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心痛还是肚子疼。整个早上都很疼。最好保持一个动作。一动就疼,气短。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一种主要由心窝附近的上腹腔疼痛引起的疾病。胃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和胃神经功能障碍。也可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

胃痛是一种脾胃病综合征,主要由胃气阻塞、胃络瘀阻、胃失养、上腹部疼痛引起。胃痛,也叫胃脘痛。

此病在脾脏和胃肠疾病中最为常见,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医治疗效果相当好。

经典医书对本病的论述始于《内经》。例如,《苏文·六郑源纪大论篇》中说:“木滞之因,...人的病胃小心疼,上支在两边,膈咽不疼,不能吃不能喝。”《苏文志珍大论》也说:“厥胤祀天,风阴胜,人病胃痛。”说明胃痛与木气过盛,肝胃不和有关。《苏文橘通论片》也阐述了寒邪入侵引起胃痛的机理。《伤寒论》:厥阴辨证论治:“厥阴为病,解渴,以气击心,感心热,饥而不欲食,食而吐之,益之。”其中“心痛”为胃痛,为后人辨证论治寒热错杂型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后世医家常因《内经》有“胃脘痛”一语,而将心痛与胃痛混淆。比如《千金方耀》卷十三《腹痛》中有九种心痛,分别是虫心痛、注射心痛、风心痛、心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寒心痛、热心痛、未来心痛。这里说的心痛其实是指肚子疼。《方继生腹痛门》全面论述了胃痛的病因:九种胃灼热“名称不同,但均为外感,七情内郁,或饮寒果,使邪气与正气相争,邪气直击,气道不通,郁于中焦,而成心痛。”《何记方菊》、《太平盛慧芳》、《生肌总录》等书收集了大量用辛燥理气的结晶体治疗胃痛的医方,如豆蔻、砂仁、川芎、木香、檀香、熏香、高良姜、干姜等。金元时期,《石兰秘录》卷二设置了“胃脘痛”一科。就其发病机理而言,多为饮食劳损导致的脾胃虚弱和寒邪损伤所致。论其治法,主旨不外乎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丹溪心法心脾痛》云:“一般心膈之痛,久必分新。如果知道自己患了感冒,口吃寒性的东西而得病,刚得的时候,要吃温散或温补的药;如果你长期生病,你会变得抑郁。长期抑郁,就会热气腾腾。热久了就会生火……”胃痛也说是热,到了丹溪就清楚了。胃痛和烧心的混淆引起了明朝医生的注意。如明代《证治心痛腹痛准则》中写道:“或问丹溪曰心痛即胃脘痛?”都说心脏胃脏,症状不一样。因为肚子疼在心下,所以有小心疼的名字。是不是肚子疼就是心痛?“《医学·胃痛的真实故事》进一步指出,前人将胃痛视为心痛的原因:“古方九种心痛,...都在肚子里,却不在心里。因此,这两种疾病是明显不同的。

后来的《经岳全书·心腹痛》系统总结了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胃痛》中的"慢性痛致络"理论、《林逸改错》以及《血证论》均为血府逐瘀汤治疗中焦瘀血、痞刺痛患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痛。西医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痛时,可按本节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胃痛的原因主要有外感寒邪、食物损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1.寒邪,如胃寒,属于阴邪,其性郁而进。上腹腔上部通过口与外界相连,气候寒冷。寒邪被口吸,或胃脘受寒,寒邪指向胃,或药太苦寒,或寒性食物受伤,致寒凝气滞,胃气不和,胃气受阻,疼痛。正如《苏文·居痛论篇》所说:“寒在胃肠之间,膜下,血不能散,小络急牵,故痛。”

2.饮食伤胃,胃主要受水谷影响,气机降和,所以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当关系最密切。如果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导致胃气不和,气在胃中受阻,行不通则痛;或者五味过于偏激,辛辣,或者吃肥甘,或者饮酒如髓,都会伤脾,碍胃,积湿生热,阻滞气机,使胃气受阻,不合理就会痛苦,都可以导致胃痛。所以《苏文·比伦篇》说:“饮食加倍,伤胃。”《医术·胃痛正传》中说:“初病之因,多因口胃之放纵,爱苦,饭后之寒凉,早晚之伤损,胃疼……”

3.肝气侵胃,脾胃的吸收和运化,中焦的盛衰,都依赖于肝的释放。这就是《包行论》中所说的“土得木而达之”。所以会出现木旺克土的病变,或者说土亏木繁。忧怒、情志受挫、肝衰竭、肝郁气滞,犯胃,导致胃气不和、胃气受阻,均可引起为胃痛。所以《杂病源流与胃病源流》中说:“胃痛也是由邪气引起的。.....只是肝气倍增特别严重,与木相暴,也是正确的。”肝郁日久,可化火为热,邪热可攻胃,致肝胃郁热,疼痛。

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液循环停滞,也可形成血瘀,也可见瘀血胃痛。胆和肝都属木。胆的疏降有助于脾的运化和胃的和降。《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邪在胃。”如果胆病是由于气滞、胆腑运行不正常、胆气衰竭、逆袭胃、胃气不和、肝胆胃气受阻而引起的,也会发生胃痛。

4.脾胃虚弱,脾胃表里,合居于焦中,* * *起着运化水谷的作用。脾气以升为主,胃气以降为主,胃之腐坏,有赖于脾的运化,所以胃病常累及脾,脾病常累及胃。如果素食者身体不足,或劳累过度,或饮食受伤,或服用感冒药过多,或久病后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导致胃失温养,胃痛。如果发烧伤了阴,或者胃热盛了,烧了胃阴,或者长期服用香燥之晶,伤了胃阴,胃失养,也会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皆有赖于肾阳之温;脾胃的阴,完全靠肾阴的滋养。肾阳不足,火不温土,则可引起脾阳虚,因脾肾阳虚,暖胃而导致胃痛;如果肾阴亏虚,肾水帮不了胃阴,就会造成胃阴不足,变成胃肾阴虚。由于失去营养而引起的胃痛。

此外,如果气滞日久,血液循环停滞,或长时间伤害人的络脉,胃络不通,或胃出血后,经脉分出的血液未能排出,使瘀血停止,胃络不通,可引起瘀血和胃痛。《医案胃脘痛临床指南》已经论述了这一病机:“胃脘痛若长期反复,必有痰瘀。”脾阳不足,则损及身体健康,湿邪内生,积湿成痰入饮,胃脘滞留,亦因痰饮而胃痛。

起初,本病的病因多为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简单,发病机制简单。常见证候如寒邪犯胃、食积、肝气犯胃、肝胃郁结、脾胃湿热等为实证。长期以来,常见由实变虚,如寒邪久损脾阳,热邪久损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属于虚证。实则虚,实则虚,可证如胃热阴虚,脾胃阳虚内寒,以及血瘀、食积、气滞、痰浊等。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养,阻滞则痛。

临床表现

胃痛位于上腹部上腹腔,俗称心窝。其疼痛性质为肿胀痛、钝痛、刺痛、灼痛、钝痛、绞痛等。,往往因病而异,特别是胀痛、钝痛、刺痛。可能会有压痛,根据它疼痛会有增有减,但没有反跳痛。疼痛是持续性的,有时是间歇性的。其疼痛常由冷暖、饮食不当、情绪不适、疲劳等诱因引起。这种综合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吞酸等症状。

诊断

1.上腹部疼痛和压痛。

2.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胀、恶心呕吐、吞咽嘈杂等症状。

3.发病常由饮食不当、情绪受挫、疲劳、受凉等诱因引起。

4.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炎症和溃疡,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腹痛、胀满位于上腹部,胃痛常伴有胀满,胀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主要是疼痛,饱胀主要是胀满、胀满;肚子疼的人上腹部可能有压痛,而饱胀的人没有压痛。

2.断肠的胃位于腹部的上半部,心脏位于胸部的下半部。正如《医胃痛的真实故事》所说:“胃在口之上,名为贲门,贲门与心相通。”《心痛腹痛辨证论治规范》说:“然胃脘近心者多,动邪气攻心。”心脏和胃的位置非常接近。胃痛会影响心脏,表现为胸痛,心痛往往会累及心脏,所以要高度警惕,防止胃痛心痛,尤其是防止混淆胃痛和真正的心痛。胃痛多发生在青壮年,疼痛位于上腹部,相对较低。疼痛的性质多为肿胀和钝痛,疼痛一般不剧烈。其疼痛与饮食密切相关,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纤维胃镜、组织病理学等胃部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人,其疼痛部位在胸部或左胸,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烈疼痛,疼痛导致肩、背、手少阴,疼痛更为剧烈。饮食一般只与饮酒、饱腹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慌、气短、多汗、脉结生成等心脏症状,以及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肋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常伴有胁肋痛,胆系疾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附近。胃痛和胁痛有时很容易混淆,应该加以区分。但胃痛位于中上腹的上腹部,有胃失健的症状,如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纤维胃镜等检查常有胃部病变;胁痛位于上腹部两侧的胁部,常伴有恶心、口苦等肝胆疾病症状。肝胆疾病可在b超等实验室检查中发现。

4.腹痛位于腹部,与肠道相连。从大的范围来说,腹痛和胃痛都是腹痛。胃痛常伴有腹痛症状,腹痛常伴有腹痛症状。所以有心源性腹痛的提法,所以胃疼需要和腹痛相区别。胃痛在上腹部的上腹部,位置比较高;腹痛在上腹腔以下,耻骨发际线以上,位置比较低。胃痛常伴有胀气、嗳气、泛酸等胃不和郁、胃气升降的症状;腹痛常伴有腹胀、气促、大便性状改变等腹部疾病症状。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相关部位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