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一天需要喝多少“保健酒”?

古代文人都嗜酒如命,酒是文人最好的娱乐。他们有事做的时候喜欢喝两杯。最受欢迎的葡萄酒之一叫做“绿蚂蚁”。据说这种酒是用各种草药制成的,酒面上漂浮着像蚂蚁一样的绿色泡沫,所以被称为“绿蚂蚁”。

白居易、李清照、柳永、陈都在诗中描写过这种酒:

旧瓶子里有一线绿色,安静的火炉里有一丝红色。随着黄昏,雪即将来临,来杯酒怎么样?

——白居易|唐

穿上粗糙的衣服,喝着未经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个秋天,带来秋天的凉爽。

——李清照|宋

酒灌青蚁开金瓶,玉盘奉青林。

—陈|明

可见“绿蚁”一直是唐代至明代文人墨客喜爱的酒类之一。

芳香的花朵和草药因其芳香的气味而吸引了古人的注意。古人发现这些芳香植物具有温中、理气、活血、除瘾、祛风除湿、清热等功效,为古人酿造芳香酒提供了许多芳香原料。

从原酒(用姜黄制成的香酒)到菊花酒、菖蒲酒、桂花酒,古人不断开发各种香料在酒中的应用。

菊花酒是用菊花、糯米、酒曲酿造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凉而甘,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的功效。

起初,古人加工香酒的方式是直接将香料放入酒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菊花酒”制作方法,“将晒干的菊花装入绢袋中,再用三壶酒浸泡七日,方可服用。”

郜琏的《尊生八记》记载“凡香花,如桂花、兰花、玫瑰,皆可仿”。

花酒在古代广泛流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松花酒、莲花酒、梨花酒、部落虎花酒、部落虎花酒、茉莉花酒、野蔷薇酒、梨花酒、迪化酒等等。

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的制香方法,就是将单一香料浸泡在酒中,或者将多种香料按比例混合,或者将香料制成香曲后再制成香酒,或者将香料和酒一起存放留香。

魏晋南北朝以后,酿酒开始用酒曲。贾思绍在《齐书》卷七《河东坊》中记载用桑叶、苍耳、艾、制曲。

之所以用一些中草药来制作酒曲,是因为中草药中含有许多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维生素,可以促进酒曲中的微生物更好的生长。此外,用中草药酒曲酿造的酒风味独特。

宋代以后,由于中外交流的加强,从国外输入的香料品种丰富,数量扩大,豆瓣、高良姜、砂仁、木香、乳香等外国香料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同时,由于酿造技术的提高,酿造香酒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香料和香酒的品种也更多了。

陈至《长寿养老新书》第四卷记载了苏合香酒的配制和保健作用:“苏合香丸,用极善之酒于右,每晚泡五丸一晚,晨起温服一杯,以除百病,祛四季邪气,尤其是陈酒。”

同卷3中记载冰片、木香、羊肉用于配制雪花酒:

“一斤瘦羊肉剥去筋膜,用温水浸泡,切片,用一升上等酒煮熟使肉烂,切细,磨成糊状。不要用羊骨髓或肾脂肪融化在银锅里当油来除我,而是放入先绞碎的肉泥中研磨均匀,再加入冰片稍加搅拌,倒入瓷瓶中等待冷却。每次拿出来都切成薄片,放在玻璃杯里,泡在温酒里。”极温的时候吃冰片比较好,不带脑的木香吃一点点比较好,特别是两味各吃一点点。"

明代以后,通过古人的长期实践和酿造技术的改进,制作和使用香酒的记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许嵩竹岛屋杂部记载的“长春酒”和“杏仁烧酒”,是用黄土、肉桂、豆扇、沉香、木香、丁香、印相、南香、相磊等数十种香料混合而成的香型酒。

▎《本草纲目》载有近20种香酒配方,即酒、刺五加酒、黄酒、牛膝酒、当归酒、七浦酒、活泉酒、生姜酒、印相酒、缩沙酒、萨干酒、花椒酒、柏叶酒、松花酒、松花酒、菊花酒等。

不同的香料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温中理气、活血除瘾、祛风除湿、散热等等,而酒一般都有温中活血的作用。将香料和酒混合成香醇的酒,往往能起到更大的治病养生作用,但不宜过量饮用。

▎·郜琏在“云藻班”一节的开头指出:

“这是山民的养生酒。要么是甜的,要么是药的,和常见的产品不一样。喝多了的人不要说话。”。

* *酒虽好,不要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