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人民政府概况

通渭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44.67万人,耕地面积1.83万亩。即将建成的宝兰客运专线和规划中的李静高速公路过境通渭。

通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汉代丁原三年(公元前114年)建都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发现的古代遗址和彩陶属于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通渭是中国书画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邦洛镇革命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邦洛镇,红通渭。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过通渭时,在邦洛镇召开了中共政治局会议——“邦洛会议”。毛泽东同志在县城苗文街小学接见陕甘支队一纵队一大队全体官兵时,第一次背诵了《七律·长征》。

——书法芬芳,字画似曾相识。素有“家中无字画,非通渭人”之称。现有书画家3000余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4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19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32人,省书法协会会员35人。全县拥有集创作、装裱、交易、欣赏为一体的专业书画经营场所320余家,年营业额8000多万元。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小曲、剪纸、春叶、遮脸、皮影戏等8大类近2000种民间艺术。通渭小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通渭皮影戏、通渭棘兽、通渭剪纸等7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书传家,有修养,有阅读。为我国东汉五言诗的成熟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情侣诗人”秦嘉、许舒,近代的、牛、李南辉、等文化名人,中国大陆英国皇家科学院首任院士杨子恒,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峰等。

——旱作农业,生态通渭。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走出了“修梯田、盖地膜、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还农田”的旱作循环农业路子。

——陇上神泉,养生通渭。通渭温泉日涌水量6000多吨,地下200米恒温113℃,地表水温53.9℃。富含钾、钠、锂、锶、硼、钙、硫、氟、氡等32种元素及化合物,是旅游、休闲、养生的最佳场所。

中国的文化遗址丰富多彩:仰韶、齐家文化令人眼花缭乱;战国秦长城纵贯全境,南北绵延125公里;通渭素有“千堡之乡”的美誉,石峰堡、济川村等古堡保存完好;秦家徐庶公园已成为文化旅游的好去处。

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列入全国65,438+000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名单的邦洛会议革命遗址,中央政治局新建的邦洛会议纪念馆,红军长征时期中央领导人故居20余处,毛泽东第一次背诵七律长征的纪念石碑, 红军长征南园娱乐晚会旧址,易刚四眼山革命烈士陵园,华家岭阻击战遗址。

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华家岭生态林带初具规模;通渭温泉被誉为“陇上神泉”,是游客沐浴、疗养、放松、健身的理想场所。

文化旅游特色鲜明:庞大的书画创作和管理团队,“通渭小曲戏”、“通渭皮影戏”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草编、草画、雕塑、春叶、盖脸等种类繁多的文化艺术产品,成为通渭旅游独特而亮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