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拔罐疗法

中医拔罐疗法是祖国的医学遗产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拔火罐和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那是什么?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1.拔罐前:

1仔细检查患者,确定是否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所用的药品和器械是否齐全,然后逐一擦拭,整理整齐。

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治疗信心。

2.患者* * *:患者的* *是否正确,关系到拔罐的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肌肉能放松,手术部位能充分暴露。一般用的* * *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用于前额、胸部、腹部、上下肢前方。

俯卧位:适用于腰、背、臀及上下肢背部。

3侧卧位:适用于侧头、侧脸、侧胸、侧臀、侧膝。

4俯卧坐位和坐姿:适合颈背、背部、上肢和膝盖。

3.罐的选择:根据部位的大小、患者的体力、病情,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或竹罐等盆、器。

4.擦洗消毒:在选定的治疗部位,先用开水浸泡过的毛巾清洗患处,再用干纱布擦干。为了防止烫伤,一般不使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在有头发或头发附近的地方拔罐,应进行剃毛,防止火烧伤面板或引起感染。

5.温热拔罐:冬季或深秋、早春,天气寒冷,拔罐前,为了不让患者感到寒冷,可以提前将拔罐放在火上。加热罐子时,要注意只烤底部,不要烤口部,以防过热造成烫伤。花盆孵化时间应等于花盆和面板的温度,或略高于体温。

6.操作:首先暴露所选部位,操作者靠近患者,方便地或用左手或右手握住火罐并以不同方式扣紧。通常有两种类型:

1密装法: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英寸。用于身体强壮且有疼痛症状的人。具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又称“* * *法”。

2排水方式:罐间距1-2寸。用于身体虚弱,四肢麻木,酸痛无力的人。又称“弱* * *法”。

7.询问:拔罐后,应不断询问患者感觉如何。如果使用玻璃罐,应观察罐内板的反应。如果易拉罐的吸力太大,引起疼痛就要放少量空气进去。方法是用左手握住罐体并稍微倾斜,用右手的手指压住对面的面板,形成一个微小的缝隙,让空气慢慢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放气,重新紧固。如果患者拔罐后感到无力,可以起身拉1次。

8.拔罐时间:大壶吸力强,1次可拉5-10分钟,小壶吸力弱,1次可拉10-15分钟。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病程、拔罐部位等情况灵活掌握。

9.拔罐次数:1次一天或隔天。一般10次为1疗程,休息3-5天。

拔罐疗法在中医养生中的适应症

1.内病:感冒、咳嗽、肺脓肿、哮喘、心悸、失眠、失眠、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恶心、呃逆、饱胀、腹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酒综合症、痿证、头晕等。2.外科疾病:赤藓炎、丹毒、头坏疽、疖肿、乳房脓肿、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肩周炎、颈肩纤维织炎、肱骨外上髁炎、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经前期、月经后期、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月经量少、闭经、痛经、白带、黄带、赤带、妊娠呕吐、产后缺乳、产后腹痛、人工流产综合征、急躁、阴僵、阴道吹气、瘙痒、不孕、产后排便困难、产后发热等。

5.儿科疾病:发热、呕吐、腹泻、厌食、夜啼、遗尿、百日咳、腮腺炎等。

6.面板疾病:药活丹、银屑病、牛皮癣、斑秃、湿疹、毒瘾、风痒、漆疮、疥疮、糠疹、皮关节痛、白癜风等。

7.五官科疾病:针眼、眼睑串红、流泪、沙眼、眼睛痒、眼睛红肿、眼睛会聚、远视、近视、视神经萎缩、鼻塞、鼻塞、咽喉痛、蛀牙、口疮、牙痛、下颌关节紊乱。猜猜你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