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哪本书里?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药食同源”的最早起源。人类通过尝试、品尝,然后互相分享经验,积累了几代人的实践和智慧,逐渐认识了自然界中的食物和药物。药物和食物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经常吃;食物虽弱,但每天都离不开它。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武训》一书说神农“尝百草之味,水泉之甘苦,使民知而避之。这个时候一天就遇到70个毒药。”知道如何避免就是知道草药的基本属性和毒性。可见神农时代药食不分,无毒者可为,有毒者忌之。因此,许多学者也将此视为中医重要思想“药食同源”的最早起源。从燧人氏开始,人类学会了用火,进入了熟食时代。烹饪技术逐渐发展,食药开始分化。《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确立了食物五味的概念、五脏相关理论、食物五类划分原则、药物和食物配制的原则和禁忌。《黄帝内经》、《苏文与六期脏象》指出:“地吃人有五味”,“五味藏于胃。味藏,以养五气,气生和,津液互补,神生。”五味,这里主指食物。食物和药物一样,有五味:辛、酸、甜、苦、咸,与五脏相关。也就是说,五谷(麦、粟、黍、米、豆)和五畜(鸡、羊、牛、马、母鸡)都有各自的味觉特点,分别与五脏的功能有关。比如《苏文金匮严阵》说:“东方蓝,入肝,开目,藏精。根据中医理论,相应味道的畜谷有促进和维护脏腑的作用。因为五脏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所以五味与五脏相合,可能会损伤和伤害五脏。”《苏文五藏根篇》专门论述“五味之伤”:“食多咸使脉凝而变色,(悲);“苦吃多了,皮会皱,毛会拔”(伤肺);“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会使肌肉焦虑,爪子干燥”(伤肝);“吃多了酸会使皮肉起皱纹,嘴唇露出来”(伤脾);“甜食吃多了会骨痛”(肾损伤)。由于五脏与五味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五味之间的克制来治疗和调节病态,所以“肝苦急,急则慢食”,“心苦缓,急则酸食”,“脾苦湿,急则苦燥”。但是五味的不同,当然会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所谓“辛散、酸收、甜缓、苦坚、咸柔”,要扬长避短,才不会造成伤害。《黄帝内经》还特别提到,治病要用“调理食药”,即“五谷以养,五果以助,五畜以益,五菜以补,气味相合以补精”。在《黄帝内经》诞生的时代,最早有记载的医官出现在朝廷——“食医”,《李周天官志》明确规定,食医的职责是准备皇帝的“六饮六餐百菜百酱”。可见,食医不仅是掌管饮食的医官,更懂得用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饮食来调节皇帝的健康。从李周强调“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以看出,药食结合是当时治病养生的重要流派。《礼记》中提到的药物与食物分配的四季应用原则,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是对“药食同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也记载了一些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文章。《山海经》中有一些比较详细的描写,比如“郭嘉其实像个桃子,叶子像枣,黄花是红橙,吃起来不费力气”;“梨子,叶红如花,可生坏疽”;“幼鸟如鸟,肉眼可见,尾为红色,适合食用。”这些描述表明,在当时,人们已经获得了许多利用饮食进行预防保健和提高身体素质的实践经验。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有365种药物,按其作用和使用目的分为三类。其中“药物一百二十种,为王,主命为日需,无毒,久服不伤人。欲轻肤,益气不老,延年益寿者,宜去经。”可见,《神农本草经》所列的上品药材,既是药,又是食。汉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被称为“方剂之祖”,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很多方剂,如白虎汤用粳米,百合鸡蛋汤用黄汤,黄芪建中汤用麦芽糖,都是药食同源的例子。生于晋唐时期的药王孙思邈,鉴于当时炼丹的不良影响,坚持留食。在《钱进方耀》第26卷中,他致力于食补和食补,涉及食补原料162种。他创造了许多著名的食疗食谱,提出了许多食疗原则,认为“不知所食者,不足以终其一生;药性不明者无法治愈。所以,食物可以祛邪固脏,药物可以养神补性以充实四气。”“你爸爸生病了,要先点菜治疗;食疗是治不好的,再生活医学。“《本草纲目》是明代的药学巨著,几乎记载了人们作为食物的各种谷类、果蔬,并列出了它们的功效。同时也讨论了其他药物的养生和食用功能。综上所述,所谓“药食同源”,即在中医的饮食养生观念中,食物除了提供能量和营养外,还在维持健康、调节身体状态、纠正身体的异常状况等方面起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所以,严格来说,在中医里,药和食是不可分的,也是相对的:药也是食,食也是药;食物的副作用小,药物的副作用大。药物和食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只有合理的饮食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