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四季保健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五行中春属木,人体五脏中的肝也属木,所以春气通肝。春天,肝气旺盛,上升,人的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肝主疏泄,喜舒厌郁。春天和三月是上升的季节,万物诞生。这时候要尽量避免生气,更不要抑郁,心胸要宽广,乐观向上。遵循一年四季为先,五脏当令在春的原则。
在春季养肝的饮食中,要选择甘、辛、温之品,清淡可口,尽量不吃油腻、寒凉、粘稠的食物。由于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选择既健康又营养的食物,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小麦、大枣、瘦肉、鱼、蛋、花生、黑芝麻、蜂蜜等。因为冬天新鲜蔬菜少,维生素摄入不足,一个冬天积攒的火气要散发出来,所以要多吃新鲜蔬菜,如竹笋、春韭菜、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香椿等。这样可以克服冬天吃多了奶油引起的内热,还可以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的作用。对于体质过敏的人,容易出现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要忌食含有外来蛋白质的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蜇、虾、蟹之类。
在春光明媚、风和日立、鸟语花香的时候,老年人应该到户外晒太阳、散步、赏花、打太极拳等活动,让李春阳能够枝繁叶茂。同时也要注意春季多风,气候干燥,缺水。要多喝开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夏天是“天地相通,万物绚烂”的季节。《黄帝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概念。夏季天气炎热难耐,人体阳气充足,阴气不足,是中暑、中风、胃肠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寒热调节能力下降,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及时补充体液,很容易诱发多种疾病。老年人夏天更要注意养生保健。
夏对应五脏之心。气候炎热,汗水渗出,容易消耗悲伤。因此,注意养心壮阳是夏季养生保健的关键。阳是人类的原动力。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不应该做大量的运动。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夏天,夜晚很热,黎明时间很早。中老年人可以晚睡早起。另外,最好在夏天的下午安排一个午睡,可以起到消除疲劳的重要作用。
注意科学饮食:①多喝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水、酸梅汤、菊花茶等。,来补充身体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贪吃冷饮。②常吃凉性蔬菜和水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豆芽、银耳、香蕉等。,以增强人体的抗毒能力,减少暑热热毒对人体的危害。③注意营养。夏季,老年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粗纤维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酱、鸡蛋、豆腐等,以补充人体消耗。
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有关节疼痛的人也不宜一直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秋季是寒夏交替的季节,是一年中由热到冷的过渡季节。由于气温变化大,空气湿度低,气候干燥,“寒气”容易侵入体内,所以古人把秋天称为“病”季。研究表明,冠心病、脑出血多见于秋冬季节;支气管哮喘最易发生在秋冬季节;溃疡病和老寒腿在秋季也很常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多病”的秋季更要注意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平安度过秋季。
秋天,气候变得干燥,日照减少,天气越来越冷。尤其是深秋,草叶花木凋零,最容易引起老年人心中的衰败、颓废等悲伤。所以要注意调理情绪,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乐观,以减缓秋季冷空气对人体的影响。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因此,秋季养生一定要遵循“养与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养生要以润燥益气为核心,以清脾、清肝、清肺为主要内容。要尽量少吃辛辣之品,如葱、姜等,多吃酸润的蔬果。
秋季,冷空气势力将逐渐加强,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一场秋雨一场寒”。从防病保健的角度来说,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提高耐寒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强冷空气和寒冬节气到来时的气候环境,避免因气象原因诱发或加重疾病。古人云:春捂秋冻,无杂病生。立秋后,气温稍降时不要加衣服和裤子,尽量晚加衣服,穿短袖衬衫,尽量不穿长袖;可以穿轻薄的衣服,尽量不要穿大衣。
秋天适合登山,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老年人可以在户外玩耍中欣赏风景,培养修养。
冬三月,植物枯萎,昆虫冻僵,是自然界万物藏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藏在里面。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藏”。
冬天要“早睡晚起”,最好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老年人身体虚弱。为了滋养他们的活力,我们应该提倡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最好用热水洗脚,这样脚部血管放松,血液循环顺畅,有利于入睡。衣服要保暖贴身,防止寒气袭人,损伤阳气,引起背部冷痛。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虽然冬天很冷,但不要整天呆在室内。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应该经常到户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练气功、慢跑、散步等。
冬季老年人日常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合理安排一日三餐,避免或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和一些不易溶解的油性食物。冬季是滋补强身的好时候,饮食也不能忽视。为了养阴藏阳,要多吃谷类、羊肉、甲鱼、木耳等食物,多吃热的食物来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