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学习中医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它是中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的科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理论体系深受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特色。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总结,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理论,包括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养生等。
中医临床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脉四法,合称四法。四诊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不能互相替代。只有在临床上综合应用,才能对该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即体内的病理产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刮痧综合征的目的;按摩是将特定的手法或物理活动应用于经络穴位和人体的某些部位,以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的方法。拔罐是一种能使治疗部位充血,从而产生治疗效果的方法。
中医的起源和发展
中医历史悠久。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可以缓解或消除某些疾病,这就是医学中医发现的起源:扇火取暖的基础。d .发现用好的皮和树皮包裹滚烫的石头或沙子,可以让真正的街道消失。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艾灸法(在石器中使用制作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的一个部位被刺伤后可以缓解另一个部位的疼痛,从而创造了艾灸的应用)
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问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本书系统总结了前人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并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其他成果,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汉代以前,据说秦越人编著了《难经》,是一部堪比《黄帝内经》的经典医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秦汉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和医学家,经过探索和实践,编撰了《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总结了汉代以前人们对药物的认识,收录了365种药物,描述了君、臣、佐、使、七情调和、四气五味等药学理论。
公元3世纪。张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内科医生,著有《伤寒论》。该书以六经治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晋(公元215- 282)的内科医生黄南尧写了《针灸学经典》。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业书籍,内容包括扶正、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针刺禁忌、穴位主治等。该书确定了穴位总数,349个穴位(其中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种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总结了操作方法,对世界针灸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610年,晁等人合编《诸病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证专著。书中分别论述了内病、外病、妇科、小儿、五官的病因、病理、症状。
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人集体编纂了《唐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纽伦堡药典》早了883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集中一生精力,写出了《备急良方》、《千金要方》。这两本书讨论了临床科目,针灸,食疗,预防和养生。特别是在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成绩突出。
公元752年,王导撰《外国台湾秘闻》,40卷,65,438+065,438+004门(据今天考证为65,438+0048门),载书6000余册,可谓唐代以前的藏书。
宋代,宋政府设立了“太医局”,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针灸医生王维设计铸造了两尊铜像(公元1026),精雕细刻了十二经脉、354个穴位,供针灸教学和考试医生使用。检查时,检查者将水注入同仁的穴位,用蜡封住,外用。如果受试者选择了正确的穴位,他们就可以用针进出水。这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创举。
公元1057年,宋政府设立医书补正局,对历代重要医书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考证和校勘。目前能看的有苏文、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A-B经典、诸病病因论、千金方耀、千金方毅和
在12年至14年的金元时期,中医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四位代表。
冷校。代表人物刘(公元120-1200)认为伤寒(一般指热病)的各种症状多与“火热”有关,故治疗中常使用感冒药)。
攻击派系。代表人物张从正(约公元116 1228)认为,疾病是由外感邪气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旦引起疾病,就要消除疾病,所以治疗采用年、吐、泻三法攻邪。
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垣(公元1180-1251)提出“百病皆因脾胃内伤”,治疗重在温养脾胃。因为脾属于五行学说中的“士”,所以被后人称为“补中学派”。
养阴派代表人物朱廷孔(公元1281 1358)认为人体往往阳盛阴衰,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
李时珍(公元1518-1593),阿明王朝的药理学家,历时27年编写了《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方剂10000余方,为中国和世界药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约11世纪,中医开始使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17年至19年,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比如明代的吴有兴,认为传染病的发生“既不风也不冷,不夏也不湿,只是天地之间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他称之为“敌对”。他指出,“戾气”的传播途径是从口鼻,无论体质强弱,一碰就全是病。这突破了疾病和病原体从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17世纪中期,无疑是一大创举。
清代中医治疗温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温病)的代表作有的《温病论》、的《湿热论》、吴唐的《温病论》、王的《温经精卫》。
清代医家王清任(1768-1831)根据尸检和临床经验,撰写了《医林讹》,纠正了古代医籍中有关人体解剖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发展了瘀血理论和治疗方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格局。一些医生逐渐意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于是试图将两种学术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学派。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有:唐宗海著《中西医五种书》(1862-1918);朱佩文(约19世纪中期)《杨桦藏服图像汇编》;张锡纯(1860 -1933)的医学热情与向西方学习’等等。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