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选择散养养猪。散养模式有什么问题?
散养状态的畜禽肉质肯定更高。所以未来散养养猪肯定会在高端市场更受欢迎。但对于养殖户来说,散养养殖模式也有很多潜在的麻烦,比养猪场的封闭养殖更难。圈养的猪一般都是吃饭睡觉,比较安静,不太野,攻击性也不大。但是,养猪就不一样了。因为猪经常在外面跑,脾气大,容易打架。如果猪在打斗中受伤,很容易导致压力或其他不好的情况。猪一般是分开养的。虽然有大圈和小圈,但猪毕竟是分开的,圈与圈之间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一个圈子的猪生病了,不容易传染给其他圈子的猪,也方便养殖户隔离治疗。但是很难说整个群体都是散养的。猪一旦生病,很容易传染给整个群体。
我们之前说过,散养的猪更容易打架,所以对于那些个体比较弱的猪来说尤其不好。如果猪的体型不是很平均,它们很可能太虚弱而不能生活在一起。从饲养的角度来说,圈舍养猪无疑更容易控制饲养量。只要计算好每头猪每个阶段的采食量,就能保证猪增重快,长肉快。但是,散养的猪要保证采食量就没那么容易了。它们可能在最后一餐吃得很多,下一餐可能会因为采食量不足而饿死。所以这也是散养猪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散养猪,在选猪时要采用严格的标准,保证猪的个体大小一致,力量一致。猪要定期体检。猪每天转来转去最好仔细观察,看有没有生病。一旦猪出现异常症状,最好提前隔离。
村民买猪主要有三个来源,75%的养殖户从附近市场的猪贩手中购买。在购买时,90%的养殖户对猪的接种和猪的品种不太关注,只根据自己的经验来选择猪,这样会增加猪的发病率,提高猪的成功率,降低猪的生产效率。木村20%的农民购买小猪。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村庄防疫人员的疏忽,养殖户几乎不给仔猪接种疫苗,增加了猪的流行。5%的农民可以养活自己。由于养殖户技术能力有限,母猪在发情期和妊娠期不能得到正确的饲养和管理,导致母猪产仔数低,混乱。
本次调查采访的100户农村散养户中,90%的农户饲养方式不科学,饲养时间不规律,早晚各一次,饲养不均匀,长期造成猪的消化系统紊乱,饲料报酬低,生长缓慢。饲料的搭配也不合理。大多数养殖户选择用玉米、米糠或农副产品的浓缩饲料生喂猪。养殖户在使用浓缩饲料时,没有按照饲料说明添加,而是为了节省饲料而少加,导致营养不全。这种饲料不能满足猪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导致群体增重低,饲养周期延长。一般农村猪出栏需要7-8个月,比规模化猪场要长2-3个月。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