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老子谈治天下:不扰人心
老子的弟子之一崔屈。
有一天,崔渠问老聃:“不治理天下,如何使人行善?”
老聃说,“这很简单。你一定要小心,不要扰乱人心。因为当人受到排挤,情绪低落的时候,情绪就会低落;当你受到尊重和重视时,你的情绪就会高涨。
人的内心一上一下就会因为外力而憔悴。
而且,面对排斥,人们往往表现出温柔迷人的姿态,为的是让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可怜他。这种人此时所谓的忠诚早已烟消云散,内心的焦虑如火,勇气如冰。这种变化的速度就像瞬间到达四海。所以,千万不能扰乱人心。
人心和思想不一样,很难控制。当他们安静的时候,他们像深渊一样寂静。一激动就飞上天,又激动又骄傲。这就是心!
以前黄帝就开始用仁义扰乱人心。所以,姚顺大腿骨瘦如柴,小腿无毛,一辈子辛勤劳作,养活天下百姓。他们拉着长脸宣扬仁义,克制情绪活动建立法度,却依然无法制服天下。
姚于是把苟斗流放到崇山,把三苗流放到三东,把* * *工流放到游都,希望能镇压他们。这就是无法制服全世界的典型表现。
延续到夏商周,天下更乱,盗贼如夏杰,仁者如曾参、邱实,墨家、儒家也兴起。
于是,快乐的人和愤怒的人开始互相怀疑,愚蠢的人和聪明的人开始互相欺骗,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互相批判,荒谬的人和诚实的人互相嘲讽,世界从此衰落。
人的本性不同了,生活中的纯真已经消失了。世界上每个人都喜欢聪明,而人民却因为汲取智慧而失去了他们的自然天性。
所以统治者用斧类刑具惩罚百姓,用礼仪伤害百姓。天下之乱,根源在于扰乱人心。
所以智者隐居在大山深处,宛成王则忧惧朝廷。
当今世界,被砍头戴镣铐的人此起彼伏,而儒墨则急于止乱,在镣铐间谈之。
哦,那太多了。他们羞耻无耻到了极点!
我至今不知道圣贤是不是枷锁上的横杆,仁义是不是枷锁上的榫卯,又怎么知道像曾参、邱实这样的仁政君王是不是夏杰、盗足的前辈?"
所以说“只有放弃聪明和小聪明,才能统治世界!”
庄子用老子的话来讲治国之道:舍小聪明,治天下。
在庄子看来,不仅不能附加智慧和智谋,还应该长期保持纯真的心。
故事中,老子对崔屈说:“不要再搅人心了。世界上最不受约束的就是人心。”
可见人心是最不稳定的,最容易被激怒,所以养生要以养心为主。
人平静了,自然就会舒服,一切都会顺利,最终达到目的。
人如果焦躁不安,就会焦虑不安,从而失去理性,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举动,最终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