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年四季的“最强寒季”祛除寒毒,修复气血?
对于体寒的朋友来说,也是体内寒气最容易被拉出来的时候。只要抓住这段时间,调理体质会更有效。
“今年的三伏天。
杨灿双,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两点。"
今年夏天真的很热。
尤其是前期,恰好在2022年五运六气三气。主气和礼貌都是少阳和火,火上浇油。可以说,天地之间的阳能量增加了一倍。
身边很多深寒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夏天。
喜欢紫苏,前阵子跟我说,我觉得这天气不开空调刚刚好,身上微微出汗,手脚暖暖的,小腿不冷,连月经量都大很多~
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我准备了两个要注意的小技巧。
①
“外冷”+“内冷”同步清洗
寒气侵入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到重,但一般来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寒气在皮肤、肌肉时,属于“外寒”。
调理的方式主要是“解表散寒”,即发汗。就是调动体内的体液,形成汗液渗透皮肤。简单来说,相当于沐浴身体,从内到外洗去邪气。
寒气到达脏腑,就是“内寒”。浅层出汗的作用有限。这时候就更需要温补阳气,恢复脏腑的自愈能力,让身体由内而外自主驱寒。
这几年我甚至会建议你前期注意外寒,清理完身体后再补阳气,驱逐内寒。
但今年由于阳气充足,体内的阳气也在沸腾,体表毛孔大开,身体通透,藏在脏腑深处的旧寒早早浮现。
可以提前抓住时机,早早把“解表”和“暖阳”联系起来,一口气把寒气从里往外拔。
②
在驱寒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暑除湿。
三伏天,暑气足。夏天“夏”不同于“热”,是“煮”的意思。古人说,夏天离不开湿。夏天湿热混在一起,人很容易犯困,吃不下饭,又湿又热,整个人都失落了。
湿粘,会阻碍气血运行。如果不同时清理,直接驱寒补阳,就火上煮粥:
在补充新的气血之前,原有的湿热反复蒸腾凝结,米粒变得粘稠,演变成更为复杂的“痰”,继续堵塞经络,不仅对驱寒作用不大,而且使人特别容易上火。
关于祛湿的方法,我们之前已经写了很多了。可以在微信官方账号后台回复“湿度”,获取今年的除湿计划。
最后,根据这种方式,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套三伏驱寒补阳的方案,希望能帮助你恢复平稳舒适的状态~
“排外的冷酷。
以“背晒”和“艾灸”为主
我们的身体非常敏感。只要经络穴位激活得当,就能加速局部气血的循环,毛孔大开,寒气随汗排出。
而“背晒”和“艾灸”是激活经络穴位的最佳方法。
①
晒背——针对经络
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虽为阳经,但血多气少,御寒能力不够,容易受邪。
比如,很多需要在空调房里长时间等待的朋友,经常会感到肩颈酸痛,腰酸背痛,脂肪很多,这些都是膀胱经寒重的表现。
晒背是打通膀胱经的最好方法,相当于地毯式扫描。火力不猛,但面积大。
在太阳下晒一会儿,全身就会开始发热,甚至出汗,相当于激活了全身的阳气,而且很温和,可以逐渐驱走体表的寒气。
怎么晒?
②
艾灸——针对穴位
《内经》中说“寒热为实虚,火为正。”寒性体质,或者治疗湿冷或寒邪引起的疾病,非常适合艾灸。
它让热量精准的扫描身体,更深入,主要针对穴位,可以有针对性的调理身体寒冷不舒服的地方。
三伏灸有哪些穴位?
如果你有轻度体寒,或者没有时间,建议艾灸命门、关元、涌泉三个主穴。
命门穴:命门穴被称为“命门”,是人体督脉上的阳穴。具有温肾壮阳、养元补肾的作用。
关元穴:是人体内最有力的补穴之一,是阴阳的交汇点,能强肾阳,补下焦。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点。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体。
如果你非常冷,即使是在这么热的夏天,也要把自己包起来。
建议按照前、中、后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选择不同穴位艾灸,更深入地驱寒。
艾灸需要注意
“冷在那排。
可以喝“姜枣茶”
里面的寒气排出,主要是中焦的寒气。
尤其是现在的女生,由于饮食和长期久坐,中焦正气最弱,容易积寒成“游泳圈”,脾胃虚寒。
姜枣茶是暖中焦最直接快速的方法。
《黄帝内经》谈到中焦时,形容为“中焦如筏”。鲁的意思是,要分解食物,阴和血需要和阳一起工作。
生姜补中阳,大枣养阴补血。两者合起来有“阳升阴降”的意思,可以帮助中焦的运化。
很多胃寒或者痛经的朋友,喝了1个月的姜枣茶,会觉得拉肚子,经期不适好很多。
姜枣茶的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姜枣茶建议用干姜。
生姜之气较轻,达不到中焦位置就会发散,更倾向于散寒。只有干姜,在主温中,更深入,能温至中焦,更好地清理“内寒”。
公式是
食材:干姜3片/红枣3枚/红糖适量有养生锅的朋友可以直接把干姜和红枣一起煮10分钟直接喝;如果没有,也可以用保温瓶泡30分钟再喝;寒重口甜的朋友可以在茶里加一小块红糖补阳气。
怎么喝?
“在三伏天。
我应该如何摆脱感冒?」
很多朋友记不住三伏天各阶段使用的方法和穴位,所以我们特意为你画了一张三伏天驱寒图,可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作为贴心的提醒。
希望它能陪着你,更好的排出寒冷~
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提供的驱寒方法,主要适用于纯寒的朋友。
如果是寒湿型,建议祛湿的同时驱寒。同时,避免直接喝姜枣茶。它纯粹是为了养阳,不适合潮湿淤塞的情况。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