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四招,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春季养生四招,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四季特点的不同,在保养不同的五脏时有不同的地方需要注意。春天气温起伏大,气压变化大,气候干燥,所以体内血液粘度会增加,血流速度会减慢,血管的收缩时间也会相对延长。如果难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就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是心脑疾病的高发季节,春季保健更要注重心脏的保养。
保温
此时供暖期已过,室内温度可能会比冬天低。室温应保持在65438±05℃至65438±08℃左右。出门注意头脚保暖。
低温可引起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和痉挛可增加心肌耗氧量。
慢慢起来
起床前休养5分钟,避免心绞痛和中风。早上人体血管的应变能力最差,突然活动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早上喝一杯温水。
最好喝温开水,饮水量一般为200至400毫升。喝水太多对胃不好,也影响早餐,要适量。
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会随着尿液、汗液和呼吸失去大量水分,血液变得粘稠,血管腔因血量少而变窄,导致急性供血不足,甚至使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闭塞。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多发生在清晨和上午9点左右。因此,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清晨喝一杯水,可以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和修复血管的目的,从而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定期量血压。
如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下降、行为异常、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嘴角不自主流口水、一肢麻木、无力或不活动、心悸、胸闷、胸痛、眼前发黑、咳嗽、活动时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平时坚持按时服用降压药等常用药物,外出时备好急救药品。
目前,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状态,近一半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发病前已患高血压多年。这些都说明要特别注意血压的监测,每年至少要测2 ~ 3次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