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穴位真的这么难吗?如果搜索不准,会不会没有效果?

我想告诉你的是,请不要把穴位当成“障碍”!事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有一次艾灸的朋友留言,说想学艾灸,然后给妈妈“点灸”。这位朋友的孝心值得我们尊敬,但他提到的一个新词——“针灸学”却反映了一种社会常态:很多人往往认为针灸只是扎针。

针灸作为经络治疗的两种主要方法,千百年来一直被医生们以联合的方式称之为针灸,至今仍然流行。很多不了解的人往往认为针灸就是针刺,然后认为艾灸应该和针刺一样精准。

其实针灸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对取穴的要求也不一样——

针:一种特殊的银针插入人体,依靠针的刺激而起到治疗作用。其特点是对操作者的专业水准和操作方法要求较高,取穴必须准确。

艾灸:通过燃烧艾条,会产生短红外波。在这种红外波的良性刺激下,艾灸就会有效果。由于这种短红外波的发散,艾灸是一种对一个区域的能量覆盖,而不是一个点。

总之,针灸的原理差别很大,取穴的精准要求也不一样。针灸取穴是一个点,艾灸取穴是一个面,请记住!

配好穴位后,还是建议我去百度找穴位。这样做有两层意思。一是通过百度搜索,可以掌握一些关于穴位作用的知识;第二,可以通过文字讲解和图片介绍,直观的看到穴位的位置。

一般来说,百度百科里收录了大部分穴位,包括详细的取穴方法和图解。中医的穴位定位方法是以突出的体征为主,再辅以手指距离测量。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就能准确的找到穴位。

比如天枢穴与肚脐平齐,相距两寸(即三横指的距离),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这个区域进行艾灸,偏差半厘米,1 cm,不会影响效果。

具体原因还是回到上面:就大家日常艾灸来说,无非就是挂灸和走灸。艾灸能量的作用方式是发散的,尤其是走灸的覆盖面更广,只要有效覆盖穴位即可。

人体上的穴位并不像《黄帝内经》所说的“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关元穴,肯定是肚脐下三寸,然后你用手去量那个位置,肯定是关元穴——其实这是现在人的一个误区!这是“读死”这本书!

找穴的具体方法是:

1.先在书上或网上找准待灸穴位的位置。如果有兴趣继续深造,可以买一个小小的青铜经络人来学习。

2.用手势来测量你身体的准确位置。

3.用点燃的艾条在你身体的那个位置上轻轻移动,左右上下移动,具体范围不超过1cm。来来回回找一个可以开始“心灵感应”的具体地方。就是我放在这个地方,感觉“不仅这个皮肤热,其他地方也热起来了。”找到这个地方后,就可以开始在上面艾灸了。

每个人的穴位在黄帝内经上都有标注,其实很准确,但是每个人的具体穴位可能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而有所不同,所以穴位也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要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完全按照书上说的去确定那个地方。

?除了用身体标记和用手指量距离来取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寻找和检测感觉。一般来说,穴位的位置比较敏感,当身体出现异常时,穴位区域也会出现异常。

用手指按压,感觉不正常的地方就是穴位:

(1)用手触摸有发痒的感觉;

2用手指按压会有酸胀感;

(3)按压手指,感觉有硬结;

④穴位上有斑点或此处皮肤颜色与其他地方不同;

⑤触感和周围皮肤有温差,这种差异有时会特别明显;

⑥按的时候手指感觉是空的,好像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弹性。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强调一点:找穴位并不难。不要把选穴当成绊脚石,错过改善身体的机会!不管你有没有基础,不管你之前有没有接触过,只要你想得到艾灸的健康益处,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保证你最多不超过一天可以独立挑点。

1,专心耐心:施灸时注意注意力集中,施灸时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伤害皮肤,浪费时间。对于保健艾灸,要长期坚持,偶尔艾灸达不到预期效果。

2.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要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确定位置和穴位,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服很多是化纤、羽绒等质地,容易燃烧。所以艾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尤其是用艾条灸时,要防止艾条翻滚脱落。艾条灸完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塞入直径略大于艾条直径的瓶中,以利熄灭。

4、注意保暖防暑:因为艾灸要暴露一些体表部位,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还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打开换气扇,及时交换新鲜空气。

5、防止感染:化脓灸或艾灸不当,局部烧伤可能生疮,造成艾灸生疮,切不可破疮,如果感染已破,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掌握艾灸的程序:若穴位多而散,应按先背、胸腹、头背的顺序进行。

7、注意艾灸的时间:有些疾病一定要注意艾灸的时间,比如失眠应该是睡前艾灸。饭前和饭后不要空腹施灸。

8、循序渐进,第一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使用小艾条,或灸时间较短,力度较小。以后加大剂量。不要从大剂量开始。

9.晕灸的预防虽然少见,但一旦晕灸,就会引起头晕、目眩、恶心、脸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昏厥。晕灸发生后,立即停止灸,平卧静卧,足三里加灸,温和灸约10分钟。

10.注意艾灸温度的调整:对于皮肤不敏感者或儿童,将食指和中指放在艾灸部位的两侧,以感知艾灸部位的温度,以免灼伤皮肤,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