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

我和家人都喜欢喝茶,所以茶文化的发源地蒙顶山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蒙顶山就成了我和家人一次又一次去的地方。

明天之前是采茶季,记得去过几次蒙顶山。

第一次来蒙顶山,是很久以前,2005年;第二次去蒙顶山是在2013;再次来到蒙顶山已经五年了。

当时在山脚下,乡土气息令人振奋——

当时的茶山相当完美,绿意盎然——

那时候的山路,扛着货物和建材进山的民工,还挺幸运的——

当时的蒙顶山生机勃勃。真的是“病树前的万木春”—

…………

蒙顶山风景区是世界茶文明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由于蒙顶山的海拔、土壤、气候最适合茶叶的生长,蒙顶山茶的创始人吴立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开始在蒙顶山驯化种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制茶的历史。

上山的路修得太好了,我们都忘了上山是什么感觉了。然而,大茶壶仍然高高地矗立在小山上。

60岁以上,门票半价在30元;山上缆车15元(本想像以前一样爬山,但还是小心点好)。在缆车上,可以看到山坡上种满了一垄茶树。现在是八月,采摘季已经过了。茶园里很少见到茶农。

但上次不是这样。明天之前,茶农很忙。

虽然腿脚不够好,坐缆车上山,走下山,但是记录的顺序也可以从走上山线开始:

在民间,蒙山茶一直被视为祛病的妙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称为“仙茶之乡”。

记得上次我在采摘春茶的时候,农家乐提供了体验采茶的项目。

好像是在一个周末,我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去了雅安的名山——蒙顶山。还在电视上听说可以体验采茶,很多年没去过了。天气很好,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去了那里。

青山满茶。在任何一家农家乐吃饭,都可以免费在茶园里采茶,农家乐也可以帮你制作。

这是一种体验。我把采摘下来的嫩茶叶尖放在锅里用手晾凉(我见过蒙顶山的茶农和杭州西湖的茶师傅泡茶),用70度的开水冲泡,抿一口也不错。虽然不是“长江里的水”,但真的是“蒙顶山上的茶”。这是后话。

上山的路(我们此时“欣然”下山,其实下山真的不容易,脚好软...)陡峭,石阶凹凸不平。

这确实是上次上山的路。

沿着山有一座寺庙。然而,这些寺庙在地震后多年来一直在衰落。

上次我来的时候,这座寺庙不是这样的。Kanroji香火旺盛,牡丹花盛开:

山路幽幽,长满青苔和叶青青,路人不嗡嗡。

一路向上,可以看到蒙顶山的全景。如果在夏秋两季相遇,可以看到下面的云海。

大家休息的时候都觉得很舒服。据测定,蒙顶山负氧离子含量常年达到654.38+0.2万个/cn3,是户外登山活动、休闲度假、养生的最佳场所。

山上缆车站的高度就是蒙顶山的主庙——天盖寺。

在人们的印象中,寺庙是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大多是佛像,但在蒙顶山最大的寺庙天盖寺,却是蒙顶山的茶祖吴理真。天盖寺据说是吴理真在盖房时种茶的地方。它建于三国时期,后来毁于战争。南宋时,惜春的佛教徒重建了这座寺庙,明、清两代又多次修缮。

据《四川通志》记载,“城中庙,唯古”。天盖寺的名字来源于《补天女神》中的传说。据说女娲炼石补天。到了蒙顶山顶,元气耗尽,融化在泥土里,留下一个漏斗,露水时常滴落。所以有“雨漏舒天,中心蒙山”的说法。此处建庙,意为“遮天”。现存的寺庙是明清时期的旧物,正殿——茶寺有吴理真大师的全身像。

可敬的香火在庙里拜神,还可以喝茶休息,观赏参天古树银杏。

天盖寺周围是10多棵千年银杏树,遮天蔽日。据说这些银杏树是吴丽珍自己种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这个地方也有茶艺表演:

题外话,在孟定西面的山腰上,还有一座海拔1000m的永兴寺。寺庙依山面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处有石雕,盘绕九龙,雕通“永兴古寺”和一对麒麟浮雕。大雄宝殿有三座石砌建筑,重檐,宽12米。柱、梁、墙、楼均为石结构,气势凝重。庙的周围,有黄云谷的诗词、书信、对联等十余处石刻。寺内有七心茶、红玉兰等名贵花木。其中一种杜鹃是明代种植的,春末夏初开花。

穿过寺庙上山(当然缆车到达的一侧一般不是山顶),可以到达大雄宝殿屋顶的高度,可以看到碑林。中学宫家子丘写的“杨紫茳再造水,蒙山顶上茶”最醒目。

碑廊后面,有一棵千年茶树王。据专家说,这棵树的年龄超过1000年。这是一棵野生灌木型古茶树,高3.5米,宽2.54米。它的树干离地直径13 cm,叶长17 cm,叶宽7.3 cm,叶脉810对,有9 * * *株,属于大叶茶树。

阴阳师牌坊前有石屏。牌楼和屏风均建于明二年(1622)。画面上的麒麟浮雕,头顶苍穹,海水翻滚,是蒙顶山的一大奇观。牌楼为三门布局,因牌楼右门上方的双狮球浮雕常年干旱,而左门上方的双凤日出浮雕和中门上方的龙凤吉祥浮雕常年湿润,故称“阴阳石牌楼”。牌坊正面条幅为“向西方学习”、“一瓢甘露”、“聚龙过露”,字体古朴苍劲。这三句话融合了儒释道的精髓。

画面背面是唐代阴阳师模仿袁天罡的画面。

牌楼后神道两侧是沿石阶而建的龙纹浮雕。这两条龙守护着这里的龙泉古井。

古井又名蒙泉井、甘露井,石栅栏上刻着两条玩珍珠的龙。据说这里是甘露大师(吴丽珍饰)种茶时打水的地方。县志曰:“井里有一桶水,雨未满,旱未干,盖以石。喝了这井水,沏的茶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如果擅自揭开,肯定是晴天,马上就要下雨了。”此泉得名于汇泉之上(天下第二泉)。

唐宋时期是蒙古山茶花的鼎盛时期。蒙顶茶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开始被列为贡品。作为皇帝祭祀天地祖先的特产,一直传承到清朝,1200多年来从未间断。这种特殊的茶是从茶祖吴丽珍种植的七种神仙茶中采集的。到了清朝,孟定的五峰变成了禁地,七仙茶用石栅栏围起来,变成了“皇家茶园”,一直保留至今。

皇家茶园位于孟定主峰的五座小山之间。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御茶园位于莲心,成为“风水之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这里种植了七株“凌明”。唐宋时期是蒙顶山茶的鼎盛时期。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蒙顶山茶被列为贡品,每年在(七仙)上采集360片茶叶,供皇帝祭天祭祖,称为巩峥;皇帝享受贡品,采于五峰之间;王公大臣们享用的贡品都聚集在五峰之下。蒙顶茶“从唐朝到清朝每年都是贡品”,1200多年来从未间断,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吴丽珍被誉为蒙山茶叶的创始人。惜春十三年(1186),宋孝宗封吴丽珍为“满禄普惠妙计大师”,并将他种植七仙的地方命名为“御茶园”。园内四周用石栅栏围起,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长江心有水,蒙山顶有茶”的石刻和对联,横幅上写着“御茶园”。

“长江水,蒙山顶茶”对联源于元代李德宰的一首小曲《蒙山顶春》,其中说:“蒙山顶春早,长江水味高。”这里的“江心水”是指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的泉,在张《煎茶记》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河心之水”被传为“河中之水”。

御茶园是蒙顶山最高的地方——玉女山,山顶有蒙茶仙姑和甘露石屋。这个尼姑据说是青弋江河神的女儿玉叶仙。她来到蒙顶山,爱上了吴丽珍。河神知道后大怒,坚决不同意他们的恋爱,并采取各种手段将他们活活拆散,带走玉叶仙。最后玉叶仙逃出了和神府,来到了蒙顶山成为山峰,并有吴丽珍陪伴。

甘露石屋位于御茶园左侧甘露峰,又名蒙顶石堂、石门、石柱、石狮、石梁。为全石结构建筑,重檐丘陵,占地面积12平方米。石柱、石厅、石拱门、石屋顶建筑风格独特。相传此屋是汉代吴立真在蒙顶山种茶时的休息所。明嘉靖十九年,高僧尹红为追悼建石室,石门上题“蒙山胜景”。左右对联上写着“突危峰显玉痕,鹏胜美景自造化”。

从天盖寺可以坐索道下山,也可以下天梯到毓宫。这个梯子是1436级,非常陡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率领多人登上蒙顶山祭祀。因此,蒙顶山自古就有“龚宇蒙山”、“华夏先民祭天第一山”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