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竹叶青

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老人老,青年少,青年少”,意思是说我们在赡养父母、关爱子女的时候,可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孩子着想。

但是,我们普通人大多不是圣贤。在自己自私的引导下,怎么才能真正把别人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

当然也有例外,康克清是个特例。康克清没有亲生子女,却把朱先生和前妻的孩子看得比亲生的还要亲。这让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后妈是怎么炼成的?

康克清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朱德将军的妻子。在她认识朱德的那一年,朱德已经是我军的杰出将领,名声远播。此时,听过朱茂传奇故事的康克清,并不知道朱茂指的是朱德和毛主席。

没有康克清和朱德相遇的浪漫时刻。当康克清的队伍经过遂川附近时,康克清突然听到同志们兴高采烈地说:“朱来了!朱司令来了!”

青少年总是崇拜英雄,无论男女。看到传说中的朱军在自己眼前成长,康克清的团队怎能不激动?

可能就像我们小粉丝见到偶像男神那么激动和兴奋吧。不过现在的小粉丝舔舔男神的脸,当时的军人很佩服这种英雄气概。

这时,士兵们都围在朱身边,康克清只能“挣扎着”上前见朱。当康克清在人群中一点点站起来的时候,她顺着别人指的方向,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朱,一位睿智的人。

那么,此时的朱在康克清眼中是什么形象呢?

在康克清眼里,当时的朱军刚强有力,平凡无奇,是典型的战士形象。但康克清为什么要把朱德描述成“忠厚长者”、“权倾恩泽”呢?

毕竟我们很难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我们的第一个“未来老公”。原来康克清和朱当时不是一辈,朱德比康克清大二十五岁。

当然,康克清和朱德的差距不仅仅是年龄。此时的朱德已经有过四次婚姻。他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妇之夫。

除此之外,康克清和朱德还面临着地位的差距和别人流言蜚语的“攻击”。

面对这些差距,康克清是这样回应的:“我的婚恋观是无产阶级的婚恋观。只要革命坚定,品德高尚,对党的贡献大,真正和我志趣相投,无论年龄大小,我都不会被权力所吸引。”

然后,1929年3月,康克清和18岁的朱德将军正式结婚,年轻的康克清突然成了两个孩子的继母。

在康克清和朱德共同度过的47年里,康克清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仍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在她心里,朱先生和前妻的孩子比她自己的孩子更亲。

朱德有两个孩子,长子朱琦是与第一任妻子小方菊所生,次女朱敏是与第三任妻子何志华所生。

作为朱德的第五任妻子,康克清虽然没有把生命交给这两个孩子,但她把对孩子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孩子,并不是说母亲比自己好。

都说做后妈难。在康克清和朱德的组合中,做后妈的难度更大。康克清出生于1911,朱德的儿子朱琦出生于1916。母子俩只差五岁。

虽然康克清和朱祁是同龄人,但康克清对朱祁还是很心痛。1944,康克清听说她快30岁的继子有对象了。在天之灵,为了帮助她的继子,甚至主动委托别人促成这桩婚事。

终于在1946,朱琦和赵黎平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为了让朱祁的婚礼更体面,康克清请来了贺龙元帅做证婚人。

4年后,朱琦的妻子赵丽萍怀孕了,休假回北京抚养孩子。此时,作为婆婆的康克清欣喜地忙着媳妇的事。

同时,康克清还真把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女朱敏放在了心尖上。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朱德从延安邮寄到莫斯科国际儿童医院的信被退回,康克清才知道女儿失联了!

此时,康克清急切地催促朱德通过延安官员与莫斯科联系,被朱德以“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事打扰战争中的苏联政府”为由拒绝。

康克清不是不懂国事的无知女子,但此时的她只是一个思念和牵挂女儿的母亲。面对丈夫的拒绝,康克清只好珍藏着没送来的新,祈祷女儿平安归来。

1950年,朱敏终于回到了中国和康克清母亲的怀抱,愿康克清在天之灵。

两年后,康克清接到朱德元帅布置的任务,即朱德元帅让康克清在赴维也纳参加保卫儿童国际会议时,在苏联对女儿的男友中国翻译的刘铮的《人物》进行测试,以检查女儿朱敏的婚姻状况。

于是,康克清私下和使馆领导商量,让女儿朱敏的爱人刘政来她住处沟通。和刘铮谈过之后,康克清很满意,同意了这桩婚事。

康克清能决定批准继女朱敏的婚事,足以说明朱德和女儿朱敏对康克清的认可和尊重。

康克清把朱德和前妻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抚养朱家后人的问题上,她从来没有推卸过自己的懒惰。她不仅仅是一个好妈妈,更是孩子们心中善良慈祥的奶奶。

1951年1月,朱父母的孙子朱出生,康克清特别喜欢这个小孙子。1952年,朱祁的二儿子出生,并在八月太平前后被康爷爷和朱奶奶接到中南海居住。

值得一提的是,朱德将军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初,就受到了兄弟姐妹们的照顾。

于是,此时已经在北京定居的朱德,决定把老家亲戚的孩子送到北京读书。随着四川老家孩子的到来,朱家变得越来越热闹。除了孙子和孙女,朱德的女儿朱敏和刘铮的孩子出生后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朱家又陆续迎来了十五六个孩子,康克清成了这十个孩子的康奶奶。由于朱德元帅工作繁忙,康奶奶成了这些“流氓”的主要负责人。

其实这些“流氓”和康奶奶没有血缘关系。相反,他们的到来,不仅让康奶奶辛苦了,也降低了她整体的生活水平。

就算康克清和朱德元帅的薪水不低,也还是妥妥的“月光族”。饶,在三年的困难时期,这个多子女的大家庭还是很艰难的。

于是,在朱德元帅的带领下,孩子们和工作人员在中南海朱家尖住所的空地上开辟了一片菜地。

面对艰难的生活,康克清不仅一点怨言也没有,还把自己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全部给了菜地和孩子。她帮菜地除虫,带着孩子在窝里摘野菜做饭。

有吃的就不能什么都不穿。那时候布票很珍贵,一打“淘气”的衣服就成了康奶奶心中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奶奶花了不少心思。

经过多次练习,康奶奶给“捣蛋鬼”们穿上了用灯芯绒和工作布做成的结实衣服。

康奶奶虽然很舍得孩子,但对自己并不大方。她可以想尽办法给孩子找结实的布料,却从来不愿意换掉已经洗不掉的衬衫。我自己的祖母大概也是如此。

康克清和朱德结婚几十年,没有生过亲生骨肉。但在她心里,已经把朱老板和他前妻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还亲。

因此,她不厌其烦地参与子女的人生大事,责无旁贷地帮助朱家健抚养孙辈。后妈和妈妈的界限是什么?也许,在朱先生的孩子眼里,继母已经和母亲平起平坐了!

文/石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