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踢毽子是一项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全民体育活动。经常做这项活动可以锻炼肌肉,促进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香菱。踢毽子起源于何时?是谁发起的?这一直是中国体育专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有这样一个传说:“造自黄帝”。当时叫“栋”,不叫“敦”,是练习武士的器具。“东”在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皮毛丸”。显然,“毛丸”和毽子是两码事。另一个传说说:“它是在岳武穆创造的,有箭的羽毛和石头的品质,演奏它是为了缓解军队的无聊。”这个传说没有可靠的左证,“箭”和“针”不一样。这也不可信。

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唐代高僧传第二卷《佛禅师传十九》中有记载:一个叫巴陀的人去洛阳,在路上遇到了12岁的慧光。他在天街井场连续踢毽子500次,观众惊叹不已。巴托生于北魏(公元467-499年),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创始人。他很喜欢慧光,收他为徒。慧光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代高澄在《物的起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详细的记载:“现今小儿以铅、锡为钱,装鸡毛,叫毽子,三五成群,五花八门,有里外贱,有拖抢,有弓膝,有凸肚,有佛珠。”

明清时期踢毽子运动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更多了。明代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散文家刘东在《帝都风光略》中写道:“柳绿空,柳踢毽子死。”踢毽子成为民间谚语的内容,发展成为几个人一起踢的技能运动。到了清朝末期,踢毽子运动达到了顶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有书法绘画、下棋、放风筝、养花养鸟、唱黄儿等等。有些人以踢毽子为荣。所以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尤其是年轻的参与者。当时有这样一首童谣:“一个毽子,踢成两半,打一个花鼓,缠一根花线,内踢外翻,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毽球爱好者苦练,口耳相传。以北京为例。每次城乡有庙会,各路高手徒步相约,观看比赛,训练新手。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