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马猴”这种生物吗?
《红楼梦》第十五回描写宁为送葬。凤姐怕宝玉在郊外犯了事,回去也没法在贾母面前交代。她告诉宝玉:“好兄弟,你是贵人,你像个姑娘。不要学他们……”于是有人用“猴子在马上”作为猴子训马的证据。
暂且不谈猴子驯马。先说什么是马猴。冷眼观第八回:“听说你们县六安专门养马猴。它有多大?“说明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六安以产马猴闻名。张《新方言:释兽》曰:“浴猴:母猴;母猴:猴子;今天的人叫它马猴,都是一个调调转。”泰妍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对语言学有很大贡献。辞海评点他的《新方言、与萧》,上探词源,下变词源,成就颇多。评价还是挺准的。太炎先生明确告诉我们,马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猕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猴子。它群居在山里,制造噪音,上蹿下跳。猕猴在中国分布广泛。据《辞海》记载,它们产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河北、河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安徽等省。六安就在安徽,两本书上的记载完全一致。
《吕氏春秋》中有一段话,讲的是母猴:“夫若言,不可不闻。数传白如黑,黑如白,所以狗如浣熊,浣熊如母猴,母猴如人,人与狗相距甚远。”千万不要以为母猴就是母猴,那就大错特错了。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猴》中特别指出:“母猴是此兽之名,非兽也。洗澡猴和猕猴都在转字转词。”段玉裁和张都是有学问的人,他们的说法完全一致,源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不同。因此,段玉裁注意到“字皆转,字皆错”,张也说“字皆转”,这是完全正确的。
现实生活中,马是和猴子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是猴子训练出来的,这是在马戏团里。《西游记》中的经典文学名著孙悟空,曾被玉帝封为芝麻官,专门为玉帝掌管马匹。那么“猴子在马上”呢?原来这是北京话,“猴”这个字要用元音发音,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表示依偎和纠缠的意思。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刚《北京话词典》有此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