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体发育的参考指标有哪些?
物质增长应该用易于衡量和代表大量人口的指标来表示。
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身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那么,我们来逐一了解一下各个指标的要求。先说体重。
体重是器官、系统和体液的总重量。
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体液是主要成分。
由于体脂和体液变化很大,体重是身体生长指标中最容易波动的。
体重容易准确测量,是最容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
在儿科临床中,剂量和静脉输液量都是按体重计算的。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次、胎龄、性别和宫内营养有关。
出生后体重增加应该是胎儿宫内体重增长的继续。
如果出生后一周内摄入不足,再加上失水和胎粪排出,就可能出现暂时性体重减轻或生理性体重减轻,大约3?4日达到最低点(3%?9%),然后逐渐回升,到出生后7-10天应恢复到出生体重。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者出生时体重到10天还没有恢复,就是病理状态,要分析原因。
如果出生后及时合理喂养,可以减少或避免生理性体重减轻的发生。
出生体重受宫内因素影响较大,出生后与营养、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体重的增长逐渐放缓。
根据我国1975、1985、1995的调查数据,正常足月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体重增长可达1-1.5 kg,出生后第三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体重的两倍。第一年,前三个月的婴儿体重增加值约等于后九个月,即12个月的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9kg),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是出生时的4倍左右(12kg);从2岁到青春期早期,体重增长趋缓,年增长值在2kg左右。
儿童体重的增长是一种非恒定的增长,评价应以个别儿童自身体重增长的变化为依据,不能用“公式”计算来评价,也不能以所谓的人群“正常值”来作为“标准”。
孩子身体成长的另一个指标:身高和坐高有什么规律?
身高是指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之和。
3岁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容易用站姿测量,所以要用仰卧位测量,也就是所谓的身长。
站立位与仰卧位测量值之差为1?2厘米.
身高(长度)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的增长规律相似。
年龄越小,生长越快,婴儿期和青春期也有两个生长高峰。
出生时平均体长50cm,出生后第一年体长增长最快,约25cm;前三个月体长增加了11左右?12cm,大约等于最近9个月的增长值。1岁,体长75cm左右;。第二年体长增长速度放缓,约10cm,即体长约85cm2岁的时候;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加5-7厘米。
2岁以后,年身高增长小于5cm,意味着生长速度下降。
身高(身长)的生长明显受遗传、内分泌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而短期疾病和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高(身长)的生长。
坐高(臀部长度)是从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与体长测量一致,3岁以下儿童仰卧位测量的是顶臀长。
坐高的增长代表了头部和脊柱的增长。
指距是上肢水平伸展时两指尖之间的距离,代表上肢长骨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