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中国没有烤箱,那么像桃酥口酥这样的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三国时期,西凉刺史马腾送给曹操一盒酥饼。曹操随手在盒子上写了“一酥”几个字,放在书桌上。杨修进来看到了,所以他和大家分享了它。曹操回来问为什么?杨修回答说:“总理,你的盒子上明明写着‘一人酥’。我们怎敢违抗你的命令?”曹操和大家都笑了,但他心里恨杨修。
没有现代的烤箱,你是怎么做出这些柔软的面点的?
据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当时的长安就有专业的“面包师”和专业作坊,使用“锅”等烘焙方法和工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吊锅烘焙”。
到了宋代,利用糕点分层、焦糖着色等技术,已经做出了不同口味和口感的糕点。
苏东坡在一首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有酥有馅”。
月饼或酥皮糕点就是这样烤出来的。
除了用“饼”,中国古代还有烤箱,最早的烤箱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用桶或土堆做一个炉子,把木炭放进去做一个烤箱。平炉和闷炉更为古老,但一般只有商店和大家庭才有。
例如,曾侯乙青铜冰鉴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
这种冰鉴用于重要的仪式或重要客人的宴会。青铜导冰器是一个方形的青铜导冰器,底部有一个弯曲的钩子,正好插入导冰器的脚部,使其保持稳定。房建和方尊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夏天可以放冰块在里面给食物降温,冬天可以放木炭给食物加温。它不仅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蒸”出来的年糕就不用说了,桂花糕,绿豆糕,栗子糕,菱角糕,软软香香的,晶莹剔透,细细咀嚼,滑而油,软而糯,甜而不腻,清香可口。米香和油香包裹在各种食材的香味中,鲜美而有层次感,糯米香伴随着凉意。
大多数传统糕点不仅好吃,还具有养生功效。比如,山药糕可以健脾补肾,绿豆糕可以清热解毒,蛋黄糕可以清肺热,滋阴养颜...
石天故居,张天师的祖籍,位于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江西鹰潭龙虎山。每年立秋后,石天的厨师会挑选最好的糯米、小麦、荞麦和家中圣泉的水,加入龙虎山地区种植的蜂蜜,做成带有道教吉祥图案的饼状,放在铁锅里,炉子用从山上扫来的湿松丝慢慢烤,反复检查,直到外焦里嫩。这是石天用来招待客人的健康蛋糕。
清代木雕八卦饼模具
石天毫不犹豫地传播了酥饼的做法。中国道教文化特色小镇龙虎山上清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很好的养生酥饼。
如今,虽然雷丁酥家选择了现代化的烘焙设备,但精心制作外酥里脆的烘焙健康蛋糕的技艺和匠心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