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成为主流,如何正确做?

《黄帝内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人的这个小世界要和宇宙、自然的大世界相一致,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都要顺其自然。

什么是自然?事实上,大自然就在我们周围。我们观察动物,有的动物在冬天到来之前会披上厚厚的皮毛,有的动物会冬眠;春天,万物复苏,天气转暖,躲了一个冬天的动物开始寻找食物;夏天,一切都变得活跃起来;秋天,动物们又忙着收割和储存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与人相比,动物似乎更懂得适应自然,所以可以说是天然的养生家族。古人还经常向动物学习养生,如五禽戏、八锦、武术等。,都是模仿动物。但现代社会,人们奔波谋生,追逐名利,太琐碎了。

事干涉,结果健康就废了。但如果我们向“动物”学习,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少出门应酬。这样,人们可以更健康,更长寿。

早睡早起看似很简单很简单,但是有一条健康之路,这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健康信条。古语有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每天早睡早起,一帆风顺;每天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就是反转。良好的睡眠可以保证一天的精力。

充足、睡眠不足或熬夜都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引发众多疾病。

从日常的作息到每年的季节变化,都要学会顺应自然,顺应其要求。

每一年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为春季气温高,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民间有句话:“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早晚要生病。”这意味着,如果气候异常,患者数量会大幅增加。这种气候异常虽然少见,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普及,是可以利用的

此外,我们已经人为地创造了一个不正常的气候。夏天一到,空调开足马力,室外骄阳似火,室内却凉凉的。表面上身体舒服,实则没完没了。因为根据“顺应自然”的原则,夏季万物生长旺盛,阳气处于向外上升的状态,人体也是如此。正值阳生阴消的季节,是补阳的最佳时机。太阳的精神相当于维持生命的火力。夏天用“凉”打“热”,会损伤太阳的精神,使生活的火力急剧下降,人会无精打采,疲惫不堪。

冬天也是如此,“热”的暖气让室内外冰与火再次出现。但是冬天要把人体的精气藏起来,经过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才能为下一个春天打好基础。如果室内温度高,皮肤毛孔会张开,消散。

气血过多藏不住精,表面看起来可能还“健康”,但作为抵御病邪门户的皮肤,已经是虚像了。如果进入温度稍低的环境,就会感冒生病。

所以冬天要感受寒冷,夏天要感受炎热。这是最基本的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也是来自大自然的恩惠。反其道而行之会带来疾病。

总的来说,顺应自然最根本的是顺应时间和自然规律。让人与自然同步,真正的养生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