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不求道”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义务教育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对“得道而不从道”这一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在“整体把握”部分,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在“问题研究”和“实践说明”部分,则认为“得道助多助,失道助少”。两种说法模棱两可,不一致,让老师们无法认同。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首先,从作者的生活思想来说。孟子,名客,邹国仁,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试图游说梁和齐,但没有成功。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仁政”。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少税”,让百姓“生产不断”,“死而无憾”。提出“王道”的政治理想,认为“仁者无敌”,“得民者得天下”,“民为贵,君为轻”。本文提出的“启蒙”,即实行仁政,充分体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孟子在读文章时主张“知人论世”。作为中心论点,文章的“在失去帮助的同时获得更多帮助”更能体现作者的政治观点。其次,从文章内容来看。文章分两部分写,第一部分讲战争,第二部分讲治国。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然后以小城周边的无敌进攻为例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以城高兵为例证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指出,由于地理位置不足,武器不足,“领土人”、“巩固国家”、“称霸世界”都要靠“人和”。在当时的条件下,实现“人和”的前提是统治者“得道”,即仁政。道是治国之本。得道,人和,人和国和。比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启蒙”显然更重要。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观点,所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得道少助”。而且中心论点要能支撑全文,“石天”这句话只能支撑前半句,支撑不了后半句。“得到真相”这句话可以支撑全文。第三,从写作意图来看。本文主旨不是讨论战争(从作者的介绍来看,孟子是思想家,不是军事家),而是用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讨论治国之道,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前面的部分只是一个例子。作者为什么用战争这个例子?因为战国时期,各国连年征战,人们对这个话题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作者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自己想说的话题,这是百家争鸣的文章中常见的做法。比如墨子第一次把“杀”说得像公败,他的本意不是“杀”,而是“止杀”。他的真实目的是劝阻楚王不要像公败一样停战,体现墨子“不攻”的政治主张。战国时期的邹忌,讲过他比徐公还漂亮的故事。他不是只说家事,而是想让齐王消除可谏之恶。同样,孟子讲战争,他的真正目的是劝统治者仁政,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总结起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多助,得道少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两个分论点。有些人认为“得到真相”的句子是一个主题和结论的句子。我们知道,在议论文写作中,中心思想、主题和主旨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公认的观点。也有人认为文中的“天气”一句和“启示”一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天气”这一句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后面的“多帮衬”“顺从世界”等词语与前面的一致。我们认为,有些文章确实有两句话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但这两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然而,本文中的两句话却有着不同的含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等于“得道”,只有“得道”才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作者明显强调的是“得道”。所以本文的中心论点只能是“得道多助,得道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