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老”这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不懊恼,百年不老”这句谚语听起来很简单,却说明了心理养生有利于健康长寿的道理。“不急不恼,百年不老”是指平时沉着乐观,遇事不急躁不生气,能使人健康长寿,保持青春活力。之所以这么说,与人的七情五欲有关:所谓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惧、惊等情绪变化;其中,怒、乐、思、忧、惧为五志,与脏腑密切相关。冷静稳定情绪,以免伤及内脏。

急躁易怒能使人健康长寿,保持年轻活力。换句话说,注重自身修养,善于调节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现代医学把人的行为模式分为两种,即A型行为类型(A型人格)和B型行为类型(B型人格)。A型人格的特点是急躁、好胜、过度自负、固执、好争辩、冲动、敌对、好斗。B型人格的特点是随和,超然物外,对生活漠不关心,不争名利,容易满足,生活悠闲,工作悠闲,平易近人。美国学者对3000多名男性进行了长达8年半的跟踪研究,发现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病率是B型行为的2倍,复发率是5倍,死亡率是7倍。这说明,不焦虑、随和、乐观的心理养生者往往寿命更长。

现代人往往提倡一种思维方式,叫做“往好的方面想”。遇到任何事情,身处任何环境,他们总是往好的方面看,知足常乐。在这个社会里,一切由物质支撑的快乐和幸福都是不持久的,会随着物质的离开而离开。只有心灵的平静与安宁,才能使身心愉悦,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所以,老年人要想长寿,就不要焦虑,不要烦躁,遇事要冷静,冷静看待复杂的局面。事发后,不要长期耿耿于怀,自找麻烦;要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心理韧性,心胸宽广,乐观向上;淡泊宁静知足,把人生的忧喜荣辱痛苦得失看得稍纵即逝。一切都只是安心,把精神保持在里面,人活得更久。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对防止情绪过度,保证脏腑安泰,增进身心健康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存智慧,一种人生品格。慢慢走更远,几个月更长。只有不焦虑不烦恼,才能应对世界上不同的事情,才能心平气和,才能活出多彩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