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生的起源
食疗养生起源介绍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换句话说,食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人的生命活动必须靠吃食物来维持。为了生存和健康,人类必须寻找食物,并进一步了解食物,探索食物在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功效。从这个角度来说,自从人类出现以来,食疗?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探索过程中,史前,神农尝百草?传说就是最好的例子。
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在朝廷?美食博士?官方人员专门从事皇帝的饮食保健,饭菜的制作已经多样化。随着食疗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食疗理论也应运而生。战国时期(公元前2世纪),中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包括《苏文》和《灵枢》)对此有大量论述。比如“苏文?脏气法理论说:毒攻邪,五谷滋养,五果助,五畜益,五菜补,气味合则补精。? "苏文?五常政治领袖论也说:?粮、肉、果、菜都是吃,都是养。?这些既说明了在服药的同时辅助食疗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各种食物都需要摄入,这与现代平衡膳食和味觉的选择和配合是一致的,为食疗确立了基本原则。
东汉时期(25-220),中国产生了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书中十分注重收集能滋补强身、防止衰老、抗衰老的食物,如薏米、枸杞、大枣、茯苓、鸡肉、鹅油、蜂蜜、莲藕、莲子、亚麻、葡萄等。因为很多食物和药物一样,都有一定的作用(称为药食同源),所以从那以后一般的本草书籍里还是有食物的。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就曾用食物作医学方剂。他自创的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猪皮汤,都是很好的食疗验方。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自汗,服桂枝汤后啜热粥助药,是很好的食疗。此外,他明确提出了食品卫生的观点。这些都是有价值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9),饮食防病治病的知识明显增多。比如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很多简单的药方,其中很多属于食疗,对饮食卫生和禁忌的记载也比较详细。南朝陶弘景撰写了《本草笔记集》,充分注意到了食物的特殊性。在分类中,他将水果、蔬菜、大米等食物与草和木材并列。在书里?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列表中列出的食物并不少见,比如在?腹部水肿?在该项目下,列出了海藻、海带、红小豆、大豆、苦瓜、鲤鱼和黑鱼。你在线吗?解渴?下面是白茅根、冬瓜、牛奶、马奶、小麦。这些书对中国食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了唐代(618-907),食疗养生大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比如医学家孙思邈最早写的《要开的一千个女儿》?食物处理?设置专题文章,指出:?生活的基础,必须靠食物来支撑吗?食能祛邪固脏腑,悦神醒脑,补益气血。如果能吃食物把疖子磨平就是个不错的工作。?他强调,一般情况下,食疗是放在第一位的,书中也分类介绍了各种食物。后来又有了专著,如孟畅的《食疗本草》、银燕的《食疗心鉴》。
在宋代(960-1279),用食物预防和治疗疾病是非常普遍的。比如官方编纂的大型方剂学《太平盛慧芳》、《生肌宗录》,都是专门设置的?食物处理?该门包含100多个治疗处方。北宋时,陈至的《养老献亲书》中专门记载了老年病的食疗,以及大部分比较简单的食疗。
元代(1206-1368)的食疗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吴瑞的《每日本草》和家明的《饮食指南》之外,最有价值的专著是神医胡思慧的《饮食记》。书中非常注重日常食物的合理分配和适当药物的添加,还详细记录了饮食的烹饪。
明代(1368-1644),由于药学和食疗的发展,记载于?草药?餐馆里的食物也大大增加了。比如《本草纲目》所载的粮、菜、果、鳞、介、禽、畜等食物约有500种,且大多附有食物应用的处方。食疗著作种类繁多,如陆贺的《食本草》、宁远的《食鉴本草》、陆吾的《食集》、郜琏的《饮服笔记》等,都具有代表性。
在清代(1616-1911),食疗一直受到医家的高度重视,著述甚多。比如沈的《食本草纲目》、的《息生饮食谱》、的《调理疾病饮食辨证》、袁枚的《随园食单》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相关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应用;无论是疾病还是日常生活。
中医食疗从古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在相关文献中可以找到之外,它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的发展,食疗逐渐蓬勃发展,并引起国际关注。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中医食疗亟待探索、整理和提高。目前,中医食疗养生学科在中医药领域已基本建立,并在科研、临床、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振兴中医的过程中,中医食疗养生将会有大发展,为人类健康长寿做出应有的贡献。
夏季食疗养生的由来。
1.食疗的意义
食疗的简称?喂养?。即利用食物影响身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预防疾病。俗话说,就是靠吃来维持我们的健康。
一般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可食用物质。换句话说,食物最重要的功能是营养。其实中医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可以滋补,还可以治病。如近代医师张锡纯曾在《西方医学热情录》中指出:食物?患者服用,既能治病,又能充饥;不仅能充饥,还能适口,用来治标,病会逐渐自愈,就是不对症,没有其他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很多适合保健的食物也被推广出来,比如保健杂粮粉、杂粮粥、药膳等等。
1.夏季饮食养生的原因
夏天天气炎热,温度相对较高。此时,也是雨季。容易造成夏季暑热潮湿,会引起食欲不振、胸闷恶心、食积腹胀。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贪凉,喜欢吃冷饮和冰镇食品。风寒感冒容易损伤脾胃,甚至会导致脾胃功能下降。此外,白天气温高、出汗多,使人体大量出汗,导致疲劳、无精打采、嗜睡,经常感到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四肢无力。因此,夏季要非常注意饮食养生,以健脾胃,清热祛湿,提供能量。饮食要注意卫生,清淡营养。