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卧聚阳的几种方法
后来身体渐渐好了,有力气走路了。虽然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并没有觉得太难受,但是如果特别注意屏幕,一段时间后眼睛会非常疲劳,视力会迅速下降,才知道精华是从眼睛里释放出来的,无法积累。这次被迫学习师父很久以前教我的用眼方法:眯着眼睛,淡淡地看,从外面吸进去,而不是睁开眼睛往外看。这种方法当天有效,情绪逐渐稳定。
干了一段时间累了,刚开始觉得要休息一下,就躺下了。当你躺下时,你会放松,感觉很舒服。但是仔细体会了一下,觉得不对。什么小阳气都在这种放松中消失了,严重地丧失了。似乎任何逃避都是一种迷幻药,让你在一种虚幻的安逸中失去能量。于是我站起来,做运动,或者打八段锦。如果真的需要躺下休息,换个幸运的姿势会好很多。
由此可知,行、住、坐、卧对身心的影响很大。
通过经验,我发现当我很累的时候,特别是阳气不足的时候,我喜欢缩着脖子,弓着背,但越是这样,我就越没有力气,很快就倒下了。学习古人坐在实木藤椅上的样子:挺直的背,挺起的腰,直立的心,一个男人的精神,那些褪色的情态,软弱的心理,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也包括双脚站立,保持身体直立,注意力向内,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自我意识的,所以你不在外面爬,然后你就有了慈悲和温柔的态度。因为内心的力量来源于慈悲,一种无我的慈悲,非常适合修行者做任何事情,在日常修行中保持这种状态。
站着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靠在墙上,歪着头,眼睛眯眼看过去,或者忽明忽暗...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个德行,被骂了很多次,才逐渐改变。现在才真正明白,很阴诱,增加依恋。唉,我印象最深的是你下班累了靠在墙上的时候,老师一看就骂你:你再这么干,你就永远成佛了!坦白!
“学佛的人要站在地上,把脚伸进地下三尺。”(常真老僧)
走路的时候心总是在别人身上,走路轻盈,软绵绵的,扭着腰,迈着小碎步,很有女人味——这是做家人的明显习惯。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我为什么要在乎!把心放在脚下!)后来《王人经》背得多了以后,我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举手一投足都更加清楚了,自然而然地看不起周围的一切,才明白为什么说自己的心越安静,幻觉的范围就越大;我才明白为什么般若要以禅修来修行。
其实我上面说的都是技术上的,真正用的是佛禅的说法:“我深信三体四智,山川都是自觉的,所以我不会思考……”在这里,我达不到“一念之差阿弥陀佛”。从功法上看,四尊法器准备充分,方法表达良好,同时打八块以上锦缎,已经受益无穷。
南无藏王菩萨!感谢师父、叔叔和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