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广播电视专业的书有哪些?

一、中国电影电视史(26)

中国电影史(1,2),程继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少白的探索阴影之心,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少白电影简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钟达峰、舒晓明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卢红石、舒晓明,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素媛、胡巨斌,《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舒晓明,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1949-1999,中国电影出版社。

孟立业《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

丁亚萍,《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饶曙光、裴亚力,《新时代电影文化的走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新时代电影10,重庆出版社。

任《新时期电影理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甄妮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尹红《世纪之交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

高《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李素媛《中国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贾著《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大卫·鲍德威,《香港电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

陆,1949-1994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出版社。

郭振志《中国电视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钟、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陈、张敦才,《台湾电视发展史》,海丰出版社。

回答

二楼

2011-09-12 21:11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二、世界影视史(15)

萨杜尔,乔治。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乌利希《格雷果以来的世界电影史》1960(第3卷)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里斯汀·汤普森和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易斯·雅各布,《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

理查德·麦特拜,《好莱坞电影:1891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史》,华夏出版社。

邵《西方电影史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任远、彭国礼《世界纪录片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埃里克·巴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查尔斯·福特,《法国当代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志芳《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艺术》出版社。

若昂“Beenaert”达“科斯塔《葡萄牙电影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袁华清等《意大利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岩崎昶《日本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张学志《日本电视》,中国电影出版社。

《日美欧电影比较史》,山本义久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回答

三楼

2011-09-12 21:13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想想你的国家和你的美丽。

最佳摄影

我觉得LZ很有见识。

回答

四楼

2011-09-12 21:13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Ahu 0000

最佳配角

11

演员的自我修养?、

回答

五楼

2011-09-12 21:14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三。世界电影理论与思潮史(7部分)

李《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游飞、蔡威:《世界电影理论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帕特里克·富莱,《电影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的历史回顾》,中国电影出版社。

基多《阿里斯塔格电影理论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恒《宏电影美学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述》,中国电影出版社。

回答

六楼

2011-09-12 21:14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四、影视理论、美学与批评(47)

张红军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

金丹源《电影美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陈西河、吴小莉《影视批评理论与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

戴锦华《电影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戴锦华《镜子与世俗神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李道新《电影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郝建,《电影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川的电影史新视野,林雪出版社。

《叙事电影:理论与实例》,李先杰,中国电影出版社。

张江华等,《影视人类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影视人类学原理》,保罗·霍金斯著,云南大学出版社。

b《日丹的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蒙太奇,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自然不冷》,中国电影出版社。

爱森斯坦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

普多夫金《普多夫金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

邵著《电影理论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安德烈·巴赞,《什么是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拉考尔《电影的本质——物质现实的复员》,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语言的语法》,丹尼尔·阿里洪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贝拉·巴拉兹,《看得见的人/电影精神》,中国电影出版社。

鲁道夫·艾因海姆,《作为艺术的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伊夫特《皮尔洛的世俗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

斯坦利·卡维尔,《看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林格伦,《电影艺术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罗伯特·艾伦和道格拉斯·戈梅利,《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

《银幕造型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

蕾妮·克莱尔《电影随想》,中国电影出版社

克里斯汀·梅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

克里斯汀·梅斯,《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

大卫·鲍德威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卫·鲍德威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托马斯·沙茨,《旧好莱坞和新好莱坞:仪式、艺术和工业》,广播电视出版社。

陈西河《当代美国电视》,复旦大学出版社。

曲春景《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约翰·图洛赫,《电视观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

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劳拉·蒙特福德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罗杰·西尔弗·柊司,《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

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疾病》,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冉华,《电视传播与电视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赫尔曼和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回答

七楼

2011-09-12 21:16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一些

回答

八楼

2011-09-12 21:16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意思是上面的书我大多只是看了介绍。

回答

九楼

2011-09-12 21:17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六、影视专业杂志(11)

当代电影,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的电影艺术卷;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电视研究,当代电视,现代传播,南方电视杂志。

学习电影必读书目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版。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斯坦利·梭罗:《电影的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唐·利文斯顿:《电影与导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鲁道夫·艾因海姆:《艺术与视觉感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卡雷尔·雷茨,加文·米勒:《电影剪辑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鲁道夫·艾因海姆:《作为艺术的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电影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古德·米勒:《影视照明技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版。

王树伟:《色彩学与银幕色彩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版。

周:电影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郑:《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张慧君:《电影摄影作品的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郑国恩:《电影摄影造型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吕志昌:影视艺术设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版。

姚国强:《录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回答

11楼

2011-09-12 21:20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PICC

手机屏幕裂了怎么笑?全国网点,上门维修,网上理赔,即时投保只需要30元!

广告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延伸阅读

1,《导演作业>;,作者大卫·马梅,曾伟·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费里尼对话”

3.希伊斯洛夫斯基谈论希伊斯洛夫斯基。

4.斯科塞斯对斯科塞斯

5.《法斯宾德论电影》

6.雕刻时光--对塔尔夫斯基电影的思考。

7.安东尼奥尼的时光

8、《伯格曼论电影》

9.“电影上的文德斯”

10,希区柯克论电影

回答

12号楼

2011-09-12 21:22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延伸阅读

1,《导演作业>;,作者大卫·马梅,曾伟·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费里尼对话”

3.希伊斯洛夫斯基谈论希伊斯洛夫斯基。

4.斯科塞斯对斯科塞斯

5.《法斯宾德论电影》

6.雕刻时光--对塔尔夫斯基电影的思考。

7.安东尼奥尼的时光

8、《伯格曼论电影》

9.“电影上的文德斯”

10,希区柯克论电影

回答

13号楼

2011-09-12 21:22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诗歌的内在部分

庙丘十六

最佳配角

11

演员的基本素养

回答

14楼

2011-09-12 21:23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其他名著简介:演员的自我修养

演员的自我修养(No.1)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建立演员创作体系的宏大意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第三卷有着有机的联系,因为第三卷是第二卷的直接延续。第二卷和第三卷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接受第四卷所描述的创造舞台形象的问题,即“系统”的中心部分遗憾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完成第三和第四卷,所以这两卷的出版只出版了为这两卷准备的手稿材料。本版附有一些备考和教研性质的注释。这些注释旨在使读者关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品的一系列特征,并展示《演员的自我修养》(第1号)中提到的一个原则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和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是如何演变的;演员的自我修养(第1号)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表演技术上的最终发现有什么联系等等。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 ~ 1938)是俄罗斯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1863 65438+10月5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富裕家庭,1938于8月7日在莫斯科去世。从65438到0877,他在家庭业余剧团的舞台上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1885取了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底,他在莫斯科和一些名人一起创办了文艺协会和附属剧团,逐步完成了从业余演员到职业演员的转变。从65438年6月到0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涅·米罗维奇-秦丹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并决定创建一种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 10莫斯科艺术剧院是随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万诺维奇》的首演而成立的。一个月后,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丹琴科联合导演的契诃夫名剧《海鸥》获得轰动性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的诞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艺术风格从10月份开始发生了变化。导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炽热的心》和伊万诺夫的《装甲列车14-69》为舞台表演丰富了新的时代精神。[1]

与周星驰、张柏芝联袂主演的《1999》喜剧之王,扩大了这本书在中国的知名度。

回答

15大楼

2011-09-12 21:28

举报|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举报

晓婷居士

最佳艺术

《世界电影史》是欧美电影史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作,也是西方国家非常流行的电影教材。许多美国大学的电影系和传播系都把这本书作为教材。这部电影史是广泛而系统的,从电影诞生到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从剧情(故事)片、纪录片、先锋实验片来总结百年电影史。

这本书的电影史的架构相当独到。这本书除了对电影艺术、电影美学、世界电影史(美国)、克里斯汀·汤普森的风格和电影大师有系统的阐述外,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有详细而独到的论述。这本书对电影史的形态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包括整体外观和一些特殊的细节。它既是对世界电影史的重新整合,也是对世界电影研究学术史的系统探索和批判。本书从三个原则涉及电影史:1。电影媒介是如何使用的,即电影语言是如何逐渐产生、发展、成熟和规范的?2.电影产业的环境-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的状态如何影响电影媒体的发展?3.电影艺术的世界性趋势和电影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如何出现的?

《中国电影史》介绍了中国电影(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发展和演变。中国百年历史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国内国际战争、政权更迭、制度变迁等愈演愈烈的社会状况成为中国电影百年历史背景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阶段特征下,中国电影都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分阶段描述了中国电影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形态,对中国电影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作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阐释,勾勒出一个清晰的中国电影史发展脉络。这本书把中国电影史看作是一部由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等多维体系构成的综合史。全书共分12章54节,系统介绍了中国(包括中国大陆、港台地区)。

电影剧本理论和电影研究的理论著作:I .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二,李渔

看完这本书,你不得不惊叹清朝的李煜真是个天才。他的戏剧理论堪比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他从选材、情节处理、结构模式、情节主线与副线的关系、创新、人物性格的把握、人物语言的书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作原则。这些原则中的许多今天仍然有相当大的道理。如果能对应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来读这本书,效果肯定更好。这本书对中国的戏剧、影视创作影响很大。比如夏衍的《电影剧本写作中的几个问题》,就明显深受随便派的影响。

《中国戏剧理论专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剧专著。清代李煜写的。于康熙十年(1671)出版,后收入《李翁家全集》。《随便的爱》包括歌词、练习、音量、客厅、玩器皿、喝酒、种植、照顾老人八个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有戏曲理论,养生,园林建筑。但戏曲理论中只涉及词曲部、操部、声量部,所以后人剪出不同的文章,编为李立翁《曲话》。

第三,“美学”黑格尔

冲突理论是戏剧创作最根本的原则,也是电影创作中影响深远的理论。第一个明确提出“冲突法”的人是黑格尔。时至今日,他基于冲突的思想指导并没有理论上的突破。如果你读一读劳森的《戏剧电影剧本创作的理论与技巧》和西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创作的基础》,你会发现,他们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黑格尔戏剧美学提出的原则之上,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超越。

黑格尔美学是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巨著。美学原本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所做的“美学讲座”。后来被编成一本书,在黑格尔去世四年后的1835年出版。黑格尔美学的基础是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黑格尔认为他研究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激艺术创作,而是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艺术”。美学的中心线索是黑格尔对美的定义为“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以及他基于这种理解的论证。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后期很多哲学家不同意黑格尔的观点,但黑格尔美学的历史和里程碑意义是不能抹杀的。《美学》第一卷黑格尔[1]是整部作品的总论,也可以说是核心前提。以下部分都是对第一卷艺术史的考证。它大体上讲了几个部分。首先指出“观念是概念和客观存在的统一”,黑格尔把艺术定义为绝对精神的体现,这是绝对精神的第一阶段。。然后论述“观念最表面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第一种美是自然美”,但他否认自然美崇尚艺术美。后面我会讲“理想”的特点和艺术家创作的一般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黑格尔把他的辩证法运用到美学中。他认为最高的现实也是一个运动的、动态的过程,充满了矛盾和对立,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理解和论证。普通人的抽象思维只能孤立地、静态地认识已有的事物,只能分别思考它们的特殊阶段和对立,而不能思考对立统一。既然一切存在的真理只存在于观念中,而观念是唯一真正的现实,那么正确的方法就必须讨论现实的所有矛盾,并表明它们是如何在一个协调的整体中得到调和和保存的。所以,思维必须从最简单、抽象、空洞的概念出发,前进到更复杂、具体、丰富的概念,前进到总的观念,这就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他对美有一个宏观的定义:“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他说的是最高的精神,最高的现实。他认为,美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通过艺术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黑格尔说:“正是观念和它自己在它的客观存在中的和谐,才形成了关的本质”。理念是唯一的绝对现实,整个世界是一个理念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美和艺术也是一个环节,是观念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表现。所以黑格尔对美的定义是“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思想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在逻辑阶段,观念只是作为抽象的、纯逻辑的概念而存在,没有任何物质的或经验的内容。通过纯粹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之间的转换和过渡,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在这个阶段,观念采取了自然的物质形态,这就决定了自然从机械到物理的发展。有机体的最高阶段是人。随着人的出现,绝对观念不得不进入自我否定,从自然到精神,从而进入精神阶段。在精神阶段,观念战胜了物质,回到了适合自己的精神形态,回到了自己的家。因为前两个阶段的自我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既不是逻辑阶段的纯粹抽象的思维和概念,也不是自然阶段的受物质束缚的被动的东西,而是概念与自然的统一,内容丰富。如果逻辑阶段是抽象的存在,自然阶段是自由的,它们都没能认识到它的本质,没有达到自我意识和自由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并不相同,或者说不能说所有的对立完全调和,那么,只有在概念进化的精神阶段,它才能向自己显示自己的本性,作为自由自在的存在,它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回归自己。主观精神(从本能到理性的个体意识)、客观精神(包括法律、道德、法律的社会意识)、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是精神阶段,经历了三个小阶段。黑格尔把艺术定义为绝对精神的体现,这是绝对精神的第一阶段。作为观念,它是绝对自由的,但它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只是感性形式中的观念,所以是较低级的表现形式。正因为如此,艺术才会扬弃自身,转化为更高阶段的宗教和哲学,这体现了绝对精神发展的必然性:它之后的宗教和哲学对真正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把握。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范围是艺术,美学的专名是“艺术哲学”。艺术美消除了自然美的局限性,所以高于自然美。“艺术美的职责在于,它必须根据外在事物的自由,把生活的现象,特别是灵魂的生活,表现出来,同时又使这种外在的东西符合观念。”黑格尔指出,艺术创作是将思想感情外化为作品,使我们从中认识自己……‘心灵不仅‘作为自然之物而存在’,而且‘为自身而存在’,它‘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只有注入了生命的东西,也就是心灵的生命,才能有无限的自由’”。所以,只有这种更高境界产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艺术美。黑格尔认为诗歌是艺术的最高阶段,戏剧也是诗歌的最高阶段。在诗歌中,精神层面已经完全从感性物质中解放出来。精神与物质的分离取消了作为观念感性表达的艺术自我。诗歌不仅是所有艺术的解体,也是向另一个更高领域即宗教的过渡。黑格尔美学在美学研究中运用了辩证发展观和历史观。它着眼于“美是观念的感性表现”的定义,强调艺术与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关系,深入探讨艺术的理性内容和发展历史,空前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范围。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代表了那个时代美学的最高成就,对现代美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戏剧技巧”贝克

贝克的书是剧本创作理论的经典之作。应该结合布鲁氏菌病写的《戏剧法则》、阿彻写的《戏剧写作法则》和劳森写的《戏剧电影编剧理论与技巧》来读,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承上启下。

五、《电影剧本写作的基础》西德·菲尔德

好莱坞有一种书,被广泛称为“剧本手册”。这类书的写作目的很明确:认识新手编剧的人就会上手。这些书没有任何文化理论的深度,所有的内容都是生硬的,尤其是工艺。但是它们也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优点。《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是这类书中最典型的一本。这是一本受欢迎的好莱坞电影剧本教材。通过它,你可以了解美国人是如何学习写电影的。

书是给每一个人的:给那些从来没有写过的人,也给那些自己写作没有多大成就,需要重新考虑自己基本写作方法的人。小说家、剧作家、杂志编辑、家庭主妇、商人、医生、演员、电影编辑、广告导演、秘书、广告商和大学教授都上过这门课,并从中受益。这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从一个选择、自信、确定的立场坐下来写一个电影剧本。他能确切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写作最难的是知道写什么。当你读完这本书,你就会确切地知道写电影剧本该怎么做。至于要不要写,那是你自己的事。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你要么写,要么不写。

悉德·菲尔德,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畅销电影编剧。著有《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剧本完成的具体指南》。自1982年第一版以来,《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已被翻译成16种语言,被全球250多所大学用作教材。《电影编剧解决难题指南》是一部续集,进一步揭示了该剧的奥秘和技巧。他曾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任教,现在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剧本评论家和编剧顾问。西德·菲尔德的书与中国传统的“电影文学”教育完全不同。他——或者说是好莱坞的“他们”——让编剧工作变得娴熟而技术化,让所谓高不可攀的“电影文学艺术”变得易于学习、分析和理解。因此,本书及其配套作品自翻译出版以来,得到了国内电影人和编剧的高度评价。

六、电影剧本写作的几个问题

夏衍是中国少有的戏剧和电影剧作家。因为有丰富的创作实践,他在谈编剧经验时,总是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解释非常专业的问题。这些经历极具创造性和实用性。而且他的理论总是有中国特色的,完全没有扯外国人的大旗当虎皮的意思。

七、电影艺术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

电影艺术1页出版于1979年,此后历经7次修改,早已被公认为电影科学领域的标准著作。这本书内容广泛,从电影制作的技术讲解,到构成电影的要素的系统回顾,再到电影分析方法的演示,电影史的总结,都简单、周到、全面。作者对电影的“形式”和“风格”的概念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思考,并以详细的电影实例对电影的元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释了形式系统(叙事和非叙事)和风格系统(摄影、剪辑、场景调度和声音)在电影中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一部电影,而不是以过去观影经验积累的惯性和直觉的方式去感受电影的技术或情感亮点,可以把电影看作是一个创作者在电影上凝结了他的创作思想后的完整呈现,就像诗歌、建筑、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