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的第七层意思是什么?
原文:
唐七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海浪咆哮,头高数尺,触山背。
转眼就到了海门,卷起的沙子像雪堆一样。
浪淘沙组第七首诗,讲的是钱塘江八月十八潮。钱塘江,又名浙江。河口呈喇叭状,潮水倒灌,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潮。每年夏季的8月18日,钱塘江是海宁最壮观的景点。涨潮时,潮立壁上,波涛汹涌,马立克奔腾,成为千古一大自然奇观。
这首诗的第一句,八月的海浪咆哮,描写了潮水的走向,由远及近,用一个动词喊,突出了海浪逼近的感觉。第二句话讲的是潮水达到顶峰时的壮观景象。凶猛汹涌的潮头,带着几十尺高的身躯,撞击着两边的峭壁。一两句话,对比着咆哮着倒地,摸着山,描述着潮起潮落的全过程,语气的急剧变化衬托着汹涌的潮水。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本名孟德,晚年庐山人,汉族,唐代中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说起源于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前身为中山靖王刘胜,自称“荥阳人,洛阳人”。
密友卞认为刘禹锡是匈奴后裔,出生于嘉兴。据邓生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家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是贞元九年(793)进士。当初被任命为杜佑幕府中的办事员,淮南使节,受到杜佑的器重。后来从杜佑入朝,监管帝国。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2月16年至763年2月17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与唐朝争夺主导权的内战,是唐朝兴衰的转折点。内战造成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国力急剧下降。因为发动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安史。因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故又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的本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和利益之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的领导者虽然利用了民众对唐朝的反抗和民族矛盾,但这并不影响叛乱的根本性质。
战争期间,由于安史之乱对人民犯下的种种暴行,出现了颜杲卿、常山太守颜真卿、平原太守张勋、等反抗斗争。这些局部的反暴政斗争是正义的,但根本改变不了整个战争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