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里有开关吗?为什么我跟他说话时他假装没听见?
我说:“李,回家前把鞋脱了。”过了一会儿,我还能看到他坐在沙发上吃蛋糕,鞋子穿得好好的,连羽绒服都不脱!
我说:“李你出门把衣服拉链拉上,先按电梯!”“结果我出去的时候只能听到他躲在楼梯间吓我。电梯箭头全黑,裙子大开。
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和一个空气说话,也知道他今天的反应还是没有反应,但还是忍不住唠叨。这可能就是母子之间的相互牵制吧?
没反应不是最气人的,但是他明明听到了,却还坚持没听到,挑战我的底线。
我说,“李把书包收起来!别忘了收拾铅笔盒!出门把书包放回去!”一眼望去,桌上的文具盒依然是打开的,书包依然像垃圾堆一样凌乱,出门依然像在玩耍...
至于我妹妹,那就更好了。为了屏蔽我说的她不想做的事,她会假装全神贯注在做的事来屏蔽我的声音。
我说:“姐姐,该吃饭了!”
你只会看到她在那一笔一划的慢慢画,平静,完全没有任何和我互动的意图。
我说:“伊一,我们练过钢琴~”
她继续慢慢吃着桃酥,看着电视,沉浸在美食与美景的世界里。
最后,我哄自己弹钢琴。我说:“你想先练五指断奏还是xi平奏?”她像聋了一样,开始带着激情瞎玩。
我说:“好吧,我帮你选。先弹五指吧!””她仍然一脸享受地玩着...
在我说了三四遍之后,我的耐心用完了,嗓子开始出问题了,于是她很不情愿的开始认真的玩起来!
通常只有当我脸色不对,或者我已经开始生气的时候,她的小耳朵才会张开听着,伴随着委屈的泪水。你为什么哭?我听不到你。讲道理有什么不好?
我常常在想,这些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难道不是我指哪打哪,简单高效的达成对方?我明明可以孝顺和谐的完成这些事情,你为什么非要强迫我服从狮吼?苦日子好玩吗?
首先,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是基于普通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包括耳聋和自闭症。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孩子只是故意不想和我说话。可能是因为我的唠叨他不爱听,也可能是听了很多遍没有感觉。我常常揪着李的耳朵说,“你没听见吗?你的大耳朵好像没人要!”
但他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有时候,他可能不是故意的。
由于儿童大脑神经机制尚未成熟,认知能力有限等诸多原因,注意力无法与成人相提并论。孩子会充耳不闻,与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
这里我想稍微解释一下专有名词。我不懂他们也没关系。名词的解释主要是说明不是我编的。我将用白话再说一遍,以确保每个人都理解。
注意力的分布是指当个体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可以同时将注意力指向不同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同时做两件事的能力。这意味着儿童同时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很差,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所以当一个孩子全神贯注于某件事的时候,你跟他说话,他是真的听不到的。比如他在看电视、画画、拼乐高的时候,他越专注,就越听不到你说话。
注意力的转移意味着个体可以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一个物体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改变心态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这种能力整体来说是比较差的,即使当他已经意识到应该关注另一件事的时候,他也很难很快将注意力从原来的对象上移开。
对于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孩子来说,即使听到你叫他吃饭,他还是无法一下子从自己的常规工作中走出来,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长时间不动,坚持做完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才能做下一件的“轴心儿童”。
这一点在伊姐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时间的概念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在她的世界观里,我要做的事情没有意义。这件事做完了,我才能做下一件事。
因此,易捷规定练琴时间是相对无效的。只有当她看完这部电视,看完这本书,看完这本手册,画完这幅画,她才能练琴。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转移注意力的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的。
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以至于当他们应该关注另一个对象时,很难将注意力从原来的对象上转移。”大班的孩子能够更灵活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和李一样,他每天中午都能在12:45准时练字。即使他还没看完奥特曼的动画片,也会停下电视,拿出毛毡,按时刷牙。
后面的电视处于暂停状态,我们约定如果写完还有时间,可以继续看。因此,在李这个年纪,其实已经完全具备了从一件事情迅速抽身到另一件事情的能力。
但是他的状态也很不稳定,更多时候会充耳不闻。
这就引出了下面这个问题:孩子长大了,“耳聋”的问题还会经常发生吗?
比如李在玩玩具,我叫他多少次“洗洗”,他还是没有反应。像伊姐,我已经明确说过三五遍了,“来吧,宝贝,我们现在开始五个断音!””但她还是会陶醉在自己的“随机播放”旋律中。
他们是聋了还是没有反应?我就在他们眼前,同一句话我重复了很多遍!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选择性的忽略。
这涉及到注意力的认知机制。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世界上感官对象的数量实际上远远大于个体感知和认知处理的能力。面对外界的海量信息刺激,人们只能选择性地加工有限的线索,而忽略其他。
不懂也没关系。我会解释的。
我们日常的触觉器官,如眼、鼻、耳、口、舌、皮肤、指尖,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世界,但真正在脑海中留下印象,成为认知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
比如我正在紧张地考试,窗外的鸟叫声被我的耳朵听到了,但我的大脑却在忙着计算函数,于是我选择性地忽略了鸟叫声。整个考试下来,你根本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有鸟叫声。
其实,耳朵听到了,并不代表大脑也“听到了”。这时你的大脑正在感受函数曲线,所以虽然听觉、嗅觉、触觉都在工作,但你什么也感觉不到。
然而,如果我此刻正忙着压马路,我可能会注意到阳光和鸟儿的鸣叫。因为此刻脑子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所以就叫鸟来处理了。在你的记忆里,除了街上的姑娘,很大概率还会有鸟语花香。
所以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往往只有最重要或者最感兴趣的信息才会被彻底处理,其余的会被自动屏蔽。
有句话叫“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其实我说的是在茫茫人海中,我的大脑选择性的注意到了你,因为你的一些特点是我的有趣点,而另一些不是,所以其他人是背景,只有你是我的记忆点。
正因为如此,毛爷爷可以在桥段里看书,居里夫人可以对身后调皮的男生堆椅子充耳不闻。我妈生我的时候,没注意到手上磨出了血泡。两个孩子只看电视的时候,我被断然叫不要吃饭...
当一个孩子沉浸在某个事物中,如果没有足够吸引人的东西出现,那么外界的一切声音都无法干扰他,包括父母的呼唤。
这也很好解释,为什么我要在他们跟我说话之前暴跳如雷,因为和平的呼唤跟不上动画,我要换一种更刺激的方式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
这种“听不见”在我的生活中很常见。它在认知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选择性注意”。虽然可以理解,但也很气人。
毕竟最终会进入不可原谅的环节,这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生理因素,孩子的“听不见”也是主观故意的。很多时候,两者是混合的,你很难分辨是生理上的“耳聋”还是熊海子主观上的耳聋。
比如李,,他一定听到我叫他把拉链拉上了。我说每天,每次出门,出门都没有什么可以集中精力的事,是吗?穿鞋需要集中精神吗?
他是聋子,从我的嘴里判断,我知道我要他做什么!这是非常典型的“不听,不听,王八念佛”。
虽然我们看起来是在骂自己,但其实我们是从小走过来的,这种主观上的“耳聋”几乎伴随着我们从童年到成年。这种“不听”的主动性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比如,等他长到容爸爸那么大的时候,经常是充耳不闻。
光是把袜子扔在墙角就够了,跟李出去不用拉链,书包一直挂在屁股上。叫做老李家三口屡教不改,一直想让我摔门不抽就走的案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粗暴,频繁的唠叨或长期的责骂会在孩子心中产生“超限效应”。
一方面,他们会感到厌烦,然后他们会有抵触感。如果他们不能跟你说清楚,就会故意不回应大人的话,用沉默来抗议。
第二,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说的太多,孩子渐渐麻木,看似在听,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走神,自然不会给你正面的回应。个人感觉我的拉链,袜子,书包问题大概都在这一类。
虽然诱因是唠叨,但是不唠叨他们很大概率不会改变。
我必须遗憾地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耳聋”很可能会伴随我们的亲子关系到最后,因为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客观的生理缺失会被时间和年龄填补,但主观的“闭麦”是大都市无论多长时间都随身携带的属性。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草率的给孩子贴上“冷漠他人”的标签,或者着眼于交往的本质。
即使无解,仍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基于生理性耳聋的原理,我们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和他的年龄挂钩的,所以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静静的等他长大。
当然,除非有重要的事情,否则不打断孩子的工作是明智的。
其次,在选择性注意的问题上,与其打断一个专注的孩子,不如找一个更有趣的话题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比如一姐在画画的时候,我声嘶力竭的喊:“姐,你不练琴,我要去接弟弟了!”有99%的几率她会完全不理我,有1%的几率她会告诉我“等我画完再走。”
因为此时此刻,她的大脑选择性地忽略了她认为不重要的东西——“接弟弟。”
如果我说:“伊一,你现在早点练完,我可以带你去接你弟弟去操场玩!””她仿佛瞬间长了耳朵,瞬间得到了“操场”二字,积极回应。
对于艺姐来说,画完之后练琴是一个没有吸引力的要求。现在一下子练琴可以去操场,这是比画画更有趣的刺激。于是她成功吸引了外婆的注意,她跳起来说:“好!好!”
当然,她甚至可能会说:“那我可以先完成这幅画再练琴吗?”
虽然我没有直接达到让她立刻练琴的目的,但至少我的话题引起了她的兴趣,她给了我一个妥协的回应。
让我背包里的宠物猫咪咪和我的好朋友霸王一起看我妹妹弹琴,这也是我经常用的刺激方式。弹钢琴没意思,就叫几个“好朋友”来看,也是一种新颖的练琴体验。
同理。如果你说:“别看电视了,来吃饭吧!”不如说“你来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好像是某些人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如果你说:“回家洗手!”“就说,”哈尔又要流鼻涕了。让我看看谁会先向哈尔问好!" "
第三,说话前请直呼其名,这样也有助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有一种现象叫做“鸡尾酒效应”。上面说,在鸡尾酒会上,当你专心与人交谈时,大脑会放弃识别你周围的噪音。但是,如果你突然在后台听到你的名字,你可以很快察觉到旁边有人在说话。
换句话说,名字比“去……”的句式更能唤醒处于选择性耳聋过程中的孩子。
所以,比起简单粗暴的祈使句,以“名字”开头会让你的话更容易让孩子听到。
我经常对两个孩子说:“当我叫你的名字而不是你的昵称时,那意味着我要生气了,或者我要说一些严肃的事情,所以你最好仔细听着。”
之前不知道原因,只是觉得汉语博大精深,不同的称谓会有不同的颜色。看到这种鸡尾酒效应,我立刻明白了它的根本原因。
最后,我们说最难的主观问题是不想听。
在我看来,这是长期的怨恨和家庭氛围的影响。不是换个说辞或者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就能改变的。需要大人和孩子之间真诚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让步来解决。
这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事。父母单方面的努力是没有用的,但是我们有主动权。
比如你想让他认真听你说话,能不能蹲下来看着对方的眼睛解释?当你能蹲下来,让孩子直视你的时候,他自然更愿意倾听,而不是抬头看你。
另外,能不能少点情绪,多点亲情来交流?我知道你想...对吗?但是我我觉得这样做更好,因为..."
此外,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听我们说的话。作为交换,我们是否放下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倾听孩子认为重要的事情,哪怕是无关紧要的八卦或编造的故事?
想要孩子听你的话,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是沟通和理解的第一步。否则你什么都出口不了,因为孩子不信任你。
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不在身边的父母无法和孩子沟通的原因,因为没有倾听和陪伴,孩子从心里到耳朵都对他闭上了眼睛。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快节奏、高效率,我们往往只对孩子一刀切地提出要求,因为发布指令是最快的沟通方式。但孩子不是军人,他可以服从,也可以选择不服从。当他不听话的时候,你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了打,但是总不能一直打吧?
同时,孩子不是电脑,耳朵随时可以按删除键。如果不是在平等和尊重的条件下,他们可以自由关闭他们的沟通渠道。
基于这种观点,命令并不能完成生活中所有的工作,而在我的育儿过程中,经常会有强硬的命令不如温和的劝说高效的时候。
伊姐真是头圆滑的驴。当我勃然大怒的时候,她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懈怠的状态,或者哭得崩溃,无法让事情有效率的进展。而当我蹲下来好好跟她说的时候,看似浪费时间和口舌,她反而会更愿意服从和配合。
是一个生活个体,不喜欢被人从上到下的颐指气使,但又无法拒绝被人尊重的自由交流!
所以,虽然我经常问“你在听我说话吗?”但是我从来不担心他们以后真的进不去油盐。
生活中的小细节可以允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毕竟我也知道自己经常唠叨,不喜欢人。我着急的时候就拧着耳朵喊一句“你听清楚我妈的指示了吗?”!!~"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家长,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有屏蔽你言论的自由。我们应该平和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没必要上纲上线。他们不听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不在乎你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理由,我们应该允许并默默抵制这种选择。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一生都在解决成长的烦恼。我们也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但咬咬牙总能看到阳光。
与此同时,作为家长的我也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尊重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和不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之间的界限很难控制。
一方面,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有各种不成熟,不稳定的因素,需要我们拨乱反正。
另一方面,他们是一个成长中的自然人,有着自由的灵魂,我要不断说服自己赋予他们独立的人格。
两者不时碰撞,会影响我对孩子的各种态度。我会时而激进,时而自我怀疑,知道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如履薄冰。
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蹲下来,试着从一个角度和孩子讨论问题。可能解决不了,但统一战线无疑会获得更多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