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目前,我国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综合研究。目前核心素养研究更多的是国外成果的移植,我们国内有非常好的东西。核心素养研究的下一步需要加强专业化、综合化和本土化。以下是通过学习边肖收集到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相应时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

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支点。未来学校的六大变化是什么?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其中有计划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受到普遍关注。”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源头,也是保证课改不变的“DNA”。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核心素养会给学校带来很多变化。总结起来,有六个方面。

1,育人定位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2.课堂教学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的综合性和主体性发展趋势,强调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和价值。

3.实践活动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包含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和开放式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实践教育的价值。

4.课业负担发生了变化:学生的课业负担将进一步减轻,课后作业的形式和总量将发生较大变化。

5.课程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供符合孩子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注重核心价值观、职业指导和理财素养,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完整的人”。

师德教育要加强,身教重于言教。

中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的品行往往是通过模仿老师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老师一般都有些权威,甚至认为老师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时刻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塑造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的行为本身就履行着教育职能,教师的道德品质甚至生活习惯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数事实表明,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其大声疾呼,不如做做样子。”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师德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德性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所以整个在校期间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学校里,影响学生最重要的是老师。学生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我们教师的素质水平。

家庭是影响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地方,出身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有终身的影响。所以孩子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家长。父母的良好形象,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素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孩子在学校和家里接受的教育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正确的辅导有助于孩子质的飞跃。比如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团体,培养孩子的爱心,带孩子参加一些艺术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视野和艺术素养。

阅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我们的孩子能从好书里学到丰富的营养,这是家长和老师不一定能做到的。

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带孩子去旅游,去认识自然,去认识世界。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他们会教孩子们很多东西。

环境会影响一个人,而作为孩子,更容易被影响。因此,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外界的邻居、孩子和同学。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不好的改变才发现问题,可能已经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