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青瓷的发展历程

商周时期是陶器向瓷器逐渐过渡的时期,即原始青瓷发展的阶段。商周时期是陶器向瓷器逐渐过渡的时期,即原始青瓷发展的阶段。商周、西汉原始青瓷的釉料是用石灰岩和粘土制成,其中含有铁元素,在氧化气氛中烧制,所以用绿松石、黄圈纹、之字形纹、席纹、脉纹、迷宫纹、水波纹、云雷纹纹和“S”纹装饰。主要器皿类型有:尊、斗、卜、舆、残、盖、两湖、鼎、瓮、圭、钟、杯、碗、铜盂等。

在河南郑州的商代遗址中,发现了许多上釉的瓷像、瓷罐等,以及这些物品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制温度在1000度以上,有金属的声音。实验室测试表明,这些原始瓷器的胎儿骨骼与普通瓷器相似,由高岭土制成。瓷釉光亮,一般施于表面和部分口边,很少施于器皿内部。釉色以青绿色为主,少数为褐色或黄绿色;瓷釉在化学成分上类似于所谓的豆蓝釉;胎与釉结合紧密,釉底极薄。器皿基本都是轮制,也有助于手工揉捏和泥条板建筑成型。血管有很多种,特别是开口型、鼓出型、叠肩型和小底型。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细格子、粗格子、条纹和云雷纹。从瓷器的胎骨、釉色、温度来看,基本具备早期瓷器的特征。由于加工工艺还很精细,胎、釉、配料都不是很精确,温度控制不够成熟,与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所以称之为“原瓷”或“釉陶”。

瓷器的发展历程

早期瓷器的釉是含钙石灰釉,以铁为着色剂。窑内烧制时,空气循环,大量氧气进入,形成氧化气氛。釉中的铁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呈黄绿色。如果不让空气进入窑内,窑内就会产生还原气氛,烧出来的瓷器就会呈青绿色。所以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如果釉中含铁量高于3%,就会烧出褐色釉瓷器。把含铁量高的釉涂得厚一些,或者把釉中的含铁量提高到4% ~ 9%,那么烧出来的瓷器就是黑瓷。

东汉

东汉时期瓷器的主要种类有碗、盘、水壶、碗、壶、盆、盆、洗、罐、五通壶、痰盂、炖锅和少数鼎。碗、盘、碗的造型有直口、直腹、底折、平足凹、通体;有几罐是直舌的。

腹、肩、腹之间有双线、四线或六线;很多锅都有一个浅锅;五罐是三国两晋时期仓房的雏形。砚台一般有一个小围栏,一个凸起的砚面,一个平底的凹槽,下面有三个蹄形的足。装饰纹样以轻元素为主,部分瓷器有刻划或印制弦纹、水波纹、麻纹、网状纹、带状纹、格子织纹、杉叶纹等。锅、洗、锅、罐等。通常印有第一个(动物脸环)图案。

三国

三国时期(220 ~ 265),越窑瓷器胚质坚,优质瓷器胚质轻春。釉色鲜亮翠绿。此时的装饰纹样很少,只有刻划或印刷的网格纹、串纹、水波纹,而贴塑、印模纹相对丰富。此外,还有一些艺术造诣较高的瓷器作品,如捧碗蛙出水、鸽形杯、熊灯、兽柄无物、跪羊烛台等。三国时期,常见的器物类型有碗、盘、盒、罐、洗器、盘口壶、碗、盆、水壶、虎爪、痰盂、马克杯、耳杯和灶、鸡笼、狗、羊、猪圈、谷仓等随葬用具。

西晋(265-317)

西晋时期(265 ~ 316)的青瓷仍以越窑为代表,胎普遍比三国时期略厚、略灰。釉面厚而均匀,青灰色,有的发黄。装饰方式主要有冲压、划线、贴塑、模印、捏塑等。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网格、莲珠、金银花、菱形、锯齿、水波、梳子、楼阙、舞者、祈祷者、鸟、牲畜、佛像、铺头、避邪、朱雀、白虎、人物等;除了四大系列的壶、脸盆、壶、老虎等,还有扁壶、鸡头壶、雕像、熏炉、灯、瓷俑等。器物形制矮胖,盘、碗、碗等器物口略薄,但底很厚。器物多为兽蹄、熊、龙头、虎头等造型。

东晋(317-420)

东晋(317 ~ 420)青瓷的釉色与西晋相似,但在装饰上有很大不同。西晋时期的纹饰追求华丽的脸谱,东晋时期趋于朴素。继素无风琴的莲瓣纹之后,东晋后期越来越多地使用。此外,西晋后期出现的不规则棕斑,在东晋时期被广泛使用。此时,褐色斑点有规律地位于器具的口沿、盖子或动物眼睛、鸡冠、角等部位。东晋也有一些动物形象,如尊、砚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