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应秋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任命。1950任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当选江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2还受聘为重庆中医学校教务主任、中央医学会秘书长,并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1957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于6月1984+017年10月17日病逝于北京。1914 8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
1931—1934江津医学研究会研究。
1936—1938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后转湖南中医学院毕业。
1938—1942江津县女子中学教师、校医。
1941—1949担任江津县中药协会常务理事。
1946—1949担任全国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
1952至1954,任重庆市卫生局高级中医班教学主任。
1954—1957担任重庆中医学校教务主任。
1957—1984先后担任北京中医学院文献编辑研究组主任、科研办公室主任、各理论教研室主任、医学史教研室主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会长。任应秋一生阅读了大量中医古籍,尤其重视中医古籍的理论研究,一生致力于中医理论的探索、整理和完善,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一直坚持认为,中医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针对社会上“中医没有理论”、“中医不科学”的观点,他深刻指出,中医是经过亿万人民几千年实践检验的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实践证明,“道法更荣千年”,中医不仅有其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整体观、唯物论和辩证法,是自然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这是中医最珍贵的部分。1978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理论骨干》的文章,指出:“当前当务之急是如何发掘中医宝库中的理论,并加以整理和完善。”建议首先培养一支精通中医理论的高水平骨干队伍。方式是,无论是中医学院的学生,还是西医学习中医的班级,都必须认真研读几部中医经典著作。只有这样,他们才有能力探索中医理论,完成探索和完善中医理论的艰巨任务。打好中医基础。从1961到1964,在《中医杂志》等医学期刊上发表经典医学著作学习辅导文章10余篇,系统介绍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等中医经典著作。这些内容被重新编辑,更名为“学习中医经典七讲”,并纳入任应秋的医学文集。
任应秋历来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以《内经》研究为例,综合唐代医家和后世王冰研究《内经》的方法,分为校勘、注释、分类研究和专题发展,高度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总结出《内经》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指出《内经》全书主要包括脏腑、经络、病机、病证、诊断、辨证等内容。他的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脏腑(包括络脉)、病机、诊断方法(包括四诊)和治疗原则四个方面,他研究的10个课题被写成一篇名为《内经十讲》的论文,是他潜心研究《内经》几十年的结晶,成为现代《内经》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为了便于研究《内经》,晚年他组织编写了《内经章句索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内经》的大型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