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古人:带你走进传统香之旅(二)
丁伟宋朝在《天香传说》中说:“香的使用自古有之,能开导神明,达到清净。”中国使用熏香器具的制度始于战国时期的青铜炉。当时的熏香器具主要是借用鼎、爵、斗等青铜器,“炉”的名称开始见《李周天官》:“床上万物”这里所谓的“炉”,是室内取暖用的炭炉。
先秦时期的熏香方法多是直接将草药放入炉中祭祀除秽,熏香所用香料多为当地草药和熏香木。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战国时期的香火风气已经在吴尚社会盛行。陕西永城出土一件凤冠铜烟囱,工艺精湛,造型奇特。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一件“带盖银鹰玉琮”熏炉。它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并被确定为西周的产品。
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对香气的喜爱是一种天性,香气与人的身心息息相关,可以养生养性,从而初步形成了“香气养性”的观念。《尚书》记载:“治香,感神。它不香,只是香。”也就是说德行的香味是最高的,不是小米能比的。香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意志。
汉代,以王公贵族为代表的上层社会流行熏香。使用熏香时,香料碎片被放在炭火上。汉武帝爱香,仰慕道教的东海博山,就命人制作了一个独特的以仙山为主题的香炉。下面放上炭火,促使香料散去,烟雾袅袅。从“博山”的峰峦缝隙中飘逸而出,清香缭绕,宛如仙境。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700年间,博山炉非常流行,包含了天地、山海、仙境等概念。它是汉晋时期最高档的香器,也是汉代工艺品的代表作品。
南宋胡在《东田集:古中鼎彝器解析》中写道:“古有为神,但不焚香,故无香炉。今天所谓的香炉都是用古代寺庙里的祭祀器皿做成的...但汉台子宫用博山炉,香炉制度始于此。”
陕西茂陵出土的“镀金镀银竹节烟具”是众多博山炉中的一种。底盘雕有两条龙,龙口含一个竹节炉柄,柄端三条龙盘旋,炉腹承托龙头,腹壁浮雕四条龙,九龙一炉盘旋,是典型的皇家神器。据考证,此炉为汉武帝宫中所用,后赠卫青、平阳公主。
西汉皇后刘贺墓、西走廊娱乐器械库等地出土了一批造型各异的青铜博山炉。这些博山炉造型典雅别致,工艺精湛。出土的第三件博山炉,纹饰精美,炉体、炉盖均为高浮雕,铸有山川之象。炉盖因山而镂空,云、仙、兽穿插其中。炉把上镂空的精美纹饰与炉盖遥相呼应,呈现出生动的仙境,而这座博山炉也成为确认墓主人身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