伤寒论》中“太阳有麻黄,阳明亦有麻黄,故麻黄汤不仅为太阳,亦治麻黄,即麻黄汤为仲景大法”的认识一致。因此,麻黄的配伍特点及其量效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麻黄与杏仁的配伍

麻黄汤以麻黄为主药,麻黄用量为3两,杏仁70两(1.65两)。非主药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量为麻黄2两,杏仁40两(0.94两)。

剂量分析表明,只有主药麻黄与非主药麻黄的残留水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麻黄与杏仁之间不存在有效关系。一方面,当外邪突出或内邪不严重时,麻黄需在方中占最大剂量以祛邪,另一方面,当配伍药物用量大于麻黄时,不影响其发汗解表。在临床使用中,如果处方为6味药,一日两次,麻黄为主药的话,其用量为10.29 g(≈10 g),非主药的话,其用量为7.43 g(≈7 g),两者没有区别。

麻黄与桂枝、芍药的配伍。

麻黄麻生汤以麻黄为主药,其中麻黄2.5两,白芍0.25两,桂枝0.25两,用于治疗“伤寒六七日,重泻后,寸中脉沉迟,手足厥脱,下脉不足,喉咽不利,吐脓血,小便不畅者”。

非主药为葛根汤,含麻黄3两,白芍2两,桂枝2两,方药多为葛根4两,与桂枝加葛根汤不同。无汗时,宜用麻黄发汗解表。

剂量分析表明,与麻黄非主药相比,仅在药数上有显著差异。可见,当麻黄与桂枝、芍药配伍后,其主要功能仍是发汗解表。如果外感无外感,可通过调整配伍和剂量作为主药,就像神农本草经中的麻黄“止咳逆气,轻举可散肺邪。”邪除寒热,散荣守。“散”的作用突出表现为破疾积硬,散脏腑内结。在临床使用中,如果处方是6种药,一天2次,主药麻黄用量为2.96g(≈3 g),非主药用量为5.62 g(≈6 g),两者没有区别。

麻黄与附子的配伍

麻黄为主药为麻黄附子甘草汤,其中麻黄2片,附子1片(0.76片)。

非主药时,以桂枝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代表,其中麻黄2片,附子1片(0.76片)。

胡喜树教授认为六经八纲系统中的太阳证和少阴证分别是表证的阳证和阴证,因此有必要在甘草麻黄汤证的基础上加附子。

剂量分析表明,主药麻黄与非主药麻黄在各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可见麻黄和附子的配伍也能缓解表证。增加麻黄剂量形成麻黄附子汤,会增加发汗力,若寒证明显,会增加阿莎丽的热量,减缓甘草的去除,形成麻黄阿莎丽附子汤,温阳发汗。

虽然在临床应用中,药方是6味药,一日两次。如麻黄主药用量为15.24g(≈15g),明显高于其非主药用量4.51g(≈5g)。这是因为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里有7味药,所以还是要按照使用。

麻黄与石膏的配伍

麻黄为非主药,以白月汤为代表,其中麻黄6份,石膏8份,均为《伤寒论》中使用最多的方剂。说明麻黄与石膏配伍使用较为简单,主要用于表邪内热,且程度较重,其中麻黄的作用是发汗解表。

此外,麻黄和石膏配伍时应作为非主药,二者最佳配比为3∶4。

临床使用时,若处方为6味药,每日2次,则麻黄用量为27.60g(≈28g)。

麻黄与半夏的配伍

从半夏麻黄丸等量来看,本方以麻黄为主药,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中麻黄为非主药,其中麻黄4两(55.2g),半夏0.5 L (64g)。

胡喜树教授认为该方可用于治疗水饮停滞所致的疑病心悸,说明麻黄有散湿之功。

但是厚朴麻黄汤和射干麻黄汤都是治疗咳嗽的,麻黄的作用还是“发汗解表”。

若处方为6味药,每日2次,则麻黄用量为6.13 g(≈6g)。

在《伤寒论》中,麻黄仅用于表证,其主要作用在于发汗解表。只有麻黄麻生汤和半夏麻黄丸利用其“散”的功能。

而且麻黄没有明显的寒热属性,出现证候时,可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复杂的临床症状。

量效关系研究发现,麻黄与其他药物配伍非剂量相关,常与杏仁、桂枝、芍药、附子、石膏、半夏配伍使用。

此外,麻黄不与少阳柴胡、阳明大黄、芒硝同用,出汗时禁止与“合发”或“下法”同时使用。因此,只有严格遵守麻黄的配伍规律,做到“辨证用药”,才能灵活掌握其用法。

1外感发热

仲景用麻黄治疗外感发热。太阳伤寒表证,其剂量多根据外邪郁结程度增减,多与桂枝配伍。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麻黄汤、桂枝二麻黄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小青龙汤等。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规定:“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关节痛,恶风气喘无汗者,以麻黄汤为主。”这是表寒、禹卫郁结、营卫郁结之证,“无汗”即不能发汗,说明肌表寒邪较重。仲景用麻黄汤治疗,用麻黄三凉解郁齐威,用桂枝二凉透营达卫温经,二者合二为一,发汗解表之功倍增。

桂枝麻黄每半汤有一句:“发热恶寒,多热少寒...面色火热者,不求缓解”,反映的是寒邪郁于表,想缓解而不能缓解的状态,是一种表郁轻证。仲景服麻黄汤、桂枝汤各65,438+0/3,麻黄减一两,桂枝一两一百一十六铢,微汗解表散寒。

桂枝二黄汤的证候经过发汗法治疗后,说“发汗必解表”知道表里抑郁较轻,所以麻黄只用十六铢和桂枝127铢微发汗来缓解表里症状。

仲景还用麻黄治疗寒邪阻表、郁化热所致的发热。常与石膏配伍,代表方剂有大青龙汤、桂枝二月少女汤、月脉汤等。大青龙汤的证候是外感寒邪郁肌脓肿,卫阳郁化为热。症状为“脉紧、发热、恶寒、身痛、烦躁不出汗”。仲景用麻黄解气散寒祛邪,用石膏清郁热。因为石膏阻碍了麻黄的发汗作用,所以他用了麻黄62。桂枝二月赋汤怡说“少寒”是指微恶寒,说明外感邪气下降了,而“热”是指阳郁热未解,此处表邪热皆轻,故用少量18铢麻黄、24铢石膏去微邪。

此外,仲景用麻黄治疗外感阴阳两虚所致发热,用量较少,多与附子配伍,如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伤寒论》(301):“少阴病始于发热,脉沉,以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主。”这是由于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所致。故用少量麻黄解表散寒,防止汗出耗阳,并与附子配伍,温经扶阳,帮助麻黄祛邪。

2咳嗽和哮喘

仲景常用麻黄治疗外寒内饮所致的咳喘,用量一般为三至四两。常与细辛、半夏、干姜配伍,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如果在寒冷中长期饮用,会与石膏配伍,如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越麦加半夏汤等。

《伤寒论》第四十条:“伤寒表里不解,心下有湿...发烧和咳嗽...以小青龙汤为主。”这是外感风寒,冷饮内滞之证。故麻黄三凉散风寒,宣肺平喘,与干姜、细辛、半夏同用,温肺散寒,化痰清饮。

与小青龙汤证相比,小青龙汤证病程较长,内热因久郁而转热,导致“烦躁气喘”,故再用石膏清火。

仲景还用麻黄治疗外感病邪所致的咳喘,常与石膏配伍,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膏汤用于治疗“汗出气喘”当外寒压低肺,邪热上冲时,就会“喘息”;如果你在炎热和蒸汽中外出,你会“汗流浃背”。处方中麻黄以四药解表祛邪,宣肺平喘,与石膏同用,清肺平表。两种成分温寒相合,使麻黄不助热而散肺热平喘,石膏不凉而清肺热。

3车身黄色

仲景也用麻黄治黄身,多用少量发汗,或与赤小豆配伍,或单用麻黄,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千金”麻黄酒精酒汤等。对于伤寒表里无汗,湿热瘀阻所致的体黄,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

《经书·疏证》云:“麻黄非专治表证,凡内病者皆可用。”方中赤小豆能清湿热,使湿热从下而出。麻黄用二去燥湿,使湿邪从皮肤渗出,与赤小豆分离,消除湿热。

千金麻黄醇汤用于治疗伤寒表里不汗,寒湿凝滞于肌表,形成黄之综合征。只有麻黄散亮亮用于发汗,清酒用于助阳退黄。

4水肿

仲景用麻黄治水肿,用量较大,多与白术、石膏、附子配伍,如越脉加术汤、越脉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等。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五条:“入水者,面黄肿,脉沉,小便不利,使其患病。如果你让尿利己,会杀津液,所以会让你口渴。越去越能帮汤。”本文是皮肤水带热引起的水肿。肺不通,脾不运化,水湿滞留体内,向下运化膀胱,故脉沉,小便不利。水湿上不去,下不去,郁化为热,溢于肌表,故全身黄肿。方中反复用麻黄过水气,疏通水道,用白术健脾祛湿,使湿自下而上。两者结合可以分散内外的水,体现了“开鬼门关,打扫屋子”的目的。麻黄与石膏合用,能透表里郁热。

对于风水学中热引起的水肿,仲景用麻黄62开鬼门关,石膏清热,如越脉汤治疗“风水不好,风恶,周身浮肿”,大青龙汤治疗“病满溢”。

对于阳虚风邪所致的水肿,用麻黄附子汤,方中麻黄减为附子三两,温经助阳,发汗利水。

5肢体疼痛

仲景用麻黄治疗关节痛,服用量少,常与附子、黄芪、薏苡仁、白术配伍,代表方剂有附子汤、桂枝芍药牧之汤、千金三黄汤、麻杏益肝汤、麻黄贾珠汤等。

仲景用乌头汤治疗“病人病历呆板痛苦”。根据方剂,病机为风寒湿邪入关节,阻滞经络,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受寒加重,屈伸不利。故用麻黄三凉祛风发汗,升阳通痹,祛寒湿,配合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

桂枝芍药牧之汤用于治疗长期受寒湿引起的关节肿痛,症见“四肢酸痛,身酸脚肿”。处方中麻黄二两五附子用于除痹,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知母用于滋阴清热。

“千金”三黄汤用于外感虚损、风湿痹阻表里、暑热郁结证。症状为“百关节痛,烦躁不安,恶寒,经期后恶食恶饮”。麻黄五配阿莎丽,独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黄芪益气固表,熄风除湿,黄芩清热除烦。

仲景治疗寒湿痹阻所致“身烦身痛”的方剂为麻黄加术汤,用麻黄三凉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与白术同用,亦可除大便之湿,止麻黄发汗。麻杏益肝汤表证较前者轻。用于治疗风寒湿阻经络,解表化湿。与薏苡仁同用,清热除痹。

6其他

此外,仲景还用麻黄配伍升麻、干姜、黄芩治疗上热下寒引起的咽喉阻塞,如麻黄升麻汤;用麻黄和半夏杨桐蠲饮(如半夏麻黄丸)治疗阳亢型心悸;麻黄与人参、当归配伍,祛风散寒,益气养血,治疗气血两虚兼风致郁滞,营卫不通,如古今记载及验案中的徐明汤;用麻黄和牡蛎治疗疟疾,如牡蛎汤;麻黄配伍桂枝、附子、生姜温阳散寒、行气利水,治疗阳虚气郁所致的冷饮胀满,如桂枝芍药麻黄细辛附子汤。

大部分医生一直说麻黄性味辛温,发汗性强,怕其厉害,尤其是怕它的人,导致这种好吃的药被束之高阁。张慈公也提到“近代,恐麻黄如虎”。通过梳理《伤寒论》中麻黄方药的规定,发现仲景运用麻黄治疗的疾病种类繁多,并根据不同的病机灵活选择麻黄的用量和配伍,为我们更好地临床应用麻黄提供了指导。

“方证对应”理论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317条:“百病对应于方,惟应服之”,阐述了方证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方证对应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方证对应”理论。这一理论集“理-法-方-药”于一体,以“有证为方,用方为治证”为原则,以“病下治证,方下治证,证下治证”为特点,强调方药对证治疗的针对性,逐渐成为历代医家临床治疗的用药准则。

1麻黄加桂枝

麻黄味苦辛,性温,宣肺平喘,能开合郁肺气,散表寒,为伤寒之首药。麻黄与桂枝合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能舒筋活络,温经活络。正如《本草正义》中强调“麻黄与桂枝并进散寒”,桂枝不仅能帮助麻黄解表,增强发汗力,还有助于止咳。第二,温经止痛,可以顺养阴止痛。

从表1可以得出《伤寒论》中的马圭是仲景的温心和发汗的共同组合。通过比较发现:1)马桂辛与发汗的常用比例为3:2,可用于各种外感风寒表证,发汗解表,以泄太阳和表邪;2)恶寒发热较重,急需发汗者,如大青龙汤证,麻黄剂量应增加至六两,意在使麻、桂共长,发汗解表;3)若用于营卫小邪困扰的患者,麻黄用量较少,以减少发汗退热力,与桂枝配伍形成小汗方,如桂枝二黄汤、桂枝麻黄汤等。4)若用于体阳不足,水湿潴留所致的痰饮,宜温服。故用马圭散寒,桂枝剂量增加至与麻黄等量,既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又可温冷饮,表里兼治。

2麻黄加升麻

《伤寒论》中有一个特殊的方剂——麻黄升麻汤。此方是《伤寒论》中应用最广的方剂,用量也很少。麻黄和升麻是君药。其中升麻微寒,业绩涨跌互现。古代的升麻就像今天的犀牛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于宣传。用麻黄散寒解表,一是能升胃津液,引温药上咽喉,达咽喉,达到固表宣肺之功;二是可升散阳明、清阳,降厥阴,培养元气。这种配伍在寒热混杂的环境下,寒热结合,往往会生发祛邪,阳气越盛,抑郁越多。配合全方使用,可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脓血吐泄等症。

3麻黄加石膏

石膏味甘性寒,长于清热泻火、舒筋退热,是清肺胃气、分实热的重要药物。与麻黄配伍后,主要作用于肺经,具有宣肺平喘、清热除烦的作用。根据《伤寒论》,麻杏石干汤使用石膏最多,在麻黄和石膏的配伍应用中最具代表性,如表2所示。这个方子中石膏的用量达到半斤,是麻黄的两倍。本方中麻黄与石膏合而为一,麻黄得石膏使整个方中不会过于温散,又不能助热,有宣肺平喘之功。从石膏中得到的麻黄不会太凉而抑制气机,两者共同起到清肺热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喘。大青龙汤太阳中风证伴有烦躁不安,卫气郁结导致发热烦躁,说明肌痈为热,需混适量石膏清热散表,可治疗风寒表证。表2中的另外两个方子都是由于表郁内热过盛引起的,治疗应重在发汗解表,清热解表。所以应用石膏合麻黄解表郁,清阳郁热,体现了仲景辨主次,标本兼治的思想。

麻黄配附子和细辛。

《伤寒论》中治疗少阴伤寒证的只有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汤。

由表3可知,麻黄和附子的剂量比为3:2。麻黄和附子能散下焦的表寒和温阳,附子配伍麻黄能温固下焦和下焦,还能激活阴阳,散上焦的表邪。两者配伍相得益彰,内养少阴之命火,外散太阳之寒,从而达到驱邪不伤正,复阳不离寒的功能。

细辛辛散能力强,为辛热之品。能走而不随麻黄,增强发汗力。如麻黄细辛附子汤可与附子配伍,散寒于里,也可助麻黄散寒,表里兼顾,攻守并举;小青龙汤祛除里外冷水中的痰浊,细辛可以帮助马圭散寒温,利水。

麻黄附子甘草汤病机为少阴病,病程较长,更兼阳虚。它需要附子和炙甘草来帮助温阳,还需要一点麻黄来帮助发汗。

5麻黄杏仁

杏仁味苦,泻下,是治疗咳喘的重要药物。清周燕有言:“杏仁,所以是麻黄之臂。”麻黄得杏仁,杏仁宣肺气,以免宣肺气过盛。杏仁得麻黄,降肺气,不至于降肺气太多。是仲景治疗肺病常用的一对经典组合。通过研究发现,仲景使用麻黄、杏仁的方剂中,麻黄汤应用最为广泛,有70片,相当于今天的23g。两个人都像肺。其次是麻杏石干汤,见表4。方中麻黄、杏仁宜同用,既能宣肺祛邪,又能降肺平喘。再加上石膏,可以达到清肺热、止咳平喘的目的。在大青龙汤里,主要症状是“因不出汗而烦躁”,重点是出汗,所以麻黄用量增加一倍,杏仁较少用于缓解表证。另外两个方子用少量杏仁配麻黄,微汗治表微邪。

6麻黄配白芍

白芍味酸,敛肝阴养血,养血柔肝止痛。常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如表5所示。在桂枝与桂枝的配伍方中,有两个作用。第一,它可以利用酸收的性质来限制桂枝,以防止过多的出汗伤害津液和阴血;二、根据陈的研究发现,白芍与肉桂配伍,可减缓白芍有效成分芍药苷的消除速度,延长滞留时间,有利于芍药苷在体内作用的持久。芍药在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中起着养津消阴的作用,所以芍药是麻黄方中的佐药。从用量上来说,仲景用的白芍和同方麻黄的用量差不多,一般一比三。如果因内寒而出现疼痛症状,则需要加大白芍的剂量来缓解疼痛。

7麻黄配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止痛等多种功效。素有“中国老药”之称,每方中调节多种药物,仲景配伍常用。参见表6。在《伤寒论》中,麻黄配伍甘草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解表药性,健脾扶正。甘草作为麻黄汤、大青龙汤中的入药,既能缓解麻、肉桂的刚健之性,避免多汗,又能补中焦,助汗源,使正气得以恢复,邪气得以祛除;麻杏石膏汤中的甘草能补气,调寒热,避免因寒伤胃。小青龙汤的麻草配伍不仅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还能防止辛散过度,耗阴活络,损伤正气。二是发汗解表。麻黄附子甘草汤中甘草不仅能帮助麻黄发汗解表,还能与附子配伍温阳。三是止痛。在葛根汤及葛根加半夏汤中,甘草和白芍一起使用,以缓解筋络之急。仲景中,麻黄与甘草配伍的剂量通常在一至三之间,麻黄:桂枝:甘草的比例一般为3: 2: 1,可根据麻黄的剂量适当调整。

根据“方证对应”理论,初步分析麻黄治疗不同证型的配伍规律:应用麻黄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可按3:2比例与桂枝配伍,以开阳解表;治疗寒热证可配合少许升麻揭示阳郁;肺热咳喘证的治疗,可配以适量石膏宣肺清热,配以麻黄解表解郁;治疗少阴伤寒,需配伍附子、阿莎丽,以补内火,散外寒。治疗肺逆咳喘证宜适当配伍杏仁和麻黄,可宣肺祛邪,降肺平喘;白芍和桂枝的配伍可以调节健康和营养的平衡,甘草可以缓解药性。因此,麻桂配伍中常以少量白芍、甘草为佐药,麻黄与全方并用,扶正祛邪,调和阴阳,避免汗出过多,损伤身体。

应用禁忌

体质虚弱者慎用麻黄。麻黄发汗力强,一般老人、儿童及体质较弱者慎用。如果临床症状为外感风寒,但出汗较多,也应慎用麻黄。

外感气虚者慎用麻黄。麻黄一般适合于实证研究。气虚外感风寒症状者,如恶风寒、气短乏力、运动自汗、舌淡脉弱等,慎用麻黄。

阴虚血虚有出血倾向者慎用麻黄。麻黄辛温,燥性强,易伤阴活血。阴虚血虚,畏寒畏风,口干口渴,无汗或少汗,舌苔少红,脉细者慎用麻黄,即使胸闷咳嗽。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晕头痛、盗汗、舌红苔黄、脉强者忌用麻黄。

心血不足,心神不宁,心悸胸闷气喘,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数者,不宜用麻黄。阴虚血热者,如咯血、呕血、呕血、血尿、便血、鼻衄、皮下紫癜或妇女月经过多,虽症状为外感风寒,或咳嗽、胸闷,应忌用麻黄。麻黄应慎用那些发痒的皮肤斑点和红色和燃烧的颜色。

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对有烦躁、心悸、失眠和高血压者慎用。

麻黄碱能兴奋膀胱括约肌。麻黄使用过多或长期使用,可使尿量减少,甚至尿潴留或尿闭。因此,对于排尿不畅、尿少者慎用。

麻黄用量不宜过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PRC)药典,成人汤剂每日3-9g,一般中毒剂量为30~ 50g。过量可能导致心悸、气短、震颤和心绞痛。严重中毒时,可导致视力模糊、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难、抽搐等。,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室颤动。

麻黄不宜与洋地黄强心苷合用,以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