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艺术“蒋勋破解梵高之美”

敬爱的梵高说:“你那么想知道他的死,但你对他的一生又了解多少呢?”

01

蒋勋对梵高的解释既恰当又前后矛盾。

蒋勋有足够的审美能力。他早年在欧洲学习绘画。他曾经追随梵高的脚步,欣赏画家笔下乌鸦飞舞的麦田。他曾经站在艾尔的星空下,听到昆虫的声音。他曾经走进画家居住的黄色房子。

然而,蒋勋的美学研究并不仅限于绘画,还包括《红楼梦》、唐宋诗词等。温雅,一个过去的学者,用缓慢的语调详细地讲述,有点与梵高野性的生命力不符。

总之,两人的碰撞,如夏日白瓷梅子汤,碎冰撞墙,清脆。

02

这本《蒋勋破解梵高之美》分为两部分:蒋勋和梵高的场景。

在《蒋勋现场》中,选择了梵高的9幅画作进行解读,这只是科普的数量和深度,优雅的文采也让人心生芬芳。

比如这首扭曲却充满张力的《星空》。

炎热的夏夜,梵高睡不着。他站在精神病院的窗口往外看。

只见“右上方一弯新月,装饰性的金色外围环绕着黄色光环。”

“天空之下,一朵深深的白云依着绵延起伏的山峦楞线。蓝山中有白月光流淌。底下安静的村子,低矮的房子,偶尔点着几盏不眠的灯,跟天上的星星比起来,是那么的稀疏。”

“梵高迅速捕捉到画布上千变万化的光线。光的流动决定了色彩的层次。没有一刻,是一个全新的场景。他来不及调和,直接用管子把颜料溅到画布上。”

带着与满天繁星对话的狂喜,他听到了星星流动的声音,云朵翻滚的声音和内心救赎的回声。

他坐在我旁边,狂乱而惊恐,让人感到难过。

当我读《蒋勋现场》时,我有这样的幻觉。这是画家创作的场景,蒋勋的诠释让读者置身于那个永恒的瞬间。

这也是蒋勋站在画前欣赏的“场景”,也是审美导师对大师级艺术家的看法,比如夏天的白瓷梅汤。

03

其实梵高的画辨识度很高,只要看笔触就知道了。

因为是“直播”,蒋勋的解读不同于普通的科普贴。他想说的不仅仅是屏幕上看到的像素,还有印刷品上的流畅度。

更多的是站在这幅画面前,纸张的质感,颜料的粗细,笔触的力度和深浅。

蒋勋说,梵高的画不是用钢笔画的,很多时候是直接把颜料挤在画纸上,然后稍微涂抹,所以当你实地看画的时候,你会发现梵高的作品会很厚重。

没有细致的描绘,梵高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了各种色彩,让平静的夜空呈现出流动的光彩和异常的张力。

这幅画已经成为艺术成就的巅峰,当代文化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也是被复制和印刷最多的油画。

04

梵高可能是最自恋的画家。他一生画了35幅自画像,反映了他37岁的人生轨迹。

在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蒋勋穿插着绘画讲述了梵高的一生。

梵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他的家庭出身。他曾经决心成为一名牧师来拯救受苦的灵魂。他去了一所神学院接受正规教育,取得牧师资格后,就去荷兰的矿井里传教,吃住都旷工,觉得很痛苦,准备把一生献给上帝。

这期间,画画只是他的一个爱好,他希望用画笔记录下人们艰难的生活,想办法拯救他们。

然而,当时他所在的教会认为衣衫褴褛的梵高太不光彩,在数次警告后,最终断绝了他的牧师身份,但“救赎”的信念却在梵高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了他的余生。

来到巴黎,他受到印象派的影响,画作的色彩逐渐清晰。为了捕捉瞬间的色彩,他把颜料直接挤在画布上,一点点涂抹,大胆却华丽。

不同于其他小资产阶级印象派画家,梵高看到了新兴资本主义背后被遗弃的农田,他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

巴黎的高消费让梵高无法承受。他来到了小镇阿尔勒,在那里他等待着他的挚友高更,一位与梵高齐名的艺术大师。

05

梵高为高更准备了最好的带窗户的房间。房间里的家具被精心布置:椅子、床、枕头、被子、化妆品...甚至他自己的画。

这时候梵高画了《向日葵》,流传于世。它充满了热情和阳光,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样。他把这幅画挂在高更即将到来的房间里,热切地期待着它。

历史上的大师们聚在一起总是一段佳话,但现实中的两位画家,就像两颗璀璨的明星,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光彩,聚在一起后热度会互相燃烧。

高更渐渐发现梵高不正常。他经常站在床边看着自己睡觉。他拿着剃刀默默地跟着自己...

高更离开阿尔,漂洋过海来到最初的塔希提岛。

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06

割掉耳朵的梵高很平静,但他的邻居却兴风作浪。他们向精神病院举报了梵高。

梵高在医院呆在家里。他整天坐在病房里,透过仅有的一扇窗户看着明亮的黎明,听着星星华丽的乐章,画着星夜,宇宙永恒的奥秘。

他也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甚至画出了自己的临终场景。在他的《麦田里的乌鸦》中,被风吹过来的麦浪和惊飞的乌鸦仿佛为自己导演了生命的终结。

有人说天才在左边,疯子在右边,中间有一条神秘的线。

蒋勋说:

“生命只有一扇小窗户,唯一的窗户,所以他看到了奇迹。

我们看不到奇迹,是因为窗户太多了吗?

我们看不到奇迹,是因为我们守不住一扇寂寞的窗户吗?"

我们在现实中学会了妥协。我们说的可能只有2%是真的,我们做的可能只有2%是诚实的。

而那些100%纯粹绝对的人,让我们惊恐,我们妄下结论,他们的不妥协是不可控的。

我们称他们为“疯子”。

直到他们死去,我们才称他们为“天才”。

原来“疯子”和“天才”之间的界限,是世俗的恐惧,是生与死的“纯粹”差距。

07

相对于专著和科普贴枯燥而神秘的逐一展示,蒋勋记录下的梵高一生更像是一首散文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热度,仿佛触摸到了梵高火热的人生,看到了他画中耀眼的色彩和光辉。

在书中,他精选了50幅作品,这些作品贯穿了梵高的一生,让这些散落在艺术长河中的水和光汇聚成一片独特而难忘的红海滩。

饶是一个艺术小白,连心爱的梵高都没见过。看完之后,他能很快从大量的画作中辨认出梵高的作品。

因为那些画有救赎的希望,有生命的热度,有精神的纯净。

太耀眼了。

“你这么想知道他的死,但你对他的一生又了解多少呢?”

蒋勋破解梵高之美,一本很好的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