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理论和方法有哪些?
晋代的石在《道经序》中说:“其(佛教)如象,含广大而静泊,连绵而无声。”石慧安在《明报应论》中指出:“无知(愚昧)是净之源,贪爱是多人之家。”而僧肇则宣扬“空明、无知者,住于行而止于无为,住于功名之地而不言”的佛教本性,主张超越现实世界,止于本体世界。僧肇早年受老庄影响,所以反对对体用运动的偏执,主张体用应同,而非无用,即静即动,求静而动,虽静而动。此外,如果石也重视禅定,他认为当禅定达到很高的境界时,“雷不能吓其念,火不能伤其忧”,同时也能发生各种神奇的变化。
佛教非常重视戒律,戒律被视为破除三害的利剑。其中有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行、不说谎、不饮酒吃肉)和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行、不说谎、不饮酒、不画香烟、不唱歌跳舞、不坐高洁漂亮的床、不吃反季节的东西、不存放金银财宝)。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很明显这些要求和做法很多都是有益于身心修养的。
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政治分裂,南北方佛教的发展重点明显不同。南方侧重理论分析,北方侧重禅修实践。隋唐统一后,佛教学风变得理论与禅修并重。在后来出现的各种门派中,天台宗、禅宗、密宗对养生影响较大。
天台宗的最高修身原则是停观论。开宗的创始人是隋朝高僧智凯。现代气功养生医师蒋伟乔在《因儿时而颤珠之法》一书中认为,气功打坐者在学会调和功夫后,应进一步完善“停观”法。他认为“停”是让你的心灵平静下来,而不是让你的思绪散乱,让你的心灵逐渐聚集起来。但是走走停停,想无意识地打瞌睡,就必须用“观察”的方法来防止,就是闭上眼睛,回头看看自己的内心。很明显,他继承了天台宗“停观”的禅法。姜还指出了“大魔法”:一数、二从、三停、四观、五回、六净,这也是佛教的禅定、调息。金竹发译《修行道土经》说:“计趣守心(调整身心)有四件事:”一是计趣,二是随,三是止观,四是回正清净。“后来就叫‘六妙门’,意思是涅槃六道。
禅宗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唐末五代,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中国影响最大,影响最广。禅修强调五理、五欲、弃五盖、调五物、修五法。禅宗前三代都是一个碗中盛装,随缘而居,没有聚在一处定居。第四代道心开始在一个地方定居,过着集体生活。第五代任贤认为学道应该住在山里,远离喧嚣,修行自足。挑水打柴等各种工作都是禅修课。后来,南宗的妈祖道一耕在深山里建了一座寺庙,实行农耕和禅修生活。他的弟子淮海把寺庙的规矩讲清楚了,规定“一日不行,一日不吃。”他自己也“很努力,一定要领先别人。”还有一种“总邀”(集体工作)的方法,一起工作。禅宗的山居、工作、禅观,客观上对健康长寿是有益的、有影响的。
在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佛、道、儒三家往往相互渗透,从而影响养生。佛教刚来中国的时候,信众认为和当时盛行的黄老术差不多,也明确表示无事可做,神仙都变了。
道教不讲灵魂,但北魏的寇借鉴了佛教的轮回说:“这些人都在地狱里。如果他们有罪,他们将投胎为昆虫和动物。”
南北朝时,北魏僧县六安,因突发气疾,感到生命短促。沐江南出家人陶弘景,学仙幻之名,南游茅山,访陶家,得仙经十卷。他虽受洛阳菩提派教育,得《观无量寿经》,弃《神仙经》专修纯功,但他的《心服要领》、《理气方子》、《治气方子》等书,无疑是一种受道教影响的气功养生医书。《续高僧传》说他能调神练气,以病出名。
天台宗创始人智凯的老师思慧,以禅闻名,修行,常持大戒,只穿棉布,冬天铺艾叶,以驱风霜,同时吸收神仙方士之术。在誓愿中,他宣称希望成为五道仙,要求长生不老,以便更有效地宣传佛教。他说:“我在这座山上修行苦行...保法,所以我求长命。”他还说:“愿圣贤们帮助我得到好的草药和丹药,治愈除了饥饿和口渴以外的所有疾病...可否借外丹修炼内丹。”宋代天台派至山宗的致远,认为儒佛虽言不同,但道理相同,主张“以思想修身”。明末净土宗弟子云起也主张儒佛合一,说“儒者治天下,佛者生,合则同病。”
明末四大宗师之一的德清主张三教合一,他说:“学道要义有三: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通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虽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宋明时期就已提出,但在养生方面,早在陶弘景、孙思邈时代,三教融合就已启动,并一直繁衍。
佛教的另一个门派密宗瑜伽,起源于印度密宗,专修咒术,三国志译本。天竺萨满来到中原时,也广泛使用法术治病。唐朝是这个密教传入的第二个时期,北宋初期是第三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密宗正式成立,又称咒宗,传播三密的方法,即念咒(密语)、手印(密体)、观心(真密),认为三密同时对应,人人成佛。
密宗佛教其实是一种将公式、身法、禅意结合在一起的修行方式。练完天台宗停观法,姜维乔转而练密宗开法,大手印,十八阶,等等。密经中所谓的无上瑜伽秘法,与中国的伦理思想颇为相悖,因此在翻译中受到歪曲甚至限制,因此对中国养生文化的影响并不广泛。三、中国古代保健大师
中国古代养生专家对中国养生理论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群星璀璨的古代养生家族中,这里仅举几个影响较大的名家来简单介绍一下,一窥中华养生文化之一。1.老子:道家养生之祖
老子,老聃,又名李二。楚国(今河南陆毅)楚县。老子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养生思想的创始人。《史记》上说:“老子六十多岁,或者二百多岁,以修佛为生。”汉代杜方言:“老子以拙火修其性,其寿数百年。”老子是历代养生家推崇的有教养长寿的养生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老子》中提出的养生思想。
(1)治乱,持元守一。
老子把“行之不为,治之不乱”作为养生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早服药,积”和“持元守一”等养生原则。“早吃药”和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是一样的,即现代医学重在预防的观点,指的是早养生,日常养生,持之以恒,把养生的“德”积累起来,称为“重积累”。这就是老子的“早役重于德”.....意思是根深蒂固的、长久的方式”。老子的养生理论持“圣人举一为天下”的观点。“一”是养生之道。后世的养生专家也把“一”称为“气”、“元气”,用它来指导内功气功,就是服气养气,内观,纳气归根,内达仙丹,滋养胎息。持元守一也指“守神”精神,成为古代养生专家创造和运用各种养生技术的指导思想。
(2)自然无为,回归自然
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它强调养生养心的自然方法,消除人为成瘾的困惑,回归简单。所谓“简简单单,少想少要”,回归自然的简单纯粹,进而达到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真”是“素”“光”“清”“静”“纯”“简”的自然和人工的代名词。《内经》中“淡泊虚无,顺真气,藏灵于内,安疾病”的思想由此而来。中医讲究节食、节俭、节欲、调神,都源于“自然无为”的思想
2.孔子:儒家养生的鼻祖
孔子(公元前551 ~ 479),名仲尼,春秋时期山东曲阜人。他是先秦诸子中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和学派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儒家”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孔子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医学极度不发达,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时候,他活了73岁。“70岁以上的人很少”,可谓长寿。孔子的养生长寿之道相当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克己修身“健康三诫”
孔子一生严于律己,从不放纵自己。他的《养生三戒》是留给后人的珍贵养生碑文。
子曰:“君子有三戒:年少时血气不定,要慎之又慎;它也坚强,有血性,它在战斗;也是年纪大了,血气下降,要戒。“就是年轻的时候,在性生活上不能贪多;血气方刚的时候,要防止打架;晚年不应身心过度劳累,戒“贪”。这“三戒”要求青年、壮年和老年都不能放纵。
(2)乐观豁达。
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兴趣广泛,精通诗、书、礼、春秋。孔子一生周游世界,为的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身之道。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乐观。
孔子二十跨《养生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是对孔子一生养生健身的科学总结。意思是聪明的人,有仁心的人,喜欢清静,喜欢山川,喜欢活动,喜欢乐观的人,一定会长寿。孔子在《中庸》中说得更清楚:“大德则长寿。”所谓有德之人,必须受人尊敬,生活心安,光明磊落,心胸开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私心,广阔天地”。
(3)不要吃太多,注意卫生。
谨慎饮食,知足不贪,不暴饮暴食,不乱吃,是孔子一生自控饮食养生的金科玉律。他曾提出“八不吃”。虽然有些值得商榷或不妥,但基本都是关于食品卫生的,有参考价值。“(1)发霉的食物、腐烂的鱼和腐烂的肉不要吃;
2颜色不好就不要吃;
3不吃臭的;
4生米煮饭不当;
⑤不要食用调味不当的食物;
6不吃反季节的;
⑦切的不对的肉不要吃;
8市场上买的酒和熟肉不吃。“孔子家语还提出‘老幼不同食’,即不同年龄饮食要不同,各自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法和习惯。
孔子的这些言论,即使在今天,仍然符合卫生标准,也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饮食养生的具体论述之一。
(4)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注意姿势。
在日常生活方面,孔子也有具体要求:“睡而不尸,住而不客”,“睡而不语”。“睡无尸”就是不要像尸体一样仰面躺着。后人孙思邈等人提出,屈膝侧卧为宜。所谓“睡不着,睡得像老师(狮子)躺着”,就是“脱了靴子,坐在脚上。”《古老恒言》说:“相传,伊稀的睡觉公式是‘左脚向左侧弯曲,左臂弯曲,头放在手上,右脚伸出,右手放在大腿之间,右侧卧。”“所谓‘华山处士,如你所见,不找神仙找睡党’,指的就是这个方法。“睡觉时不要说话”也是后人遵守的。“那些睡觉时不会说话,说话像铃铛,不挂就不会说话的人。”
孔子也重视日常生活。针对鲁哀公征求如何长寿的建议,他说:“如果你时不时地睡在一个地方,如果你吃得不合适,就会被杀死。”也就是说,凡是生活不规律,饮食无节制,不注意劳逸结合的人,长期就会病死。
孔子少年时放羊。生活贫困后,他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走遍全国,历尽艰辛。但正是因为他总结了人们生活的实践经验,探索了健身之道,积极倡导和参加体育活动,注意饮食起居规律,饮食作息适度,才经得起四处奔波的尴尬考验。在医疗和生活条件较差的春秋时期,孔子还能活到73岁,可见孔子是一位非常重视体育保健,懂得长寿的教育家。
(5)维护的精神,调整的心理。
孔子的学生患了麻风病,孔子惋惜地说:“人也是人,也有疾病。”。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容易得什么样的病。虽然孔子的言论有些主观,但孔子作为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疾病与人的性格和体质的关系。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改善,生物性疾病确实减少了,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也相对暴露出来。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血压、肺心病等几大疾病都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其他如溃疡、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糖尿病等也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子曰:“君子有三戒:年轻时血气不定,要谨慎;它也坚强,有血性,它在战斗;也是年纪大了,血气下降,要戒。“这个‘德’字的意思是贪婪。人老了,还是拼命追求名利,得到的往往是苦恼,甚至疾病。
孔子赞赏禁欲的心境,称赞颜回“只吃一次,只喝一次,在陋巷中,人不忍则忧,回去也不改其乐”的心态,说“贤惠而归”。
孔子反对懒惰。他说:“一天到晚吃东西,一点心意都没有,好难受啊!没有球员,对它来说,你还是贤惠的。”意思是与其闲着,不如下棋。
孔子喜欢音乐。他在齐国听过邵(一种乐名),却不知三月肉的滋味。在音乐的帮助下,我们可以陶冶情操,平静心灵。当我们接近饥饿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唱弦歌”,我们不担心饥饿和寒冷。
孔子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的精神状态,主张豁达刚毅。他认为有三种东西对健康有害:傲慢、四处游荡、饥饿和情欲。对健康有益的三件事是:规范行动,善待他人,交好朋友。
孔子的弟子们说:“子之严举,慎慎如尧尧也。”意思是孔子住在家里的时候,生活有规律,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孔子这样评价自己:“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年将至。”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是一个不知忧患的老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