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无缘无故有淤血怎么办

血瘀体质是九种常见体质之一。血瘀体质的人有血液循环不畅的潜在倾向或血瘀内阻的病理基础,会引起脏腑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表现出一系列的外在体征。?

血瘀体质的人,可以看到面色晦暗,口唇无光泽,眼部细胞发黑,手指甲干瘪,四肢有淤青、肿块或刺痛。女性可见痛经、闭经,或经血中有多个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沉涩或弦紧。以上表现,或仅有一两种症状,或有时隐匿,都属于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是血瘀证形成的基础,与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痛风、风湿、肝炎、肝硬化、头晕、胸痹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要预防或改善血瘀,应该如何养生??

(一)五味影响体质?

一、血瘀体质与五味?

《内经》明文规定:?天吃人五味,地吃人五味?味藏,养五脏而生,气和,津液生,神生。?说明如果五味调和,可以滋养五脏,提高体质。反之,如果五味偏食,就会导致脏气长期偏盛,影响人体体质。?

《内经》说:?多吃咸食,脉涩变色;苦吃多了,皮肤会皱,头发会拔;吃辣多了,肌肉会焦虑,爪子会干枯;酸吃多了,肉会肿,嘴唇会露出来;如果你吃更多的甜食,你的骨头会疼痛,你会感到虚弱。?

因此,体质的形成与饮食的五味密切相关。以血瘀体质为例,酸吃多了,容易收敛,血液停滞;甜食吃多了,容易生痰,痰凝也会导致血瘀;如果盐吃多了,容易把津液排干,导致血瘀。?

二、盐与血瘀体质的形成?

长期吃咸的食物,会影响身体血瘀的体质。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必要物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成人每天钠的摄入量为1-2g就足以满足生理需求,而过量摄入则会对身体有害。

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时代,先贤们就发现了:盐胜于血?盐是咸的,吃多了会使血液停滞。?

三、咸味导致血瘀的原因是什么?

一、咸味入肾?

肾属水,心属火,水火既济,君安。如果盐入肾,肾气旺盛,心火受抑,就会影响统御血管的功能,从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血管淤滞,成为瘀血。?

“凌叔?五味论:?血与咸相凝?就是这个原因。明代大医张景岳在井磊评价:?血是水化的,咸也属于水,咸与血有关,所以要抽血注射。如果味道太咸,就会凝固。?

“苏文?一代五藏:?所以多吃咸的,脉搏会呜咽变色。?明朝一位伟大的医生吴坤指出:?咸为肾水,脉为心火,多食咸则脉过度,故涩而变色。?

二、咸浓血?

现代研究发现,盐会导致体液在血管中渗漏,使血液浓缩、停滞。其实《内经》早就认识到:丈夫的盐如果有咸味,他的气就会使身体流失。?唐代大医杨尚山注:?盐存在于容器中,而液体被排放到外部。看到液体,我们可以知道盐是咸的。?因此,过量食用咸盐会导致血液淤滞。?

血瘀体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的,经过很多年的。如果长期过量食盐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就容易导致肤色暗沉,舌苔发紫,这就是血瘀的征兆。?

(2)血瘀体质怎么吃?

一、少吃盐?

不管你是还没有形成血瘀体质,还是已经形成血瘀体质,都要少吃盐。有几点需要注意:一、做菜时的建议?放盐之后,少放点盐?;第二,不要在餐桌上放盐;第三,盐泡过的食物要反复洗;第四,改变咸的习惯,尽量清淡饮食。比如可以用醋和植物调味品来弥补限盐后的口味要求。?

第二,吃一些能活血化瘀的食物。

比如山楂、核桃仁、葡萄、西红柿、酒等。都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适当多吃。另外,天然红色食物可以入心,心主血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比如红柿子椒、西红柿、胡萝卜、红心红薯、红苹果、草莓、红枣、老南瓜、红米、柿子等等。?

三、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油腻生冷的食物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功能下降。而且油腻食物会产生痰浊,影响血液循环;但寒伤阳气,阳气受损,其活血功能也会下降。

(3)血瘀体质是好心情吗?

从中医分析,五脏有五志,不同的情绪和心理会影响五脏的平衡。比如怨伤脾,恨伤心,烦伤肺,怒伤肝,烦伤肾。再比如,太喜太悲,太悲肺,忧伤脾,慌伤肾。换句话说,如果有负面的情绪和心理,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气血的和谐。?

在心理康复中,我们应该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导致气血和谐,camp和健康循环,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4)血瘀是否应该改善生活环境?

高原居民容易血瘀。对370名高原居民血瘀体征的调查证实,生活在高原的人容易出现血瘀体质。?

研究者认为:?由于高原独特的环境,每个高原居民都有血瘀,而且随着自己在高原生活时间的增加,血瘀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当然,高原人属于生理血瘀体质。但只要有血瘀体质,即使是生理性血瘀体质也很容易转化为病理性疾病。?

综上所述,由于现在人们普遍多吃盐,所以血瘀体质的人并不少见。如何预防血瘀体质,如何避免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痛风、风湿、肝炎、肝硬化、头晕、胸痹等严重疾病。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参考《夏季改善血瘀》一文。其中谈及仲夏刺络放血法改善血瘀体质,其方法可与本文相互参照。(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