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饮食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秋季的特点是由热转冷,阳转阴时间长。因此,秋季的饮食保健应以润燥益气为核心,以健脾养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润燥酸甜为法,寒凉调配宜。
秋季要多喝水,保持水分代谢平衡,防止皮肤皲裂和邪火入侵;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不宜多吃烧烤,以防秋燥症状加重。应贯彻“少辣多酸”的原则。辛辣味以肺为主,酸味以肝为主。辛辣味可以克服酸味。因此,秋季要减少辛味平肺气,增加酸帮助肝气,防止肺气对肝过强,导致肝气郁结。可以吃芝麻、糯米、蜂蜜、菱角、葡萄、萝卜、梨、柿子、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银耳、乳制品等软性食物,也可以吃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等益气养阴、宣肺化痰的保健中药。
秋季宜多食温性食物,少食寒性食物,保护胃气。如果吃了太多的寒凉之品或生食不洁的蔬果,就会导致温热内涵,毒郁于体内,引起腹泻、痢疾。所以民间有“秋瓜对胃不好”的说法,尤其是老人、小孩、体弱者。
秋天是最好的进补季节。润肺润燥,要用芝麻、蜂蜜、水果等软润的食物。早上喝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不仅是补水和防止便秘的好方法,也是养生抗衰老的重要内容。
在秋季饮食保健中,也要注意饮食的时机,使胃肠生理功能维持正常活动,有序消化,不至于紊乱或过度劳累。定量吃喝是为了避免肠胃超负荷,防止胃功能受损,引起消化不良或胃病。老人小孩消化能力弱,要定时定量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