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曾国藩养生之道:吃“白米饭”不加菜
在中国古代,要想成为圣人,其中一个指标必须符合标准:清淡口味。所谓淡泊之志,可以说是品味清淡,欲望不高,心中的理想才会毫无阻碍地成长,才会培养出外圣内圣的气质。
口味清淡不代表能吃苦。有些吃苦的人,就是为了以后红,辣。这不是圣人,最多是个励志的人。圣贤和励志的人不是一个层次的。圣贤无论多穷,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得清淡。淡而无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刘谈谈和曾国藩的“白吃白住”。
现象:为什么圣贤能人都爱“白吃米”?我不记得在哪个杂志上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级别很高的干部,家里有一个10、80岁的老母亲,出生在农村。这个干部工作很忙,社交活动很多。但是,他妈妈给他定了一个规矩,一个不能动摇的规矩:每天晚上,他必须到妈妈身边,吃两碗不加任何东西的白米饭,这样他就可以无条件的吃,不加调料,然后他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家书上提倡的“白吃米”的故事真假我无法判断,但老太太的做法还是有依据的。第一个依据来自曾国藩,且看同治十年(1871)十月二十三日曾国藩给哥哥的信:
“我看到家里的晚辈,他们都很弱,在学习上没有太大的进步。他们曾经拿六样东西养生:一个说饭后走一千步,一个说睡觉洗脚,一个说胸不烦躁,一个说以前经常打枪(打枪足以强健筋骨,小孩子要学习),一个说黎明吃白饭,不碰令。”
你注意到了吗?“天亮吃白饭不点餐”,一点菜都没有,甚至连调料都没有。吃一碗白花花的白米饭强调的是“吃白饭”,没有重口味的早餐。曾哥说这样可以养生。
老奶奶要求干部儿子“白吃白喝”的第二个依据是乾隆时期的书画家郑燮,即郑板桥,且看郑板桥在县令时期写给弟弟的信:
“书上说我儿子体质弱,读书难耐.....................................................................................................................................................第二,饭后散步,以千步为速度;第三,定时静坐,每天放学后一会儿;第四,有事不要生气;第五,睡觉后不要思考。”
两封信何其相似,我严重怀疑曾哥抄袭了郑前辈的话,比如饭后走千步,遇事不怒,学会* * *,尤其是每天早上吃一碗没有菜的白饭,而且都集中在早上,但曾哥偷吃粥,换成干饭,这些元素是重叠的。
当然,我这里是开玩笑的。曾哥显然是借鉴了郑老前辈的养生之道,而不是抄袭,因为他写家书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出版,他也没想到会成为畅销书。
总结这两个能人的修身方法,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主张“吃白米饭”。当然,他们不是白吃,而是吃的时候不加菜。为什么?
解析:吃得清淡才能成圣人。有一句话很励志:“吃点苦就能当大师。”这句话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
说实话,就是鼓励穷男生吃苦耐劳,将来提高物质待遇和地位。今天吃苦,是为了再做一天主人;从消极的一面来看,这种“当家作主”的理想,说明那些年苦难的动机不是很纯粹,说明虽然生活的物质待遇和地位提高了,但是生活的境界却下降了。所以,一些特别能吃苦的人一旦成为“大师”,就比谁都贪婪,疯狂弥补那些年的苦难成本。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事实上,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人生境界并不是“为师”,而是为圣。如果儒家始祖孔子真想当“大师”,他就不会辞去鲁国代表的职务,吓得像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找工作。道家庄子看不起这种丧失尊严、追求权贵的做法,称之为“舔痔之术”。可以说,为秦王“舔痔”可谓“吃尽了苦头”,然后被荣华富贵,可谓“做了主人”。但是,做这样的高手有意思吗?
圣人的人生使命不是当“大师”,而是“速则济世,穷则独善其身”,对自己的待遇只字不提。在“达”和“穷”这两种极端状态下,我们维持着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淡趣味的状态。是的,圣贤的境界就是光明的境界。
“白吃”就是训练。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郑板桥先生和曾戈先生主张下一代每天都要白吃。它不仅停留在养生的层面,还延伸到做人的层面。吃白花花的饭不是糠玉米,也不是野菜。这不是苦难。但是,没有肉,没有调料,没有咸,没有甜,没有酸,还得盛在碗里吃,还得每天忍受那种平淡。渐渐的你习惯了这种淡而无味的味道,渐渐的你对生活的追求就会淡很多,从味道到性格,再到个性。只有吃得清淡,才能抵御社会重口味的诱惑。
在吃白饭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一个道理:维持一个人生存的条件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一碗白花花的米饭。不吃燕窝,不喝名酒,照样可以长寿。如果你能容忍冷漠,不刻意吃苦,你的物欲也就无所谓了。如果对物欲无动于衷,你会更清醒,人格上的路障也会更少。
所以“白吃”是一种人格培养,其实是从培养生活习惯到培养人格。所谓的伟大人格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从小的生活习惯积累起来的。
可以说,“不劳而获”已经成为郑板桥曾国藩提高人生境界的秘密能量。
郑板桥的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白吃白喝”的状态。他并不穷,靠写字画画一年赚三千两银子,但能轻则不贪。所以他在离任时写了一首诗:“抛去黑纱,不作官,袖子凉了。”写一根细竹,在秋风河上当鱼竿。"
曾国藩的政治立场应该是否定的,但个人生活确实惨淡。做了两江总督,做了太保太子,等了一段时间,味道还是那么淡。每天晚上,夜宵都会做肉汤蔬菜。后来连肉汤都撤了,只喝蔬菜汤,快活似神仙。从唯物主义的标准来看,这个曾哥实在是太不求回报了。
升天:一个冷漠的人可以成就大事。郑板桥是一个冷漠的人。做了十年知府,家里盖房子的钱都是卖画来的。因为他的冷漠,他没有沉浸在物欲的纠缠中,所以他能清晰地听到县衙里竹林沙沙的声音,那是人民的声音:“每一片树叶都在牵挂”,他所谓的“难得的迷茫”,其实是对个人物欲的迷茫。我们追求的是“当下的安心”,“安心”就是“轻”。
岳飞也是口味偏弱。按照封建社会的观点,曾国藩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因为口味淡,他一直能胜不骄,败不馁,保持清醒的态度。
“轻”可以疏远心中的堵塞,使人心情愉快,思想开放,又因为不太追求品味,能被* * *肉欲宝藏等重口味诱惑,所以能清醒地做大事。从此,公爵和公爵夫人看着中国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先贤们,他们的人生境界被“光”字指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菜不好吃”,也就是吃饭的时候,只吃一道菜。比如王安石,他能做大事,但每次吃饭都只吃面前的菜。吃饭的平淡已经发展到了做人的冷漠。一个冷漠的人可以成就大事,诸葛亮也可以成就大事。他淡泊,死后“内无盈,外无盈”;曹成大事,但他无动于衷,家里的女人不能穿细绸;范仲淹能成大事。他无动于衷,工资用来扶贫。岳飞能成大事,却无动于衷。他的人生追求是“不爱钱,宁死不屈”;张之洞能成大事,但他势单力薄,连死后下葬都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