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脚知道五足相是疾病的先兆。请注意保护足部。

导读:脚在人体的最底层,很少有人会关注脚的变化。在中医看来,脚部的一些细微变化就是一些疾病的先兆,所以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不妨脱下鞋子,看看自己是有木有枪。有护足小技巧的请拿好。

这五个“足相”隐藏着全身性疾病。

大脚趾突然变“胖”:当心痛风

如果这种症状突然发作,过一段时间又好转,很可能是痛风。如果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并伴有拇外翻,且症状持续,可能是拇外翻。

脚趾甲发黄:当心真菌感染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灰指甲可能会出现厚而黄的脚趾甲,并可能蔓延到所有脚趾甲甚至手指甲,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颜色变暗。糖尿病患者、循环系统障碍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此病。

脚麻木:查血糖

除了过度行走、骨质减少、营养不良和维生素D缺乏,它也可能是二型糖尿病的一种表现。其中疼痛多为灼痛,麻木感像穿了袜子。最好及时去内分泌科查清楚病因。

脚底发冷:检查甲状腺

一般来说,女性的基础体温略低于男性,经常会感到四肢末端发冷。许多下肢血管疾病和神经病变也会导致脚冷。此外,甲状腺是调节新陈代谢和体温的器官。甲减的时候,四肢会觉得冷。如果4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脚冷,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足跟痛:可能是脚踝疾病。

足踝疾病不仅有先天性发育问题,如高拱足、扁平足、拇外翻等,还有慢性劳损引起的症状,其中以足跟痛、足底筋膜炎最为常见。可以说90%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两种脚部问题,年轻人足跟痛越来越多。足跟痛多由骨刺、运动劳损等引起。,而且还和穿薄鞋、高跟鞋、厚底鞋、雪地靴等有关。

如何实施足部保健?

1,脚保暖,防肚子疼

中医认为“寒从第一步起,病从寒起”。脚离心脏远,血流量小,脚面温度比身体低。一旦受凉受冻,就会影响气血运行。血液循环不畅,不仅皮肤受损,还会引发胃痛、腰痛、痛经等疾病,这就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的道理。

建议脚部保暖,避免被冷风吹到,下雨时最好穿雨靴。即使在夏天,老年人也要尽量穿一双薄棉袜或透气棉袜,在皮肤和鞋子之间筑起一道“屏障”,避免脚冷。

2.穿合适的鞋子保护脊椎

不合适的凉鞋、人字拖、高跟鞋等。会导致脚变形,会对人体内脏产生* * *感。比如因鞋子不合适而挤压拇指,可能影响人体头部功能;拇指内侧畸形还可能伤害脊柱,影响人体甲状腺功能。建议穿柔软舒适透气的运动鞋和软底鞋,或者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软底拖鞋。

女性平时应选择不同高度的高跟鞋,避免频繁挤压同一个脚踝;最好选择脚趾较宽、鞋跟高度小于5 cm的高跟鞋,避免大脚趾夹在狭窄的空间时出现拇趾外翻(大脚趾根部形成的骨膨出)。

3.调整姿势缓解脚踝问题。

“低头族”每45分钟要站起来休息65,438+00分钟,拉伸,做被动后仰的脖子,可以缓解姿势不佳带来的脚踝问题,比如双手抱头,双手向前推,同时后仰几秒钟,65,438+00一组,一天5组。好的坐姿是坐在椅子的1/3处,挺胸,背部肌肉发力。

另外,调整身体姿势也可以保护脚踝。建议采用“贴墙训练”:将头部、臀部、脚后跟贴在3点钟方向的墙上(肩胛骨贴在5点钟方向的墙上更好),眼睛直视前方,放松肩膀和手臂,对着镜子看看肩膀是否水平。

每天从几分钟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有条件的话早晚各一次,坚持做下去,让大脑找到正确的“平衡姿势”。最好赤脚站立,也可以穿低跟平底鞋或厚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