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戒是什么?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不妄语,不饮酒;
佛教戒律有利于健康,比如五戒,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1)不杀生:在行为上,不故意杀生,包括不自杀,不帮助他人杀人,不仅如此,还要关爱生命,行善积德;表现在饮食上,吃三精肉(不杀,不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精神上要培养慈悲心,消除仇恨,修行忍辱。生命是一切的基础。尊重和关爱其他生命,就是关爱自己。仇恨和愤怒很容易在体内积聚毒素,毒害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伤害。素食易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这一点已被当代大量研究证实。所以,忍耐温柔是第一位的,不要恩将仇报。古人总结“仁者长寿”是很有道理的。
(2)不偷:在行为上,不给也不拿;精神上是一颗赤子之心无欲,不贪不义之财。财产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如果你犯了偷窃、贪污等罪行。,你贪得无厌,行为怪异,不仅触犯了国法,毒化了社会环境,还损害了你的名誉,甚至你的身体。真是得小失大。
(3)无淫乱禁欲:表现在行为上,无男女乱交;表现在精神上,不迷恋性,沉迷女性。西藏僧人虽然不像中国佛教那样要求完全禁欲,但仍然把情欲视为修道的最大障碍。沉溺于男女之间的情欲和滥交,不仅破坏家庭,危害社会,而且是传播性病和艾滋病,杀人的首要祸源。这个戒就是从源头上杜绝这种危害。
(4)不说假话:不说假话,不为私利而欺骗或误导他人。说谎不仅违背社会道德,损害个人名誉,久而久之还会造成身心障碍。同样的,两舌(播离间)、烂嘴(骂人)、奇语(说粗话)也会从口生事,所以都要戒掉。
(5)戒酒:饮酒会上瘾,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信口开河,情绪失控,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同时,过量饮酒还会引起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这个戒律一直被佛教列为五戒之一,但是如果为了医疗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吸烟、吸毒还会麻醉人的神经,损害身体健康,这也是佛教徒所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