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与中原王朝的爱恨纠葛——秦及西汉初年对匈奴政策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匈奴首次被写入历史文献。当时这个草原民族已经和中原建立了联系。据史书记载,第一代匈奴人是头曼,头曼和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同一时代。当秦始皇愤怒地横扫六合时,匈奴在头曼的带领下逐渐壮大。
在中原各国相互争斗、相互攻击的时候,匈奴经常趁机在南方骚扰掠夺,一度占领河套地区,打开了通往中原的门户,对当时的秦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面对已经在北方形成规模的匈奴,秦始皇决定“北击匈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大举进攻匈奴,收“河南之地”,迫使匈奴向北撤退700余里。
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
秦始皇收复边疆地区后,将原来由燕、赵、秦为抵御北方匈奴而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并招募了数万民夫对其进行整修。最后,他修建了一座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与此同时,秦始皇命令蒙恬坐拥尚军(今陕西榆林县东南),驻守边疆。秦始皇有效的军事打击和积极防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秦军“慑于匈奴”,匈奴单于“征讨秦,北战”,“十余年不敢南望”。
对于秦始皇抗击匈奴、修筑长城的行动,后人也给出了或褒或贬的评价。秦亡几十年后,汉文帝时期的晁错曾评论说:“秦北攻胡志,河道被堵,南攻岳洋,难以自守。那些着手攻击胡月的人不是通过保卫边境来拯救人民免于死亡,而是他们贪婪,想要变得广阔。公户没有站起来,世界一片混乱。”他认为,秦始皇攻打匈奴不是为了守边救民,而是为了扩大地盘,而是把百姓困在水火之中,这是造成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同样,后世对万里长城的修建也充满了非议,认为这是浪费人民人力物力,造成秦末人民苦难的直接原因。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自建立以来,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从秦朝开始,中华文明就天然地分为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两种文明发展趋势。
然而,虽然有一段时间秦国非常强盛,但秦始皇却频频施行暴政,激起民愤。秦始皇死后,发动沙丘政变夺取政权的赵继续对秦始皇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的迅速灭亡。然后直接导致了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匈奴借此机会恢复元气,重新强大起来。
这一次,带领匈奴强大的人物是头曼的儿子冒顿。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冒顿杀父自立,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如果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么冒顿也相当于千古一帝匈奴。
秦亡汉立,经过血雨洗礼的刘邦建立了汉朝。从刘邦开始,到惠帝、文帝、景帝四世,已经将近70年了。我们称这一时期为西汉早期。这一时期是匈奴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匈奴被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冒顿发展到了顶峰。这无疑给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威胁和压力。
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后,中原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新建的西汉政府面临着破碎的社会局面。人口锐减,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一切都是废墟。
《汉书·食货志》这样记载西汉建立之初的情景:
普通人生活艰辛,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孩子才能生存;连皇帝出行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马,文武百官只能坐牛车。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多糟糕。社会经济发展如此不堪,让西汉统治者头疼不已。但在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因斗争形势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也不断与西汉朝廷对抗,叛乱此起彼伏,使西汉统治者无法分身。此时对于北方的匈奴人来说,已经不再是无心插柳,无力应对。
另一方面,此时的匈奴异常强大。冒顿独立后,严格训练士兵,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匈奴发展迅速,实力强大,控制琴弦的人超过30万。在冒顿的指挥下,匈奴四处扩张,征服了周围弱小的民族。西域的乌桓、羌、鲜卑、乌孙等国相继成为匈奴的诸侯国。
《后汉书·西羌传》概括了此时匈奴的威望:“至于汉兴,匈奴以强军,破东湖,随越人,牛逼而降羌。”
就在中原楚汉相争,内部大乱的时候,匈奴趁机夺回被秦始皇收复的河套地区,控制了整个北方草原。匈奴已经成为中国北方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时刻对积贫积弱的中原汉朝虎视眈眈,威胁着北方边疆的安全稳定。
为了阻止匈奴南下,刘邦派韩王信去晋阳镇守太原以北的土地。公元前201年,匈奴在马邑(今山西朔县)围攻韩王信,韩王信向匈奴投降。随后,匈奴领兵南侵太原至晋阳。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汉政权,汉高祖决定反击。第二年,刘邦率领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
前期攻势,汉军节节胜利,让刘邦陷入瘫痪。结果,新兵被困在平城的邓白山,七天七夜都没有逃脱。最后,刘邦采纳了陈的“将(冒顿之妻)留在使臣中”的方案,以解决问题。这场与匈奴的战争宣告了汉朝对匈奴军事政策的失败,让刘邦认识到西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抗匈奴。
面对匈奴的咄咄逼人,刘邦深感无奈。深知刘邦心思的大臣刘晶(娄敬)对当时的形势做了精辟的分析:“天下初定,士卒止于兵,不可制伏。”冒顿杀父为他出头,妻母有权有势,义无反顾说不过去。"
所以在他的建议下,刘邦决定了“和亲”的政策。为此,刘晶和刘邦之间还有一个著名的对立面。《史记·刘本纪》记载了的千古绝句:
汉高祖刘邦听了刘晶的话后,很受感动,接受了刘晶的建议,派他去匈奴缔结“和亲”协定。在刘晶的陈述和游说下,双方一致认为中匈应是地位平等的兄弟国家;汉朝给匈奴单于娶了一个公主,这个“公主”多是册封的,不是真皇帝的女儿;每年给予大量的絮、木薯、酒、食物和其他财产;以长城为界,“匈奴无入,汉无出”。另外,双方要“清城”,进行贸易。
此后,直到汉武帝即位之初,西汉仍奉行亲匈奴政策,这成为西汉初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
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这一时期频繁亲昵的记载:
(1)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汉朝以宗室女儿为公主嫁取冒顿。
(2)三年(公元前192),韩娶宗室千金为妃,取冒顿。
(3)汉文帝第六年(公元前174年),匈奴老汗建国,韩以某诸侯王之女迎娶老汗。
(4)汉文帝第二年(公元前162),汉代宗室女翁嫁给旧商。
(5)文帝第四年(公元前161),匈奴军臣可汗继位,汉赋亲匈奴。
(6)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汉朝派古代御医翟青代亲匈奴。
(7)汉景帝第二年(公元前155年),韩娶宗室兼兵部尚书单于。
(8)汉景帝第五年(公元前152年),汉武帝的妹妹、汉景帝的二女儿远嫁匈奴,成为汉朝第一个真正的亲妃,过关斩将。
(9)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梁武帝即位时,奉行亲约,开放关氏贸易。
(10)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武帝“许配成亲”,“授勋子弟,以配军机大臣单于。”
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之所以能够实行几十年的亲匈政策,主要是因为中匈实力悬殊,难以扭转中弱匈强的局面。实践也证明,汉朝此时以战争制服匈奴是不可行的,只好采取娶公主、赐财物、开放关闭市场的妥协亲政策。其目的是用公主的远嫁和大量财富满足匈奴人的贪欲,让他们停止争斗,换取稳定的边境环境。
另一方面,“亲和”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西汉这边,政权的初步建立,新政权的稳定,社会经济的恢复,是西汉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面对的。建国之初,刘邦的无为而治思想是历史上非常正确的国策,后来的文景帝也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国力。刘邦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断铲除异姓王势力。刘邦之后,文景时期同姓诸侯势力再次膨胀,甚至导致了“七国之乱”,割据诸侯成为西汉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无论是政权的稳定,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如果一代君王不能完成,就需要两代甚至三代君王才能彻底消除帝国的隐患。和亲政策的采用,既给了汉朝实行休养生息国策的时间,又避免了边境地区陷入战乱。它对西汉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的稳步发展、军事力量的逐步提高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匈奴方面,和亲政策的实施以及和亲带来的大量物质财富,使匈奴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
匈奴是游牧民族,农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但是,由于生产方式和工具的落后,很难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亲戚们带来的大量生活用品可以直接填补国内物资的不足。同时,附在亲属身上的条件也为匈奴人与汉朝边境上的百姓进行大量的牲畜和皮毛制品的交换和交易提供了条件和场所。匈奴与汉人的经济往来和商品交换,可以充分补充匈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贾谊的《新书·匈奴》是这样描述汉匈关城的景象的:“每一关都有一百、二百人,屠戮、卖粮、烹美,然后胡人在长城之下。”
从这种繁荣的贸易景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朝与匈奴人之间频繁而密切的经济交流,这也是汉匈之间采取的亲朝政策最客观的效果。此外,匈奴与汉朝的亲和也扩大了匈奴的政治影响力,提高了其在周边民族,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威望。所以联姻给匈奴带来的好处是最直接的,包括中原公主的“联姻”和大量的财产。
但需要明白的是,亲秦虽然暂时缓和了匈奴南侵的势头,但却使茅盾“停战”,“边境无大敌”,客观上使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但是,和亲并没有达到西汉所期望的“女婿不攻父,孙子不攻父,亲如一家,最后匈奴臣服于他”的理想效果。
对于匈奴的统治者来说,他们并不关注西汉政府送的是宗室女儿还是真正的公主,他们更关注的是能从婚姻中获得多少经济和政治利益。血缘关系成为匈奴人从西汉获取财富的手段,也是实现与汉朝结关目的的途径。所以亲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来自匈奴的威胁,改变匈奴南侵的局面,也不能阻挡匈奴的马蹄南进。其实也是如此。自从和汉朝“亲密”起来,无论是墨脱可汗、继位可汗,还是军部大臣可汗,都从未停止过对西汉的骚扰。
汉朝六年(公元前182年),匈奴犯下了一系列罪行。汉文帝时期,匈奴不断入侵边塞;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王献“入河南,侵尚军,杀少臣”;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领14万大军入侵朝那、小关,掠夺大量人畜,直接威胁长安。文帝第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兵分两路,进入尚军、云中,大肆杀戮、掠夺基民,战火直达长安。同样,韩晶在位时,匈奴多次入侵燕、、雁门等地。
事实上,匈奴破坏民主的军事行动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匈奴居北,寒气早降”。漠北地区经常发生干旱、严寒、风雪等自然灾害,对匈奴的游牧生活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生存和发展,匈奴人不断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获取财富的途径。富饶的大漠南方和广大的中原地区自然成为匈奴进攻的目标。即使在婚姻存续期间,匈奴也没有完全停止南侵,以至于在汉朝“西、北之郡,斥候不得卧,百官不得寝。”
鉴于匈奴屡次背信弃义,频繁南侵,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反对再次亲近匈奴。他认为,和亲是向匈奴进贡,以九五皇帝之尊“为戎人之臣”,“也是臣子之礼。”而且因为汉朝规模而“困于一郡”的匈奴人“很以执事为耻。”虽然和亲政策没有废除,但西汉政府在文景时期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防御措施。
首先,采取措施移民边境。西汉政府把人迁到边疆屯田、守边,同时采取一些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人迁到边疆定居,屯田、造城。训练他们,建立一套军民融合的边防体系。
其次,要采取“边入粟”的政策。西汉政府将内地的粮食大量运往边塞,供给新安置的边民和守边将士。为了保证边境地区有足够的粮食,政府还规定“能失而转边境者,必祀之。”这充分调动了人们支付和运输粮食的积极性。
此外,西汉政府大力提倡和鼓励民间养马,在西北边陲郡县设立了30多个马场养马。有足够的马匹满足军队的需要,这也为汉朝建立骑兵奠定了基础。这些边防措施的实施虽然消耗了汉朝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却大大增强了北方边塞的防御能力。
可以说,文景时期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正是在这一时期,匈奴只敢“侵边”,最终汉朝边境“无大匪”,这也为汉武帝反攻匈奴,创建强大的汉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